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傳家 | 石倉除夕請年神:吐故納新有躬行

2021-03-01 樂與永續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松陽地方上有一歲祀活動,名曰「請年神」,尤以大東壩鎮石倉一帶最為典型。松陽人所言「請」,即「拜」,是祭祀的意思。至於「請年神」的來歷,並無定論。「當夕(除夕)祀神祭祖家人宴飲曰洗塵」。清乾隆年間的《松陽縣誌》佐證了當時尚無「請年神」之說。但到了民國,據松陽「活字典」何為松老先生的回憶(《民國松陽往事》),「(縣城)除夕活動的重點乃是祭祀,包括祭拜天地、社神、侯王及祖宗香火……午後,各戶陸續去社廟以三牲糕點等祭拜社公及侯爺,即所謂的『請年神』」。而松陽縣史志辦主任洪關旺介紹說,除了這一「狹義」的「請神」環節,民間尤其農村地區的除夕「請年神」,還包括還願、報成年、祀天神、祭地祇、接灶君、謁宗祠、拜香火等系列祭拜活動。我們於2016丙申年除夕(2017年1月27日)在石倉六村、七村的走訪,也證實了這一「流程」說。即各門各戶,從除夕清晨開始,在自家設桌擺祭。然後由男丁手提肩挑,攜祭品到分散在村裡各處的祭祀點一一叩拜後再回到家中,以謝今年之報,祈來年之成,才算是做完一輪「請年神」。溯蜿蜒流淌的石倉源(當地的主要溪流)進山,依次是原名「下茶排」「上茶排」的七村、六村和山邊村。據《松陽縣誌》和《松陽地名志》記載,茶排之得名源於這山上盛產油茶,茶樹排列成行。而六村、七村之名則是因為在20世紀中期的人民公社時代,兩村曾分別被編入第六、第七生產隊,後來,百姓既叫順了口,也不再費勁去正名了。這一帶位於松陽縣南部邊界,為今大東壩鎮所轄。石倉源自東南向西北在大東壩鎮汶水口注入小港,流域內9個行政村統稱石倉,包括上茶排(六村)、下茶排(七村)、下宅街、後宅、蔡宅、山頭、山邊、梨樹崗和燈塔。各村分布在狹窄的帶狀小谷地中,共約6000人。石倉源   圖_漢聲編輯室近年來石倉以其「清代大屋」和「石倉契約」而在相關研究領域聲名鵲起,也成為當地政府所致力打造的「客家文化」旅遊目的地。不過對於從這些大屋和故紙堆裡能淘得多少精神遺惠,還原出怎樣的鄉土脈絡,拎不清也不耐煩的恐怕不只是一般的大眾遊客。石倉人祖上多是由福建汀州府移民至此,當地素有閩汀十八姓之說,其中留下資料最多的當是石倉闕氏。石倉闕姓,據家譜記載是福建上杭縣闕氏四世闕志亮的後裔,從明永樂年間至清乾隆年間,歷時300多年分期分批遷入石倉。其中清康乾年間遷來的闕盛宗一支,正是今日上、下茶排和山邊等幾個村落的始祖。晚清進士高煥然曾在民國時為闕盛宗之子闕其興作傳曰:「公諱其興,閩上杭人,乾隆四年遷居於松,以忠厚開基,嗣兄四人皆非凡材,孫一十有五各建廣廈一堂,茶排遂以成村。」

闕氏家祠餘慶堂,即盛宗公香火堂   圖_漢聲編輯室

清代石倉移民大多沿石倉源,由南往北,依水而居,依靠植靛和淘洗鐵砂立業。闕其興三兄弟從上杭老家來茶排謀生,洗砂煉鐵,白手起家,後經營鐵業及靛藍貿易,獲利甚巨,更開枝散葉,興修華屋祠堂,不出一甲子,已成一方望族,人稱「茶排闕氏」。從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其興之子天有、天開兩兄弟建造俗稱「九廳十八井」的餘慶堂算起,到鹹豐元年(1851年)的61年之間,茶排闕氏共建造了17幢大屋,即今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倉古民居群」。而即使在當時,鄉鄰的欽羨也是溢於言表,如竹源貢生葉成章詩云:「地方久仰石倉源,遠近煙居十裡村。直上兩邊皆屋宇,遙看近處盡田園。詩書子弟文風盛,世胄人家古道存。」

