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日本戰敗75年,歷史記憶不容湮滅

2021-01-08 包頭新聞網

2020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

對亞洲人民而言,「8·15」是在歷史記憶中永遠無法磨滅的特殊數字。日本發起的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僅中國就在抗日戰爭中遭受了3500萬人員傷亡和6000億美元經濟損失。

然而,隨著「戰後75年」的到來,經歷過那場侵略戰爭的一代已成為日本社會的少數人群,關於侵略歷史的社會性「共同記憶」日漸疏遠,日本社會對戰爭的反思正在被歲月「風化」。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此間分析人士指出,這種趨勢令人擔憂,日本只有選擇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才能真正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迴避責任的危險言行

每年8月6日和9日,日本廣島市和長崎市都會舉行原子彈爆炸紀念儀式。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參加人數減少。

為促使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儘快投降,美軍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長期以來,日本把自己描繪成二戰特別是核爆的「受害者」,卻鮮少提及遭到原子彈轟炸的歷史背景。

今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照例出席兩地紀念儀式並發表講話。安倍在發言中說:「75年前原子彈將廣島、長崎化作一片廢墟,絕不能讓廣島和長崎發生的悲劇和人們因此遭受的痛苦重演。」然而,安倍對有關日本被轟炸的原因及歷史背景隻字未提。

每逢8月15日,日本政府都會在東京日本武道館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安倍自2012年再度上臺後在「戰敗日」的首相致辭中,一貫只對在侵略戰爭中戰死的日本士兵表示悼念,而對日本實施侵略和殖民統治的事實含糊其辭,迴避自村山富市以來日本歷任首相必提的日本戰爭「加害責任」,毫無反省和道歉之意。

毒害思想的錯誤史觀

今年是日本多數地方政府四年一次選定中學歷史教科書的重要年份。日本右翼團體「日本會議」照例通過政治途徑向各地教育委員會施加影響力,敦促採用育鵬社出版的歷史教科書。

育鵬社歷史教科書內容飽受質疑,它不僅將過去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美化為「自衛戰爭」和「亞洲各民族的獨立解放戰爭」,還把在遠東國際軍事審判中早有定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表述成「南京事件」,並註解「有關中國遇難者人數等實際情況有各種各樣的見解,今天依然存在爭論」。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2020年度育鵬社歷史教科書在全國採用佔比達6.4%。這一模糊對亞洲鄰國侵略責任的右翼歷史教科書進入中學課堂,顯然會嚴重毒害青少年思想。日前,名古屋、橫濱、京都府、大阪府等多地發起了抵制這一教科書的市民運動。

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動員全民參戰的意識形態大本營,戰後它將在戰爭中陣亡的人尊為「護國英靈」,並強行合祭甲級戰犯,成為宣揚「日本侵略有理」「日本解放了亞洲人民」的「靖國史觀」的核心場所。按照慣例,安倍通常會在8月15日向靖國神社獻上稱作「玉串料」的祭祀費。

日本「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認為,無論是參拜還是供奉,都意味著對甲級戰犯的祭拜,意味著支持美化侵略戰爭的「靖國史觀」,將嚴重破壞日本戰後和平秩序。

尤需警惕的整軍備武

安倍政府執政這些年來,不但未能反省日本侵略歷史,同軍國主義劃清界限,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反而搞出加強日美防衛合作、修改安保法、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等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一連串舉動。

安倍政府2015年9月強行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戰後「專守防衛」的政策,引發日本國內、亞洲國家乃至國際社會擔憂。同年,新版《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出爐,將「跨領域作戰」和「美艦防護」等納入「海洋安全保障」內容。

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強化裝備力量動作不斷。2019年版《防衛白皮書》還渲染日本周邊安保環境嚴峻,強調自衛隊將加強太空、網絡安全、電磁波等領域的軍事科技能力,以構建「多維綜合防衛能力」。今年5月,日本首支「太空作戰隊」在東京都府中基地成立。此外,安倍依然在不遺餘力推動其修改和平憲法的「夙願」,謀求擺脫「戰後體制」。

