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已滅絕動物中,除了恐龍,最為人喜愛的恐怕就是猛獁象——按照受歡迎程度,它們可算冰河時期的大熊貓。巨大的象牙和長毛讓人過目不忘,在很多藝術作品中,最後一批倖存的猛獁闊步走在寒冷的西伯利亞苔原上,雄壯中透著一股悲涼。
猛獁象有很長的演化歷史,它們的祖先南非猛獁象在300萬年前離開非洲向北遷移,最終遍布歐亞大陸,成為更新世中後期地球分布最廣的陸地哺乳動物。今天人們常說的猛獁象是「真猛獁象」,又稱長毛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它是猛獁象家族中最後的物種。原始的真猛獁象一直在西伯利亞地區繁衍生息,約20萬年前,它們才從西伯利亞擴散到了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又過了10萬年,它們穿過白令海峽來到了北美州的北部。
▲左起:非洲象、始祖象、猛獁象、鏟齒象、嵌齒象。除了非洲象、亞洲象之外,其他的長鼻目巨獸都已滅絕(來源:視覺中國)
經過了「短暫」的繁榮後,這些陸地上曾經的巨無霸自1萬年前開始從大陸上消失。最後一群生活在北冰洋弗蘭格爾島的真猛獁象,一直堅持活到了距今3700年前。由於猛獁象留下了大量的化石,西伯利亞地區甚至還保存了多具完整的猛獁遺骸,它們成了被研究最多的史前物種。
絕大多數猛獁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消失了,它們屬於第四紀滅絕事件中消失的物種之一。關於第四紀滅絕事件的成因,科學家提出了兩種假說:氣候變化和人類捕獵。對於猛獁的滅絕,科學家還不清楚應該歸咎於兩者其一,還是兩者結合。
氣候假說認為,在冰河時期快結束時,由於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導致了猛獁的棲息地大規模減小,最終滅絕。但猛獁並沒有完全消失,有些種群在相對狹小的島嶼上又生存了數千年。
人類捕獵假說也有很多證據,最典型的就是猛獁消失的時間與人類活躍的時間吻合,科學家在多處人類遺蹟中同時發現了猛獁的骨骼,壁畫中刻著獵殺猛獁的場景,甚至發現了一個完全由猛獁骨頭製成的小屋。科學家也發現,另一些區域猛獁的減少持續更久,遠在人類活動出現之前。人類獵殺假說還受到很多質疑,例如與猛獁同時代,也被人類獵殺的野牛、駝鹿等大型哺乳動物為什麼沒有滅絕?
近幾年,科學家又找出了各種可能導致猛獁滅絕的證據,如對弗蘭格爾島上的猛獁象臼齒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發現了猛獁遺傳多樣性降低的趨勢。他們還從測序中發現了遺傳缺陷,這暗示著滅絕是猛獁自身的原因;對聖保羅島的地質探測則發現,這一帶的淡水在5600年前開始減少,這可能導致了當地猛獁的滅絕……但無論哪種說法,都無法一錘定音。
本文來自: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