七村34號樂善堂   圖_漢聲編輯室

不過,若只讀取這番詩情畫意,我們很難想像如今閒流野趣的石倉源,兩三百年前卻是層層設閘,供勞工淘洗鐵砂之地。而如今兩岸的丘陵梯田,原是當年土法大煉鋼鐵的礦場遺址,更別提那些鄉間矗立的隆隆作響的鐵爐風爐了。出畫?入畫?當時的文人雅士下筆時是否也和今日面對電線桿、信號塔之類「現代化元素」的鄉土攝影家們一樣,經歷過一番痛苦的審美糾結,才最終通過自己的媒介技術選擇,淘洗出了彼此理想的「田園風景」?至於後人津津樂道的關於「腰帶水」「元寶山」之村落選址「風水說」,我們也不妨稍稍出戲,嘗試從當年溪邊埋頭洗砂的外來「民工」闕其興的視角,汗流浹背中抬頭環顧四野,為自己的移民大計做一番務實的經濟學考量。於是,我們可以重構出另一種風景,一幅闕氏家藏帳簿的數字背後所浮現的繁忙景致:每年農曆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及十一月,山民砍柴燒炭,由挑炭工川流不息送往闕家煉鐵場——闕彤昌號鐵爐,「爐火三月不歇」。這裡煉出的鐵,經石倉源而下,順松陰溪入甌江,抵溫州,再由溫州的供貨商轉售入江南,從而與18、19世紀中國最為廣闊而蓬勃的江南市場相連。正是基於石倉源的林礦之利,水路貿易之便,加之經營有方、持家有道,闕氏家族才得以迅速積累起巨大財富,興屋修祠。因此這藏於浙南山地的「廣廈田園」,並非今人臆想中男耕女織的桃源。它們曾維繫著一個經濟生活高度活躍的石倉社會,並構成了中國長江下遊工商業鏈條裡充滿活力的一環。

右:一大早就有村民到闕氏家祠祭拜   圖_漢聲編輯室進山愈深,爆竹聲漸次密集。分不清是晨霧還是硝炮煙裡,忽然現出了扁擔挑子。三三兩兩村民,大多男丁,手提肩擔,提籃裡拾掇著祭品祭具,提籃旁又圍著各自的孩子,蹦蹦跳跳,幫忙拎香燭提酒壺——石倉米酒在松陽也是有口皆碑的,據說是從閩汀老家傳來的秘方,所以祭祀時用的多是各家自釀米酒。這隊人摩肩接踵地一線往水口走。一問是去七村的社殿——和誠社燒香叩拜。再看對岸,曲水旁一間小小社殿,正在濃煙中若隱若現,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不絕於耳。跟著一家父子一路下到水邊,過橋,還未進殿,鞭炮已炸到了腳邊,再走兩步,供桌已頂著腳前。桌上擺滿大小提籃,正中的朱漆大提籃裡,一隻碩大的豬頭笑得眯縫了眼。定定神,去找我跟著的那對父子。那父親個子雖小,倒是騰挪靈巧的,他坦坦然地把自家略顯清貧,但依例周全的祭品擺在了供桌上,又在殿前、對聯和主壇上都插好了香來拜拜。少年在一旁幫忙布置香燭,倒酒水,然後燒紙錢,燃爆竹,配合甚是默契。禮畢,父子倆又麻利地收拾起祭品祭具,擔起提籃,催我同去下一站了。上坡時,是兒子換父親來擔提籃了,父親推讓了一下,還是遞給兒子了。這時父親把微駝的背也挺起來了,是頗有點自豪的。我看看少年那染成金色的「雞冠頭」,想起之前還曾被我打趣「時髦」,再聽他說自己「在外面讀中專,只有寒假過年時回家」,忽然有點眼溼。想起錢穆說,「中國人之教……教親教敬,則重在行。行之真實不虛,則禮是矣」。不由感嘆這方人真是知禮的。