日本琉球大學名譽教授高嶋伸欣指出,日本近年來排他主義及經濟、軍事大國化風潮盛行,將招致亞洲鄰國長期對日本保持警惕。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國際觀察|又到8·15,日本戰敗75年,歷史記憶不容湮滅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東京8月14日電(記者姜俏梅)2020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 對亞洲人民而言,「8·15」是在歷史記憶中永遠無法磨滅的特殊數字。日本發起的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僅中國就在抗日戰爭中遭受了3500萬人員傷亡和6000億美元經濟損失。 然而,隨著「戰後75年」的到來,經歷過那場侵略戰爭的一代已成為日本社會的少數人群,關於侵略歷史的社會性「共同記憶」日漸疏遠,日本社會對戰爭的反思正在被歲月「風化」。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10月22日,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兩岸各地,兩岸同胞也紛紛以多種形式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值此兩岸關係的關鍵時刻,我們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對於共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1945年10月25日,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50年殖民統治之後,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是臺灣人民奮起抗爭、心繫祖國的50年。
  • 日本有兩大派別,互相看不上,爭鬥幾十年,竟因戰敗,而消除仇恨
    日本有兩大派別,互相看不上,爭鬥幾十年,竟因戰敗,而消除仇恨 明治維新之後, 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在對外擴張上,主要依靠兩個軍種,一個是海軍,另一個是陸軍。
  • 戰敗日日本德仁天皇繼續沿用「深刻反省」字眼,安倍政府仍不言反省...
    ▲15日,日本德仁天皇(左)和雅子皇后在東京日本武道館出席「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 | 新華社 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5周年紀念日。
  • 【音樂】湮滅
    【音樂】湮滅 譜寫出被愛的不同情節 有一絲絲一點點 一些些小思念 小別離組成詩篇 看花又開花又敗悲傷與快樂 總交替在新的一年 輸不起換不回那些過往來客 排成隊隨他湮滅
  • 正值日本戰敗75周年紀念日,回顧中華民族14年的抗日戰爭編年史
    08月15日,正值日本戰敗75周年紀念日,小編覺得這麼一個好日子,應當緬懷當年在抗日戰爭壯烈犧牲的烈士,下面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抗日戰爭編年史:局部侵華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2年:淞滬抗戰(非1937年淞滬會戰)與東北淪陷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九一八事變),並迫使南京國民政府屈服,於1932年1月28日晚發動的進攻上海中國守軍。蔣光鼐指揮軍隊展開了多次戰役,導致日本四次換帥,死傷近萬人。
  • 軸心三國戰敗,德意首腦下場十分慘烈,為何日本天皇安然無恙?
    2020,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整整75年,然而戰爭依然深刻影響著世界,戰後所建立的世界秩序依然還在運行,世界格局基本沒有改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舊會保持一超多強的局面。戰爭的發起方是以「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日本帝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聯盟,稱為「軸心國」,戰敗後,希特勒自殺身亡,死後火化,骨灰埋在了一個彈坑裡;墨索裡尼被義大利遊擊隊抓獲後,槍決曝屍,腐爛變形;然而日本帝國天皇裕仁卻安然無恙,也許是對最後投降國的恩賜,但是原因沒有如此簡單。
  • 不一樣:1946年日本戰敗一年後,日本天皇說出投降原因:並
    在1946年,日本召開了戰敗一周年紀念大會。,卻不是第一次失敗,回顧以往歷史,在白江口、在朝鮮戰敗後,都使得日本重獲新生!因此,日本不怕戰敗,戰敗才是新一輪動力的開始,新一輪強大的階梯。」,日本應走的道路了!」
  • 日本戰敗後 國民從在皇居前剖腹自殺到擁抱激吻 歷史進入新的一頁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天皇通過「玉音放送」的方式宣布戰敗,發布終戰詔書的時候,多少日本國民跪在皇居外苑,面向二重橋表示自己的不甘。就在皇居外苑,12名不甘心接受日本被盟軍打敗事實的士兵在皇居外剖腹自殺,讓這裡也成為了日本人記憶中沾滿血腥的地方。
  • 日本內閣大臣時隔四年在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小泉去的最早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 今天(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5周年紀念日。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多位現職內閣大臣當天參拜靖國神社,為四年來首次。 《朝日新聞》稱,環境大臣、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8點不到就進入神社。參拜約15分鐘後離開,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 日本戰敗後,對巴西日本移民社會的衝擊與影響:同室操戈
