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趨勢,而給網際網路提供基礎設施的網絡通信的技術發展,也已經發展到了5G時代。
我們也從2G,3G時候的追隨,到了4G的同步,再到5G的超越!華為正是憑藉紮實的技術積累,成為全球5G的領先者,在全球5家5G設備廠商當中,中國已經有了兩家,分別是華為與中興,而華為更是以不錯的5G商用合同訂單,碾壓諾基亞與愛立信!
而華為正是因為其強大的科研能力以及基礎,導致了晶片方面的被斷供,牽動了不光是科技圈子,還有普通大眾的關注。
如今的華為現狀,是晶片買不到,造不出,5G領域也面臨著其他國家的「制裁」!
但是華為依然沒有放棄,艱難求生存,在5G領域,憑藉領先的5G專利優勢,也收穫了很多的訂單和支持。
不過依然有一些國家,以「安全問題」為由,排除了華為的5G網絡設備。
先拿英國來說!
英國宣布將從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購買新的華為設備,此外英國5G網絡中目前所使用的華為設備須在2027年前拆除。
那麼這麼做的現狀如何呢?據了解,本身華為在英國已經有不錯的基礎設備,英國如果要拆除華為的設備,可能就要花7年時間!而大家都知道,網絡通信技術的迭代差不多是10年一代,這麼下去6G網絡都快要正式商用了!
其次,華為的5G設備要比諾基亞等對手的價格要實惠30%左右,相當於如果排除華為的5G設備,英國要多付出數十億英鎊的成本來安裝建設5G的基礎設施。
相比之下,中國移動等國內運營商,通過正常招投標,選擇了優勢最好的華為,正是明智之選!
而且根據英國專家介紹,這會導致英國的5G建設推遲至少2~3年時間,5G建設本身就是有助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這次推遲,英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必然會落後其他國家。
這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除了英國之外,就不得不提到澳大利亞了。
澳大利亞同樣是選擇把華為的5G設備排除在外,現狀如何呢?
華為直接撤掉了在澳洲的數億澳元的投資,更是要把澳洲的2200名員工,裁員到只剩下200名,因為澳洲已經沒有投資的價值和意義了。
在排除了華為的設備之後,澳洲自己投資510億澳元(約合2450億人民幣)建設的網絡,網絡信號卻非常差,不僅網速比4G還慢,甚至在一些地區還會時有時無,所以這個耗費巨資建設的網絡設施,被成為「千億」笑話。
不得不說,這些國家有點兒戲了,明明就是最佳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華為不選擇,偏偏要自己折騰,最終耽誤了時機,對整體的發展反而不利。
華為的5G設備仍獲大多數認可!
相比之下,德國,日本,韓國的表態就正常多了,特別是德國已經兩度表態,不會把華為的5G設備排除在外,這無疑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因為華為本身的5G技術,專利等都是領先的,在核心專利方面更是位列全球第一。
所以選擇華為的5G網絡設備,才是為了未來的發展開始布局,特別是5G如今與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等處在交匯互相融合的階段!
如果憑藉5G開發出創新的應用,那麼對於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都是非常大的幫助!
雖然,現在不止華為提供5G網絡設備,但是很明顯華為的技術專利是領先的,選擇華為也意味著5G的效率會更高!
而就性價比而言,華為也是不錯的,相比多花好幾億購買其他的5G設備,無疑是打腫臉充胖子。
寫在最後
科技被稱為第一生產力,同樣,科學也一直被認為是無國界的!
但是現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偏偏要以自己的經濟發展前景,乃至當地的就業損失為代價,把華為這麼一家遵守當地準則的5G網絡通信設備廠商排除在外。
這對於華為來說,在其他地方多爭取一些5G訂單即可,特別是在國內,華為的5G設備已經遍地開花,而對於他們自己,卻帶來了數十億損失,信號不穩定,甚至5G建設推遲好幾年的代價!
總的來說,依然還是要以自身的利益為重,特別是華為還在喊話英國,重新考慮華為的5G設備,也算是給了一個臺階下。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