 七村社廟和誠社   圖_漢聲編輯室

祭祀事大,既真實不虛,也要合乎規矩。一位大叔告訴我,祭品的「檔次」各家量力而行,但種類務必合乎規制。數目講究逢單,一般為糧三、肉三、蔬果三。「糧三」一般用糖糕一塊(家祭用米飯),豆腐一塊(或腐乾一疊),索麵一把。「肉三」又稱「三牲」,畜為豬頭一隻(或肋條肉一刀,不可用犬),禽為血髒齊全的童子雞一隻(或鵝一隻,不可用鴨),魚一條。「蔬果三」一般是水產(如紫菜或幹海帶)一碟,山珍(香菇)一碟,瓜果一碟。此外,茶、酒、草紙、香燭、火炮亦是必需之物。而祭品的烹調,最重要的是保持品相完整。如殺雞(鵝)時不能破膛,僅開一洞以掏出內臟。蒸煮後也不可有刀筷的劃傷破相。血一般用碗凝結成型,保持平面圓滿,待全雞(鵝)蒸熟後,還需以其血和內臟端放其上。祭品一般由家中主婦料理,男丁則負責拜祭。拜祭的程序和路線也有一定規制。據說從前是先在自家擺祭,然後收拾祭品,前往同宗香火堂。等同宗兄弟都到齊後,再按輩分排隊前往宗祠,最後才是社廟、山神等處。但我們這次實地調查,發現村民出門後的行動路線已有所調整,基本上是從村頭到村尾,沿溪而下:位於水口的社廟(和誠社)——插花娘娘廟——樟樹娘娘及開山土地(樟樹娘娘樹下又有一開山土地神位)——闕氏家祠餘慶堂(石倉共有五處祖堂用此堂號,此為最老的一座)——其他幾處香火堂(包括被燒毀後重建為闕氏家風館的光裕堂、繼善堂,以及石倉古民居中最大的一幢「九廳十八井」餘慶堂)——位于洋頭崗屋後山岡上的乩仙壇。這樣的調整從出行來說顯然是更為便利的。不過也有村民堅持「傳統」,如石倉契約的主要收集人、上海交大研究團隊的當地合作者闕龍興老師。他堅持「請年神」應該是最先去本宗直系的祖堂香火堂,然後才去社、廟、開山土地、闕氏家祠、闕氏宗祠。

上:石倉的插花娘娘廟  

  下:村民來給水井娘娘拜年,感謝娘娘保佑孩子平安長大  

圖_漢聲編輯室

闕龍興老師是土生土長的茶排人,「天培公後人」,幾十年前才從「大屋」裡搬出來。天培公即闕其興之子闕天培。闕其興一脈下來有「4個天(子輩),15個德(孫輩),72個翰(曾孫輩)」,於今近300年,裔孫達3000多人。因此像我這種混在「請年神」的提籃大軍裡一路隨喜拜年的外客,被各種「某某堂」和數不清的「某某太公」所迷路而掉隊的情況,也不足為怪。不過闕老師相信,雖然未必拎得清大屋的興衰來歷,但幾個村裡的闕家成年人都清楚自己的分支和各支香火堂的關係。對他們而言,石倉的景觀地圖之下生長著的是一棵具象化的家族樹。那些在外人看來迷宮一樣的大屋,華詞佳藻的堂號,對他們來說,卻是在一個龐大的親緣系統裡追溯自己生命來源時,所依棲的一處分杈,一個港灣,甚至一個轉折的暗號。水井頭9號的「大屋」,便是闕老師所說的闕氏家祠餘慶堂。這裡是闕其興三兄弟所建的第一幢家宅,也是茶排闕氏最老的一處香火堂(祖堂)所在,是上、下茶排和山邊村闕氏居民的共同祭拜之所。此時門前爆竹聲不歇,堂前火燭成陣,提籃人穿梭祭拜,祭拜後相互問安,人人面上一派太平歡喜。近親老友不免就結伴同行了,路上正好敘敘,尤其外出闖蕩的,平日總難得一聚。由於六村、七村和山邊村這種密不可分的關係,村民的請神路線自然是來往交織,難分彼此。行政區劃上的村莊界限,在他們所共有的神靈天地禮俗世界裡,此刻已悄然消退。正如人類學家莊孔韶所說:「宗族乃至化民成俗的家禮、續譜、鄉約等之所以延續下來,先在的宗祧理念,以及親族團體同生存空間之整合都是重要的原因。」


