隨著國際米蘭以5比0大勝頓涅斯克礦工,2019-2020賽季歐聯杯決賽對決雙方正式出爐,8月22日凌晨,塞維亞和國際米蘭將為冠軍獎盃展開最後的決戰。
歐聯杯,作為當今足壇地位僅次於歐冠聯賽的重要賽事,雖然比起已經壽終正寢的優勝者杯來算是幸運,但也命運多舛。在歐冠聯賽的強勢擠壓下,這項原本成色十足的賽季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眾所周知,歐聯杯是由歐洲聯盟杯改制而來,而聯盟杯的前身叫歐洲城市博覽會杯,從1955年便開始存在,但由於博覽會杯是邀請賽性質,歐足聯在接管之後並不將城市博覽會杯視為歐足聯認可賽事,因此聯盟杯的官方紀錄也只從歐足聯1971年正式接管開始。
聯盟杯誕生之後,與冠軍杯和優勝者杯並稱為歐洲三大杯,每個賽季聯盟杯由的參賽隊聯賽2-4名參加(以五大聯賽為例),採取主客場淘汰賽制,比賽質量相當高,其含金量很快超過優勝者杯,成為僅次於冠軍杯的高水平賽事。
但在1999年,由於歐冠改制,優勝者杯被取消,聯盟杯的參賽隊伍也由原來的聯賽2-4名改為聯賽5-6名(僅以五大聯賽為例)和足協杯冠軍參加。這就意味著原來只能參加聯盟杯的資格,變成了歐冠的入場券。這樣一來,聯盟杯的檔次直接降了個緯度,儘管歐足聯後來又規定歐冠小組第三將來參加聯盟杯的淘汰賽,但參賽隊伍質量與競爭力已不可與往日而語。
2009年,聯盟杯正式命名為歐洲足聯歐洲聯賽(也稱歐羅巴聯賽)在合併了國際託託杯之後,以歐聯杯之名正式亮相。
但幾番變革,歐聯杯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已是江河日下,轉播費低,獎金也低,球迷也提不起興趣,不少球隊純粹是應付了事。聯盟杯,昔日是比肩冠軍杯的存在;歐聯杯,現在已不過是歐冠利益下的衍生品。
為了不讓歐聯杯徹底變成雞肋,歐足聯在此後不斷加大刺激,提高獎金分成,為冠軍開通歐冠直通車,諸如此類,總算讓歐聯杯又恢復了些許活力。
聯盟杯歷史上奪冠最多的,是國米和尤文,兩支意甲豪門各自奪得了三次了冠軍,並且國米的三座聯盟杯冠軍全是在上世紀90年代奪取。而塞維亞被稱為歐聯杯之王,五座歐聯杯獎盃都來自改制之後,他們還實現了歐聯杯史無前例的三連冠。
因此,本賽季的歐聯杯決賽,恰是聯盟杯的霸主對陣歐聯杯之王,這樣的新老王者之爭,自然是賺足了眼球。
到底是歐聯杯之王繼續自己的神話,還是昔日的聯盟杯霸主王者歸來,這場歐聯杯史上最重磅的決賽,將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