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瘦為美」的社會中,減肥一直是很熱門的話題。
很多人,特別是年輕女孩子,為了追求「完美身材」,紛紛使用節食、鍛鍊、催吐等各種手段控制體重,改變體型。
然而,當你看過下面這個例子,就會知道,如果失去理智,過度減肥有多可怕!
少女患厭食症暴瘦30斤
小林(化名)是一名18歲高中生,身高165cm的她減肥之前體重只有50kg,BMI指數為18.3,按照營養評價標準已經就屬於偏瘦了
可是小林仍舊嫌棄自己很胖,為了「好女不過百」,她就開始有意識節食,期間間斷性地出現食慾下降,並且體毛增多,三月前開始出現月經不調,經量下降。
後來又陸續出現了頭暈、掉頭髮等現象,此時小林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但她還是很抗拒去醫院。
父母沒辦法,便把心理醫生請到家裡來,醫生告訴小林,要先去醫院補補營養,連哄帶騙地將小林拉到醫院之後,立刻做了很多檢查。
入院時小林的體重僅有35.3kg,檢查結果的三個單子裡,各個指標幾乎都不達標。
「醫生給我的診斷是神經性厭食症,伴隨營養不良、器官衰竭等多項健康問題。」
什麼是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屬於進食障礙類的精神疾病。
患者常因害怕發胖拒絕正常進食,通過禁食、催吐、服用瀉藥、過度鍛鍊等追求體重的減輕,導致體重明顯低於正常水平(BMI<18.5kg/m2)和嚴重的營養不良。
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在疾病之初並非真正厭食,其食慾一直存在,只是過分追求「骨感美」,對肥胖有強烈的恐懼心理。
甚至忽略生理上對食物的正常需求,否認飢餓感,後來逐步發展為對苗條身材的一種強迫性關注,嚴格限制熱量攝入。
當吃東西變成一種「罪惡」
那時「滿腦子都是多少熱量,每夾一筷子你都在計算,每次吃飯就跟做算術題一樣。」
與此同時,小林開始對食物有數字焦慮。最開始,想達到一個自己心裡覺得還不錯的程度,「但是到後面,就有一點走火入魔的感覺了,就算意識到自己很瘦,也不敢去吃東西,就是單純地害怕食物。」
小林是「限制型」的厭食症,千方百計地拒絕和躲避食物,食物在她的生命中喪失了色香味的原始魅力,失卻了果腹的功能,成為了自我、欲望與恐懼的唯一投射。
被厭食症的陰影籠罩,她的世界裡只剩黑色。
過度減肥的危害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像小林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她們非常在乎外在形象,而且現在又十分盛行「瘦為美」,這樣很容易使她們為了追求所謂的苗條身材走極端。
用盲目不科學的方式節食,很容易引起厭食症,輕則出現營養不良、身體功能紊亂、新陳代謝異常、內分泌障礙、生長發育異常等症狀。
重則會出現水腫、易感染、嚴重貧血、心率降低以及電解質異常等現象,更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不止是身體上出現問題,心理上也會伴隨著痛苦、自責、焦慮種種情緒。
瘦下來沒有你想像得那麼難
說了這麼多,我也知道不管怎麼說,你還是會覺得,瘦一點真的好看一些啊!
沒問題,健康苗條和美食並不是什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但需牢記,成功減脂需要科學健康的方式,盲目的節食,只會傷害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