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總給高雄送投資清單 臺塑投116億元新臺幣

2021-01-14 環球網

中國臺灣網4月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工業總會3日上午在高雄舉行「經濟起飛高雄啟航 攜手打造臺灣產業投資新聚落」座談會,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帶203位企業家參會,並宣布臺灣工總將投資高雄約1600億(新臺幣,下同),未來絕對超過2000億以上,其中臺塑投資116億元!

據報導,前臺「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和高雄市長韓國瑜一前一後抵達會場,王金平表示,自己是為了支持韓國瑜拼經濟口號,才會從中牽線,現場共有203位企業老闆到場,一開會就宣布投資高雄近2000億以上,其中臺塑準備投資116億元,王文淵還把投資清單送給高雄市長韓國瑜。此外,臺灣工總這次在高雄初步的投資清單,除了有臺塑的116億元外,還有華邦600億元,產業包含半導體、環保工程、都市更新、生技、廠房擴建等。

韓國瑜表示,高雄是沉睡的巨人,希望企業趕快來高雄,來得越早,賺得越多。目前電、水和環境對高雄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王文淵建議他到宜蘭參觀,那裡煤炭汙染比天然氣還低,「我有機會一定要去看,因為高雄空汙實在太嚴重。」在場業者也表示有意願投資高雄,希望高雄市政府未來幫助解決投資遇到的各種問題,盼市政府能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相關焦點

