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著名外交家顧維鈞的一位未婚妻和三位夫人

2021-02-09 超閱看歷史

顧維鈞,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出生於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9年巴黎和會上拒絕籤字,就山東的主權問題據理力爭,以出色的辯論才能闡述中國對山東有不容爭辯的主權,為維護中華民族的權益作出了貢獻。1945年6月,出席舊金山會議,參加《聯合國憲章》起草工作並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1967年,定居紐約開始退休生活,1985年逝世,享年98歲。

他遺孀嚴幼韻(第三任夫人)於昨天(5月25日)剛剛去世,享年112歲。他一生總共有過一位為他削髮為尼的未婚妻,和後來是三次婚姻。

一、未婚妻張潤娥

顧維鈞的父親顧晴川是晚清第一任交通銀行總裁。早年於光緒末年,由家鄉江蘇嘉定來到上海,當了上海道尹袁觀瀾的師爺。當時同在袁觀瀾幕府的,還有一人,叫張衡山,他是袁道尹的姨表兄。張衡山非常喜歡學業優秀的顧維鈞,就常常買些點心給他吃。張衡山膝下有一嬌女張潤娥,與顧維鈞年齡相當,張很想得東床快婿,就託人做媒,雙方家長同意訂了婚。

顧維鈞在育才中學畢業後無力升學,晴川打算讓兒子學習商業,並且已經向一家錢莊講妥了。張衡山知道此事後,大加反對。他認定維鈞必可造就,乃資助維鈞入上海聖約翰大學。這是一所貴族學校,耗資甚巨,張衡山仍不惜工本。維鈞在聖約翰畢業後,張又賣掉一部分祖產,供給他赴美留學。

1912年,顧維鈞在哥倫比亞獲法學博士學位後歸國,就由他的嶽父張衡山介紹,北上去見唐紹儀。唐紹儀時任外交總長,顧維鈞以留美博士的資格,在唐手下當了一個外交部三等秘書。他少年翩翩,公餘出入於達官貴人的娛樂場所北京飯店舞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邂逅了唐紹儀的女兒唐寶玥。顧維鈞的英俊,更打動了她的芳心,自此以後,二人形影不離。有了這層關係,顧維鈞開始步步高升,在北京兩年,官已至外交部情報司長了。遠在上海的張衡山高興得很,以為得此乘龍快婿,函電顧維鈞回上海舉行婚禮。顧維鈞雖然不願離開北京,但受不住良心的責備和親友的勸導,只得收拾行李,預備南下。事情馬上被唐寶玥知道了,哭哭啼啼地跑在父親面前道:「孩兒若不能和維鈞結合,一定削髮為尼!」,唐紹儀已晉升為國務總理,總覺得不該憑著自己的權勢,去強奪人家的女婿,沒有答應。唐小姐仍不罷休,使人通知她父親,說再不答應她的要求,她只好到八大胡同(舊時北京娼妓集中區)去做生意,並且掛上現任國務總理小姐玫瑰的金字招牌。這一記悶棍,果然把唐紹儀打昏了。他立刻請回了自己的女兒,宣布「無條件投降」。

以總理的權勢,幹預這樣一件區區小事,何須費力?他打了一個電報,給淞滬護軍使(警備總司令)何豐林,叫他負責顧維鈞退婚一事。何豐林原是一個老粗,奉到國務總理的命令如何敢怠慢?於是親自帶了百名士兵,跑進張公館,找到張衡山,逼他立刻寫退婚書。

張潤娥萬念俱灰長齋念佛,在陸家觀音堂落了發。1933年,顧維鈞再度出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在上海知悉張潤娥生活清苦,特地寫了一封懺悔信,附送一筆5萬元的款子,派人送到陸家觀音堂。張某把款子和信原封退還,她修行20多年,已到了不動凡心的地步。

二、與國務總理千金小姐唐寶玥結婚

何豐林把退婚書專人送到北京後,不到一個月,於1913年顧維鈞與唐寶玥便在北京飯店舉行規模宏大的婚禮。男才女貌羨煞了多少青年男女!從此,顧維鈞在北洋政府中的政治地位,又更穩了一層。不久便被派往倫敦,充任中國駐英公使去了。