上:五柳堂內蠟燭高燃,一人正引香準備祭拜  

下:石倉後宅村社廟裡滿是祭拜的村民   圖_漢聲編輯室

而我跟著提籃挑擔的鄉親一起走街串巷,和他們一起拜過土地公、樟樹娘、五穀八仙、各方神奇 ,就漸漸覺得這方水土、花草樹木都與我沾了親帶了故。跟著人家後生在卵石小路上左彎右拐,忽然被紅燭亮紅了眼,幾進天井裡的供桌都燃著高燭線香,層層接應,你跟著登堂入室,走進那些空曠大屋裡最深一進的香火堂——往往帶著些濃霧般幽暗的空間,曾經是讓人望而卻步的——而這時整個老屋都是一派清清吉吉,明朗得很,慈祥得很。日光穿透寒氣,新折來的柏枝,新寫就的春聯,你方覺它不只是呼吸著的,它簡直是把每個毛孔都打開了,在那兒施施然地換著氣,老也老得是活潑潑的。爆竹聲喧,人心安寧。站在天井裡,看著來來往往給神靈先祖們拜年請安的鄉親,熱鬧裡有自覺的肅穆,也透著家常的親切。小家小戶的禮,是恭敬的,更是親近的。即使只是客人,在這裡同行同看著,我心裡也慢慢生起禮敬和愛意來。地緣親緣、天地人情,皆此心,皆有神,皆有禮。石倉人之請年神,倒真的是以小手筆,做大文章。(本文採訪寫作過程中得到松陽縣闕龍興老師、何為松老先生、史志辦洪關旺先生、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章毅和蔣勤老師的熱心幫助指導,特此感謝!)*註:此文在本公號發表時較原文有所刪節,全文請見《松陽傳家:松陽鄉土文化考察》中相關篇目《石倉 除夕請年神》©文·王國慧 圖·漢聲編輯室 編寫·樂與永續《松陽傳家》 ©2017 松陽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松陽縣人民政府、漢聲編輯室編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相關焦點

