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紅科普》(515)2018,12,22。
月亮圓缺知多少?
陳祖驥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周為365日,自轉一周為24小時,月球繞地球旋轉一周是27.3日,自轉一周也27.3日,地球自轉軸又與黃道面(地繞日轉的平面)成66度角。知道這些具體情況後就可大體對月球圓缺的形成就有個印象。
無論月球怎麼轉,總有一半面積是被太陽照亮的,它也有白天和黑夜(一個月球日是27.3天)。
月球繞地球旋轉之所出現圓缺,只不過是轉在地球上空時的位置不同,人們看到的光亮面積大小不同而己。當月球轉到陰曆15日,光面全對著地球,就看到滿月,當月球轉到陰曆初一時,月球的陰面對著地球,人們就看不到月亮球的亮光。當月球轉到在初7(或8)和22(或23)日時,只能看到半個月球的亮光(前者亮面在右,後者亮面在左)。到接近27日那天只剩下形狀像英文字」c」的殘月了。」c」字正好是「殘」字拼音的首字。所以當我們在天空看到出現「c」的月亮時,就知道是陰曆的月末了。當看到「c」翻過來寫時,叫新月,就是我就是陰曆初幾了,這也算是一個記憶的小竅門吧!
寫於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