據說嶽丈唐紹儀字少川,顧維鈞也是字少川,翁婿同名,因此也曾在民國時期傳為佳話。顧維鈞和唐寶玥婚後感情篤深。1915年,顧維鈞出任美國公使,夫人唐寶玥一同前往,同年他們的長子顧德昌在美國降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巴黎和會即將召開。當人們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顧維鈞卻正在為愛妻的去世深深悲痛。顧維鈞與妻子唐寶玥感情甚篤。然而,在1918年有一場疫病席捲全球,今天被稱作西班牙流感。唐寶玥不幸染病去世,留下了一兒一女。

三、與「亞洲糖業大王」黃仲涵的女兒黃蕙蘭結婚

1920年,經歷了巴黎和會的顧維鈞在外交界的聲譽與日俱增。此時,顧維鈞正任國聯(一戰後成立的一個類似於聯合國的組織)理事。經人介紹,在紐約與慕名前來的號稱「亞洲糖業大王」的華僑黃仲涵的女兒黃蕙蘭相識,很快就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黃某為英倫華僑第一巨富,死時積財500萬鎊。他只有一個女兒,長得並不漂亮,可是華美的衣著、貴重的首飾,把她打扮得使任何男人都要動心。她嫁過人,前夫是英國的一位爵士,結婚不久便死了。高貴的門第,關不住春色,她仍舊出入於豪華的交際場所。早在唐寶玥未死之前,她對顧維鈞已是種下了相思,恰逢顧維鈞妻子去世,她覺得是天從人願,便狂熱地追起顧維鈞來。那時顧還年輕,雖羨慕她的豪富,但不滿於她的容貌,那黃小姐卻不耐再等,生怕顧維鈞為旁人奪去。有一天晚上,她老練而坦白地對顧說:「我的金錢力量,可以保證你事業的成功,我們來開始合作吧。」

顧維鈞對這個女人,仍舊有點猶豫,當時雖未拒絕,亦未慨然應允。翌日,他找了一位英倫有名的星卜家,出了一個金鎊的酬勞,為他卦佔這門婚姻的後果。卦佔結果,認為佳偶天成,大吉大利。顧意始決,二人在倫敦結婚,時人稱為「一鎊緣」。兩人於同年10月11日在倫敦結婚。婚禮後的次日,國聯行政會議在日內瓦召開,顧維鈞作為國聯理事必須參加,因此,他們的新婚之夜是在去日內瓦的火車上度過的。顧維鈞付出一鎊算命錢,卻收進了500萬鎊隨嫁錢。依賴金錢的力量,回國之後,很快地升任外交總長。北京政局此起彼落,而顧則各方面都有拉扯。一時失敗者,顧予以接濟,來個「燒冷灶」,如失敗者重新上臺,顧當然可以更紅起來了。不數年顧要組閣,事前有人問章士釗說:「顧少川(顧維鈞字)要組閣,你看可能成為事實嗎?」章士釗很痛快地答:「以顧夫人的多金,少川要當總統也不難,豈僅一個國務總理!」未幾,顧少川果然組閣,金錢能保護人,章士釗算是看透了。

北洋政府垮臺以後,顧維鈞遭到國民政府的通緝。他逃到國外,寄居了好久,本可以從此過隱居生活了。但他官癮未過足,就叫他夫人回國活動。起初,宋子文夫婦不睬她。據說,後來顧夫人乃以重禮敲門,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獲得宋氏夫婦的歡心。不久,顧維鈞回國,從部長到大使,又一次成為中國政界的紅人。

黃蕙蘭女士精通幾國語言,婚後跟隨丈夫顧維鈞活躍於國際政壇上,處處都能為丈夫助一臂之力。在我國駐外使節的夫人中,黃蕙蘭女士是最出色的了。黃蕙蘭生有二子顧裕昌和顧福昌。