  • 松陽年俗之除夕
    松陽人嘴裡說出的「過年」,實際是指過「大年」,即過「除夕」,有卅的過卅,無的過廿九。除夕是漢民族包括松陽人最馱的節日,其繁文縟節亦多。一除夕即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文革」之前,松古大地,大一點的族姓,年卅開始就會在「香火堂」擺出鑼鼓,卅、正月敲鼓熱鬧。
  • 俄羅斯小夥在松陽把農村生活過成「田園詩」
    在松陽,打鐵、古法造紙、釀酒、滷水點豆腐等傳統技藝依然被完整保留;摘野果、捉黃鱔、挖冬筍、挖紅薯、做餈粑等生活習俗一直在延續著。吸引德米日留下的,正是這些保存完好的鄉村傳統技藝和古老的生活方式。  「我去過很多地方,也走過很多農村,從未有一個地方像松陽一樣,保留下如此多樣古老的生活方式。」德米日說,那時他有了一個計劃,「要把美好的生活方式和風景分享給更多同齡人。」
  • 土地與神祇|祖先和神明:浙南石倉田野行紀
    牆上貼有一紙的光緒乙未年(1895)「為嚴禁(砍伐)樹木以隆庇蔭」風水的四房公議,幾張已經泛白的某家添新丁取名某某請眾同呼之紅帖,以及2020年清明丁口錢公布紅榜。永城大社為下宅街的社廟,重建於光緒甲午(1894)和1985年,沒有神像,北方尊位牆壁上大書一「福」字,其前神案上供著永城大社石香爐。廟內懸掛著光緒甲午「望慰三農」和1985年「保我黎民」等牌匾。
  • 俄羅斯小夥將松陽農村生活過成「田園詩」
    背山靠水的大東壩鎮,每個村落都有代表性的土特產,摘樹上的野果,捉小溪裡的黃鱔,挖山上的冬筍和紅薯,和村裡老人一起做的餈粑……吸引德米日留下的,正是這些保存完好的鄉村傳統技藝和古老的生活方式。  「我去過很多地方,也走過很多農村,從未有一個地方像松陽一樣,保留下如此多樣古老的生活方式。」德米日說,那時他有了一個計劃,「要把美好的生活方式和風景分享給更多同齡人。」
  • 一場美食大賽選出「松陽十大當家菜」!松陽最全最好吃攻略都在這裡了
    松陽餐飲界就有一場熱鬧的盛事——就在昨天,一場「食在松陽」2018年松陽第二屆真味美食當家菜大賽在松陽新天地度假酒店拉開了序幕。時隔一年,松陽餐飲界風雲再起。這場大賽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松陽廚界的烹飪高手們紛紛報名參賽,「PPT說菜環節」拼殺激烈,選手們闡述了食材選擇、菜品典故、出品理念和烹飪技藝,從而挖掘松陽飲食特色、弘揚飲食文化。
  • 陸氏家訓:耕讀傳家 廉傳千古
    平湖陸氏耕讀傳家的理念深入人心,詩書禮樂不墜,父子、兄弟同取進士,更有「一門三代四尚書」的盛況。至明清時,平湖陸氏人才輩出,科甲鼎盛,學問名世,聲望顯赫。據統計,明清平湖陸氏共出進士40位,列當地眾姓第一。陸隴其(16301692),字稼書,平湖新埭人。清康熙九年(1670)進士。
  • 如何傳家才是正道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我曾經對於儒家思想所謂的詩書禮儀傳家,不是特別的信服。總覺得長輩們光在意忠厚老實的品質,而不在意機靈與鑽營,才讓整個家陷入貧困。姥姥經常對媽媽說「別看現在窮些,看你的兩個孩子品質好,以後的好日子長著呢!」
  • 吐故納新!
    吐納就是吐故納新,是一種特殊的養生呼吸方式,它可以促進體內的濁氣排出,吸入大自然中的清氣,促進真氣流動。01洗髓功吐納功效1、吐納也就是吐故納新,吐納緩慢柔和,並且配合呼吸、意念,能調理氣血、放鬆精神,吐納鍛鍊的是我們的肺,中醫認為肺主氣,也就是說通過吐納可以增加我們的氣,氣足了又可化生血和精,精又化生氣血津液,也就是說通過吐納可以活血生氣。
  • 松陽這位年輕人與石倉白老酒的故事……
    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松陽有位省城來的中醫博士,大家都說好
    松陽有位省城來的中醫博士,大家都說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她~下午2點不到,縣中醫院中醫館8號門診室前已經排起了長隊。家住蓮都區的尹女士,一大早就自駕趕來松陽,「我很早就聽朋友講起,松陽有個省裡來的中醫博士很厲害,今天我終於有時間自己開車過來了,想找她幫我開點中藥調理身體……」尹女士一邊排隊,一邊跟記者說。而她口中的這位省裡來的中醫博士,正是朱慧萍。