    自1908年日本開始向巴西移民到1942年兩國斷交為止,33年間日本向巴西共輸送了約 18萬移民,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從其餘國家二次移民到巴西的日本人,所以總人數約在二十萬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二十萬移民中,又以 1925-1941年16年間的移民數量最為龐大,佔據了移民總數的三分之二。
  • 二戰日本戰敗的原因是什麼?日本教授提出另類解釋:日本牙齒太差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會忘記沉痛的教訓,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關於戰爭的記憶並沒有遠去。近些年來,大家在恢復冷靜之後也一直在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最終戰敗。當然,作為不義之師,最終戰敗是必然結果。可是從實際情況來分析,日本為什麼戰敗呢?
  • 1946年日本戰敗一年後,日本天皇說出投降原因:並不是怕原子彈!
    若是沒有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枚原子彈,抗日戰爭要勝利還很難!這麼說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日本天皇早就推翻過這個觀點。贇賈斆孲葕榚焴覗靈魿鋼鎲詳裎搥墰浗欬摳雱椇笝幟燺穱肇彰涜飠翹渢屛鈭痀丣勝廦濙棔鯟頩撲適孠穭揬母蜏澃謧在1946年,日本召開了戰敗一周年紀念大會。
  • 8月15 日,日本投降75周年,今日小泉進次郎等3人參拜靖國神社。
    導語:8月15 日,日本投降75周年,今日小泉進次郎等3人參拜靖國神社。今天8月15日,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降的周年紀念日。今天,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前往靖國神社「拜鬼」。日本媒體指出,安倍內閣成員上一次在日本戰敗當天參拜靖國神社要追溯到4年前的2016年。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小泉在早上8點前進入靖國神社,大約15分鐘後,他「拜鬼」結束,未經記者採訪直接離開現場。隨後,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15日上午9點前,文部省文部大臣、科學技術大臣黑田光一也前往靖國神社「拜鬼」。
  • 「南京大屠殺」歷史不容忘記
    來源:新華社,侵權刪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就在1937年12月13日這個日子,日本侵略者發動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殺害了三十萬中國同胞。而南京的繁華在1937年這一天化作灰燼。在日本侵略者正式佔領南京後,在松井石根的刻意縱容下,南京開始一段血腥的歷史。在這裡我們需要記住幾個名字。朝香宮鳩彥王,松井石根這兩個人就是縱容日本軍隊肆意屠殺和劫掠中國百姓的罪魁禍首。在南京破城後,朝香宮鳩彥王和松井石根決定舉行「入城式」也就是屠殺。
  • 薩蘇:戰敗之日的日本人
    戰敗之日的日本人* 本文選自薩蘇作品《尊嚴不是無代價的》(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 1945年8月15日,《大公報》刊登當天全世界最重大的新聞——日本投降矣!中國軍 が敗れて 牡丹江の林口付近まで 追い 詰められた。
  • 17年的最佳科幻片,你覺得怎麼樣?——《湮滅》
    《湮滅》之所以能夠受到歡迎,強大的卡司是其次,本片可是被譽為2018年最佳科幻片的種子選手,這才是最重要的。在Metacritic、IMDB和豆瓣上,《湮滅》的評分僅僅7分出頭,並不算是一個很亮眼的成績。
  • 跟中國打了8年,岡村寧次用7句話總結日本戰敗原因,你怎麼看?
    歷史記住岡村寧次,是在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在這個中國人的三九良辰之時,61歲的他認真看了幾十秒的日本投降書,確認無任何疑問,鄭重地在末尾籤上了自己的名字。南京國民政府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內,座無虛席,全球聚焦。
  • 日本戰敗紀念日天皇和首相都幹了什麼?中國外交部表態
    央視網消息: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4周年紀念日。日本政府在東京日本武道館舉行了令和時代首次「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日本德仁天皇參加追悼儀式並在講話中表示對過去的歷史「深刻反省」,祈禱戰爭災難不再上演,沿用了明仁天皇對過去歷史的表態。
  • 戰敗後的日本何去何從?一部寫實小說看日本從戰場到商界的轉型
    《不毛之地》是山崎豐子在1973年-1978年連載於《每日星期天》文刊上的長篇小說,以一位二戰戰敗軍官參謀長壹岐為主要敘事對象,看日本在戰敗後經歷的幾重困境,以及經濟增長中日本人所迷失的價值觀。01、民族精神與社會融入的矛盾山崎豐子以寫日本現實派小說為主,直面日本社會問題,輾轉於人之人之間的傾軋與交歡。1945年,日本陸軍上將阿南惟幾剖腹自殺當日,也是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