顧維鈞和黃蕙蘭女士在一起生活了30餘年,直到他1956年從駐美大使銜上卸任退休。大概是由於夫妻之間性格上的差異,而勞燕分飛。

四、愛情歸宿——復旦女神「愛的福」

顧維鈞的最後一位夫人是嚴幼韻女士。嚴女士是一位出身上海富商家庭的大家閨秀,早年為復旦大學的「校花」,上海灘上真正名媛。嚴幼韻在天津出生。祖父嚴信厚曾是李鴻章的幕僚,後來經營實業,成為中國東南首屈一指的大商人。父親嚴子均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並且和嚴信厚一樣熱衷慈善。

1927年的中國正在經歷大革命,復旦大學當時主要是學生自治。學生自治會決定招收女生,招生時,嚴幼韻就開著小車來報名。很快,嚴幼韻就成為復旦的焦點——這個開著小車到學校上課的美人,每天都要換一身旗袍。隨後,她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愛的福。這是因為當時很多男學生都愛慕她,甚至每天到校門口,總有兩個男同學站在門口來看看。但大家不知道她的名字,就按照她的汽車牌號稱她為「84號小姐」。而一些男生就順著英文「EightyFour」的滬語發音故意將之念成「愛的福」。嚴幼韻美麗本天成,但更為難能的是她的勤奮好學:在復旦短短兩年,就修習了整整135個學分。

她的第一任丈夫楊光泩是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留美時,也曾任《中國留學生月刊》的主編,只不過比顧維鈞先生晚10年。回國後曾擔任過清華大學的教授,不久進入外交界。那時的楊光泩與任外交總長的顧維鈞接觸較多,彼此交誼頗深。因此,夫人嚴幼韻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認識顧維鈞先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楊光泩出任駐菲律賓總領事。不久,日軍佔領了馬尼拉,楊光泩先生以身殉職。嚴幼韻女士與楊結婚後生有三個女孩。嚴幼韻女士小顧維鈞20歲。婚後,嚴夫人對顧先生關愛有加。在顧先生看來,在他的幾位夫人中,他最喜歡的是嚴幼韻女士。嚴幼韻與楊光泩的三個孩子後來自然也成了顧維鈞先生的三個繼女,他們早年喪父,顧維鈞視他們為己出,三個女兒對顧先生如同親生的父親一般。