  • 松陽·蔦舍民宿
    隱匿在明清古街南直街中,門口只有一塊簡約的門牌,不細看,還真有可能錯過這個與老街只有一牆之隔的大院子。無數次深入松陽,尋找棲息地,最終找到了這明清古街中閒置已久的院子,鬧中取靜,通過一番的修繕後,有了今天的「蔦舍」。
  • 91年神紀錄誕生了
    91年神紀錄誕生了!北京時間10月30日凌晨,歐聯杯小組賽H組展開第二輪角逐,AC米蘭坐鎮主場3-0戰勝布拉格斯巴達。值得一提的是,AC米蘭除了贏下這場比賽外,還創下了一項新的紀錄!在本賽季各項賽事的10場比賽中,已經有11名球員收穫了進球。包括伊布(7球)、恰爾汗奧盧(4球)、萊奧(3球)、迪亞斯(3球)、克魯尼奇(1球)、凱西(1球)、特奧(1球)、豪格(1球)、薩勒馬克斯(1球)、科隆博(1球)、達洛特(1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看照壁 知姓氏|清白傳家——楊氏
    楊氏:清白傳家 家風, 貴在相傳不衰。 親情與仁愛, 恭敬與禮制, 宗祖與傳承, 身教與躬行, 齊家與治國, 像一條條牢固的紐帶, 不僅影響著個體的生存品質,
  • 今晚8點,這部以松陽人物為原型改編的電視劇開播!
    還記得咱松陽的天使熊頓嗎?
  • 吐故納新說調息
    成語「吐故納新」出自《莊子》一書。在氣功學中,「吐故納新」是指練功 時 的 呼 吸 鍛 煉 —— 調 息 。所謂「息」,就是呼吸,也就是說包括呼 氣和吸氣兩個過程,古人有「一呼一吸謂之息」的說法。它是氣功「三調」(調身、調息、調心)之一,在《內經》中稱為「呼吸精氣」。
  • 「自然」建築的探索:松陽原舍 · 攬樹山房
    》一詩中曾這樣描寫松陽:「惟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 △ 松陽,圖片來自網絡松陽原舍是line+繼飛蔦集後第二次深入松陽的設計實踐。項目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四都鄉榔樹村,場地整體北高南低,紅線內高差近四五十米,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區聚落。
  • 夏日Say Hi|局長帶你遊松陽,向秘境出發~
    在松陽,走在古韻幽幽的青石板路,看著一個個古樸的傳統村落,讓人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若是問,松陽是什麼樣的,一百個人眼中會有一百種松陽景象。5月14日,松陽縣文廣旅體局局長方建來做客《百城局長帶你遊浙江》融媒直播訪談,通過直播,邀大家來江南秘境訪古問茶!
  • 松陽這個地方來了一群可愛的梅花鹿
    松陽這個地方來了一群可愛的梅花鹿 麗水網 - 來源:松陽新聞  發布時間:2020-12-11 08:13   告訴大家個新鮮事兒  獨山驛站景區新建的「鹿苑」  來了6隻可愛的梅花鹿  就問小夥伴們  高不高興,興不興奮  六隻梅花鹿有公有母
  • 松陽文藝選登丨松陽「古城記憶」之一 昌發先生和他的同福堂中藥店
    大體分為二類,一類是純粹做中藥生意的,掌柜和店員懂得藥性,不會看病,僅按中醫師開具的藥方撮藥完事;另一類不僅僅是經營中藥生意,掌柜會給人看病治病,按病情開藥方,在店內配方撮藥,實際上是給人看病治病為主的,這一類不是很多,若在店名中冠以堂號的,往往是祖傳相襲而來且店面有一定規模、中藥比較齊全,還會有「資質」的坐堂醫師。民國時期至解放初期,松陽縣城西屏鎮上「同福堂」就是這樣一家且深孚盛名的中藥店。
  • 正面照來了,倉石一樹 x The North Face聯名這次要搞大事!
    在我們早先的報導當中,倉石一樹與 THE NORTH FACE 推出聯名系列的消息一時間成功搶佔話題,這位來自於日本潮流設計高地裡原宿的大神再次推出著自己的創作。其實回顧一下,不同於其他日本設計師相當簡約的日系設計,倉石一樹的創作往往帶著自己的「小心機」,其中像機能剪裁及其他細節上的考量都是亮點所在。本次 Kazuki Kuraishi x THE NORTH FACE 聯名系列就目前曝光的這款單品已經完整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