  • 斥資逾40億新臺幣 臺塑集團投資入主八大電視
    華夏經緯網4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塑集團再度跨足媒體!臺塑昨表示將由旗下臺塑開發公司投資八大電視,這是臺塑第二度回鍋投資八大。對於購買金額,臺塑不願透露,但據了解經臺塑討價還價後,購買金額較外資開價的新臺幣60億元低,約新臺幣40多億元。臺塑表示將支持現任總經理林柏川續任。
  • 全臺工業總會錢進高雄 打造臺灣產業投資新聚落
    華夏經緯網4月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全臺工業總會將在3日由理事長王文淵率200位企業家到高雄,在漢來飯店與高雄市長韓國瑜和高雄市政府官員進行「經濟起飛 高雄啟航—攜手打造臺灣產業投資新聚落」座談會;工總指出,旗下會員將投入高雄的投資總額已經破千億元新臺幣。
  • 臺塑集團將再度跨足媒體 投資八大電視有望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塑集團將再度跨足媒體,昨(28)日晚間臺塑集團發布新聞稿證實,集團有意以旗下的「臺塑開發公司」,來投資八大電視。這是自去年退出壹傳媒收購案後,臺塑集團再度將投資觸角延伸至媒體產業,臺塑集團表示,對於八大電視的經營團隊深具信心。傳出將以60億元(新臺幣,下同)達成交易,對此臺塑不願響應。
  • 穩懋投資850億元新臺幣在高雄園區設廠
    圖片來源: 網絡 集微網消息(文/Jimmy),鉅亨網報導,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穩懋半導體日前通過科技部學園區審議,將在南科投資設廠,南科管理局
  •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臺塑神話
    但是,何義認為依照當時的技術能力、生產水平,臺灣的塑膠產品競爭不過日本的產品,所以不願投資。無奈之下,這個風險大、利潤不高的項目還是落到了王永慶手裡。消息傳出,王永慶的朋友都認為他昏了頭。當地一個有名的化學家,還嘲笑王永慶根本不知道塑膠為何物。1954年,王永慶和趙廷箴合作,創辦了臺灣第一家塑膠公司「福懋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新臺幣500萬元,並在高雄市籌建PVC廠。
  • 臺通過臺塑集團在祖國大陸寧波投資ABS廠案
    中新社香港八月三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下午通過臺塑集團臺化公司在祖國大陸寧波投資ABS廠,金額四千八百一十二萬美元。  據「中央社」今日報導,臺「經濟部常務次長」陳瑞隆說,審查會綜合考量丙烯晴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市場供需,以及對臺灣產業的運動性,臺化在大陸設ABS廠,主要是就近提供華中、華北所需,不會對臺灣ABS產業造成排擠作用,反而有助於臺灣石化上遊原料出口供應。
  • 觀察:臺灣石化產業現狀及展望
    1949年,中油公司(即後來的臺灣中油)從上海遷往臺灣建設高雄煉油廠,臺灣省石化工業自此揭開序幕,之後由臺塑公司於1953年設立臺灣第一家PVC廠,開啟了民營企業投資石化工業的開端。在此後6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石化下遊加工業逆向整合中、上遊石化原料行業,臺灣省建立了完整的石化工業體系。石化工業不僅是推動臺灣省經濟發展的關鍵性產業,同時還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
  • 臺塑集團去年總營收2兆元新臺幣 獲利較前年幾乎腰斬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中)。(圖/記者餘弦妙攝)距臺灣媒體《ETtoday新聞雲》報導,臺塑集團21日舉辦暮年會,席開86桌,設203萬(新臺幣,下同)獎金抽出,最大獎為總裁獎10萬元現金,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雖開心出席,但仍舊低調沉默當個「無聲的總裁」,並未上臺致詞。
  • 臺灣義聯集團投資高雄 有望創2.5萬職缺
    臺灣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左)、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直播)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7日舉辦首場企業對外投資說明會,高雄最大民營企業「臺灣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率20人高層團拜訪韓國瑜,林義守說,支持市府拼經濟責無旁貸,預估各項投資,具體實現將增加2.5萬個就業機會,約能提升高雄就業率2%。韓國瑜也率觀光等多位局處首長高規格接待。
  • 臺塑2018營收2.4兆 王文淵:臺灣現在處在艱難時期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1日訊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塑總裁王文淵昨日表示,集團2018年島內外營收2.4兆元(新臺幣,下同),年增20%,但因中美貿易摩擦及油價驟降,獲利反倒從2017年的3900億元降至3700億元。目前剛完成4大公司年度預算會議,各單位預算比2018年保守,但數字也不至太可憐。
  • 臺塑大火加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拉鋸戰
    新華網臺北8月1日電(記者吳濟海李凱)臺塑麥寮六輕工業區一月內兩次發生大火的後續影響逐漸浮現,在島內各界要求重視環保的聲浪不斷高漲的壓力下,臺當局表示要「環保優先」,幾大指標性開發項目擱淺,島內石化業等受到明顯影響。臺灣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簡稱六輕)是臺灣最大的石化工程之一。
  • 臺塑總裁炮轟蔡當局「新南向」:全世界只有臺灣要將製造業推出去
    【環球網綜合報導】剛上任不久的「全臺工業總會」理事長、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27日對蔡英文當局引以為傲的「新南向政策」開炮,直指所謂的「南向政策」在租稅協定、投資保障協定,甚至還有如何保障臺商人身安全等,都還欠缺有效具體的措施。
  • 專訪臺塑集團二代掌門人王文淵:從傳承到經營,公益鑄就永續
    先來看一組數據:臺塑集團創辦於1954年,從1960年開始,臺塑企業在教育和醫療領域開始投入資金,興辦及持續捐助明志科大、長庚科大和長庚大學,培養工業和醫護人才,至2018年,創辦人、家族及公司對教育的捐贈,累計達279.5億元新臺幣。
  • 王建民: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臺商投資新動向
    不過,由於大陸市場規模龐大,產業鏈完整,尚未出現臺商大規模外流或回流現象,大陸依然是臺商投資的重要選擇,一些臺商在大陸的重大投資項目仍在持續推進,如媒體報導臺塑集團三大公司規劃投資823億元新臺幣擴大大陸石化產能、鴻海計劃投資90億美元在珠海興建半導體基地等,臺商對大陸投資仍佔了臺對境外投資總額的40%,但較過去已明顯下降。
  • 臺灣高鐵票價將漲 臺北至高雄單程恐貴新臺幣140元
    華夏經緯網7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鐵預定7月底或8月初,提報董事會討論票價調漲案,調幅最高超過9%。如果足額反映,臺北到高雄單程將貴約新臺幣140元。    據報導,高鐵費率是由「交通部」核定基本費率,每3年檢討1次物價指數變化。依據合約,臺灣高鐵可依基本費率最高上限120%內,訂定票價。
  • 臺灣商業教父:從200元起家到臺灣首富,成就7000億臺塑帝國!
    就這樣,為顧客送米,把米缸擦乾淨,記錄顧客人數,建立顧客檔案,米沒了嗓門去送,發薪了再收取米款…一些看似無用的動作,在王永慶手裡則已成了可持續交易的條件和基礎——營銷。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
  • 「韓流」帶動錢潮 高雄ATM交易增幅居臺灣六大都市之冠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資金「南漂」了!高雄市長韓國瑜引爆「韓流」,連金流也動起來。不只臺灣商業總會、晶華、海霸王等重量級企業爭相前進高雄投資,這波因「韓流」帶起的「人進來」,更為高雄帶來錢潮。
  • 臺塑六輕公害賠償達成共識 麥寮鄉總補助逾兩億
    中國臺灣網9月3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塑石化六輕廠工安事故引發六輕賠償地方的爭議,臺灣雲林縣麥寮鄉公所昨天(2日)獲得麥寮鄉村長代表會、鄉民代表會與農會授權,與臺塑集團達成共識,未來麥寮鄉民每人每年可獲臺塑補助7200元(新臺幣,下同),全鄉總補助金額約2.52億元,六輕賠償正式機制化。
  • 韓國瑜「韓流」為高雄帶來錢潮 企業爭相投資
    中新網2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引爆「韓流」,連資金流也動起來。不只是一些重量級企業爭相到高雄投資,這波因「韓流」帶起的「人進來」,更為高雄帶來錢潮。據財金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高雄市境內ATM(自動取款機)交易持續爆增,增幅不僅居「六都」之冠,筆數更連續兩月創新高紀錄,為以往所未見。「韓流」帶動高雄繁榮景象。
  • 高雄的「新衣」,皇帝的新衣?
    25日,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為民進黨籍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助選,強調已核定4000億元(新臺幣)給高雄建設和投資,此言招致其他縣市長滿滿的怨言,引發新一輪輿論攻防。    看完其他縣市的「羨慕嫉妒恨」,再回頭看此番蘇貞昌許諾的核定預算,還真的是大手筆:包括高雄展覽館31億元、前鎮漁港翻新40億元、捷運黃線1400億元、橋頭科學園區400億元,加上當局爭取投資臺灣方案有2000億元在高雄。然而這些錢當真板上釘釘,能進到高雄市嗎?    只要關注島內選舉就不難發現,蘇貞昌的做法不過是民進黨的老套路——「政策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