【嚴幼韻109歲生日合影】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民國最會娶老婆的人:一生4位夫人,個個帶來好運,如今家喻戶曉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簡直就是「幸運爆棚」,他的一生共有4位夫人,每一位都給他帶來了好運,財運、官運樣樣不缺,快快樂樂活到98歲,還成了享譽全球的大名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幸運故事」。此人名叫顧維鈞,乃我國近現代著名外交家、社會活動家,當年他還代表中國參加了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維護了中華民族的主權,後來他還成為海牙國際法庭法官、國際法院副院長以及北洋政府第13位國家元首,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名人。
  • 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巴黎和會「以夷制夷」,演講折服西方列強
    這樣的結果,使無數中國人感到憤慨,在這個事關民族尊嚴的緊要關頭,中國的一位外交家站了出來,通過外交手段,在國際會議上為中國挽回了局勢,開創了中國新的外交史,這個外交家就是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年幼的顧維鈞在奶奶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和思想。10多歲的顧維鈞,因受維新思想的薰陶,堅持要去新式學堂上學,拒絕學習四書五經。顧維鈞的父親為此與孩子「對峙」了許久,最終父親沒能戰勝顧維鈞的頑強精神,只好允許顧維鈞去新式學堂學習新知識。
  • 外交奇才顧維鈞:巴黎和會上的中國焦點,「兩個半外交家」的半個
    巴黎和會上一個小小的青島,日本是勢在必得。然而,中國代表團的一位人物,卻讓蒙羞的北洋政府,在世界舞臺掙足了臉面。一舉成名,要保住東方耶穌的聖地當時的北洋政府,派出的是以外交總長陸徵祥為首的五人代表團。千秋功過,誰人評說一場外交爭辯,是左右不了國際格局的。儘管顧維鈞憑藉出色的表現,在巴黎和會上獲得「青年外交家」的國際讚譽,但是日本仍是笑到最後的強者。會議在繼續,大國們的爭端更加凸顯。想要更多的義大利,發現無法得到訴求後,一怒之下退出和會。
  • 紀念五四:巴黎和會拒絕籤約的中國半個外交家顧維鈞
    每每人們談到五四,談到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總要有一個歷史人物被說起,那就是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籤約的中國青年外交家顧維鈞。著名學者唐德剛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近古以來外交家,兩個半:周總理,李文忠公(李鴻章),顧維鈞。」
  • 民國人物·顧維鈞
    臨行前,毛主席交代給代表團成員一項特殊任務:在美期間看望顧維鈞先生。毛主席說:「我很敬佩顧維鈞先生的外交才華和為人。」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5位代表:陸徵祥、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組、顧維鈞。陸是外交總長,王是南方政府代表,駐英國公使施肇基和駐比公使魏宸組是外交前輩,顧維鈞則是最年輕(31歲)、資歷最淺。
  • 黃蕙蘭:民國最有錢的小姐,嫁給外交官顧維鈞,36年婚姻卻沒愛情
    黃蕙蘭:民國最有錢的小姐,嫁給外交官顧維鈞,36年婚姻卻沒愛情 黃蕙蘭出生在爪哇(如今的印度尼西亞),是民國時期印尼華僑首富的女兒,也是外交家顧維鈞的第三任妻子,被稱為「民國時最會穿衣的女人」,也是「遠東最美麗的珍珠」。
  • 民國名媛嚴幼韻的美麗人生和她的朋友圈
    她是復旦大學首批女學生,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女神」;她先後兩任丈夫楊光泩和顧維鈞都是民國著名的外交家,透過他們,她成為很多歷史事件的見證人和親歷者;而她本人也在二戰結束後,成為了聯合國首批禮賓官,也是聯合國的首批女外交官,工作了十三年,與許多政要打過交道。
  • 她是顧維鈞第三任妻子:出身名門,精通6國語言,年近60卻被出軌
    當時,並沒有人知道,這個女孩長大後,會成為外交場合上的活躍分子,而她的丈夫,就是民國赫赫有名的外交官顧維鈞。黃蕙蘭的人生,是極其耀眼的,她出身富貴之家,自幼就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從不知「愁」為何物。如此優秀的黃蕙蘭,自然不缺少追求者,但那些只靠吃祖業的公子哥,她是不放在眼裡的,她原本出生優秀,需要的不是豪門闊太的生活,而是需要一個能讓她更有地位和榮譽感的伴侶。在她23歲那年,這個男人終於出現了,他就是民國外交官顧維鈞。
  • 民國霸氣名媛:三歲就戴80克拉鑽石項鍊,被「綠」後拿茶壺澆丈夫
    民國初年駐美大使夫人黃蕙蘭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她不是靠當外交大使的丈夫打扮的,而是靠一位富有的父親。在黃蕙蘭爺爺那輩黃家偷渡到南洋,通過勞動積累家業,到1901年黃蕙蘭出生時,她老爸黃仲涵已成了爪哇華僑首富。魏明娘,黃蕙蘭的母親,祖籍山東,是黃仲涵的大姐,生下兩個女兒,即黃蕙蘭和妹妹。手頭有大把的錢可支配,老媽一開始就挑最昂貴的,給女兒們買。
  • 顧維鈞的家世與早年留學經歷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也是顧維鈞先生逝世35周年。本刊特邀《顧維鈞傳》的作者、復旦大學歷史系金光耀教授撰文介紹顧維鈞先生的家世和早年留學美國的經歷,以紀念這位「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的父親顧溶,顧維鈞在其口述回憶錄中提供的信息並不多,因此顧溶的生平極為模糊,以致有關顧維鈞的家庭出身常常出現錯誤。
  • 陸徵祥:從外交總長到修道院神父
    在進廣方言館之前,他只進過兩年私塾,讀完一部《四書》和半部《禮記》,因此他的國學根底並不深厚,加上也沒有出洋留學獲得「洋博士」的頭銜。他的外交生涯完全得益於許景澄及楊儒等晚清外交家的言傳身教,是在具體的外交實踐中鍛鍊成長起來的。光緒十六年(1890),許景澄(文肅)任駐俄、德、奧、荷四國公使,他呈請總理衙門,調陸徵祥為隨員。
  • 顧維鈞為什麼能在巴黎和會上「一戰成名」
    就在這一年,顧維鈞以其在巴黎和會上為中國立場所作的強有力辯護,以及嗣後遞交的三份極具說服力的說帖(備忘錄)而在國際外交界「一舉成名」。從此之後,顧維鈞不僅在國內外交界享有盛譽,在國際外交界,也成為了一顆正在升起的熠熠生輝的外交巨星。巴黎和會是顧維鈞外交成名和發揮重要作用的起點。
  • 黃蕙蘭女士的一世紀:從首富千金到大使夫人,再到繁華落幕
    黃家生活奢靡,豪宅佔地二百多畝,宛若皇家宮殿,家裡有中西兩個廚房,光維護房子的僕人就有四十多個。黃母熱愛珠寶,黃蕙蘭三歲不到母親就送了她一條重達八十克拉的鑽石項鍊,有當時的她的拳頭那麼大!有人說黃母買鑽石不是按克拉買,是按斤買!
  • 1912至1927年間民國的15位元首,很少人能說全
    黎元洪,曾兩次擔任民國大總統,但未掌握實權,難有作為。晚年退出政壇,投身實業,大獲成功,大力資助教育和慈善事業。1928年病逝於天津,1935年國民政府於武昌為其舉行國葬。  胡惟德,中國近代著名職業外交家,1926年4月20日—5月13日期間,以外交總長兼代國務總理署任臨時執政20餘天。
  • 民國名媛罕見舊照:圖3為民國最後的貴族,圖9是交際花蔣士雲
    陸小曼曾就讀於北京聖心學堂,在該學堂就已是風雲人物,此外陸定也專門為她請了一位英國女教師,1920年,17歲的陸小曼就被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聘用兼職擔任外交翻譯,在北京社交界,陸小曼的名號還是響亮的。
  • 顧維鈞三妻黃蕙蘭:丈夫出軌後主動離婚,晚年靠四處演講掙錢度日
    隨著這些臉孔一同清晰起來的,還有他,她生命中唯一被公開過的男人:她的前夫顧維鈞。顧維鈞與黃蕙蘭初識顧維鈞這年,她27歲,而他則剛剛33歲。彼時的她是個揮金如土的富家女,而他則是一個事業有成且喪妻有孩的外交家。
  • 活了100年,力壓宋美齡的她,為丈夫出錢出力,晚景卻只和狗相伴
    民國風月,向我們展示了多少佳人:在政壇叱吒風雲的宋氏三姐妹、才女林徽因、南唐(唐婉)北陸(陸小曼)、金嗓子周旋、影后胡蝶等等。 但,歷史不應該忘卻,世人甚少提及的她——黃蕙蘭。
  • 看看百年前中國外交家在美日之間的角力水平
    陸徵祥、王正廷、顧維鈞、施肇基和魏宸組是代表團的全權代表。陸徵祥當時任外交總長,王正廷代表廣州的南方民國政府,在被委派參加代表團時正駐美國,其他人都是中國駐歐洲國家或駐美的高級外交官。《東方雜誌》刊登的「中國參與歐洲和會全權委員」中國駐日公使沒有出任代表團成員,表明中國決定在和會上將重點放在西方國家這邊,不想和日本打交道。
  • 老佛爺的夫人外交
    例如,在展開夫人外交的時候,慈禧太后開始照相,其留存後世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在這一時期內拍攝的,也可謂是一種迎合潮流改變自己的結果。通過慈禧太后的夫人外交路線,我們可以看到慈禧太后身為一名女性政治家所展現出來的女性外交魅力和路數,也可清楚地窺見以她為代表的清朝政治中樞頂層政治人物面對國際政治的無力與無奈。這一夫人外交路數雖然取得了一些微小的外交成果,最終卻無法挽救清王朝覆亡的命運。
  • 在巴黎和會上駁斥日本、從列強虎口奪食,為這位中國外交官點讚!
    隨著在與列強入侵戰爭中的失利,在國際外交舞臺上往往處於被動地位,孱弱無能,導致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偏偏就有這樣一位外交官,敢於對西方列強說「不」,在國際會議上據理力爭,捍衛了祖國的主權利益,改變了中國長期的屈辱外交局面,震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