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次的假期有些特殊
是中秋和國慶的雙節的夢幻聯動!
按照慣例先介紹一下我們節日的由來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1999年起國慶節是中國大陸的「黃金周」假期。國慶的法定休假時間為3天,再將前後兩個周末調整為一起休假共計7天;中國大陸海外機構及企業則為3-7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為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為1日。國慶節期間,全中國都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紀念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犧牲的革命先烈。慶祝大會後,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
今天小醫要盤點那些奇葩的月餅
月餅中可能有雷有寶藏
要是好奇
大家可以在國慶假期內自行體驗(絕對無廣!)
韭菜餃子親戚沒跑了,那愛的人會很愛吧
這個酥皮是蘇式月餅的,上面兩個都是屬於廣式月餅(餡料變態版)
既然提到了廣式和蘇式就讓我來好好科普科普
科普狂魔小醫的show time之廣式和蘇式月餅的區別
1.原材料
廣式月餅的主要原料是小麥粉、轉化糖漿、植物油、食用鹼等成分。
蘇式月餅的主要原材料是小麥粉、飴糖、植物油、水等,也有用豬油代替植物油使用的,然後層層包餡,烘焙。
2.製作方法
廣式月餅最精巧的部分就是在其外皮的製作上,優質的廣式月餅,外皮呈紅棕色,有明亮的油光,並且印有較為清晰和明顯的圖案。
蘇式月餅主要以烤為主,在製作時幾乎不使用模具,經過酥皮、包餡成形烤焙還區分為大包酥和小包酥的製法。
3.口味
廣式月餅分為鹹、甜兩大類。月餅餡料的選材十分廣博,除用芋頭、蓮子、杏仁、欖仁、桃仁、芝麻等果實料外,還選用鹹蛋黃、叉燒、燒鵝、冬菇、冰肉、糖冬瓜、蝦米、桶餅、陳皮、檸檬葉等多達二三十種原料,近年又發展到用鳳梨、榴槤、香蕉等水果,甚至還使用鮑魚、魚翅、鱷魚肉、瑤柱等較名貴的原料。
蘇式月餅的花色品種分甜、鹹或烤、烙兩類。甜月餅的製作工藝以烤為主,有玫瑰、百果、椒鹽、豆沙等品種,鹹月餅以烙為主,品種有火腿豬油、香蔥豬油、鮮肉、蝦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製百果、白麻椒鹽、夾沙豬油是蘇式月餅中的精品。蘇式月餅選用原輔材料講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餅餡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製而成,鹹月餅餡料主要以火腿、豬腿肉、蝦仁、豬油、青蔥等配製而成
地中海河童!我發現了!
小醫覺得還是直接吃馬卡龍比較好
這個感覺會甜得掉牙
但這只是個人感覺每個人口味都不同
喜歡吃甜的同學可以挑戰一下
應該就是我們熟悉的士力架味
但是披上了一層迷惑外衣(方變圓)
肉彈衝擊!肉食動物的快樂餅
就是不知道和肉夾饃哪個好吃
冰皮月餅皮的原料是糯米哦~
大家是否覺得冰皮月餅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不單單是售賣而且購買的人也在逐漸變多
由小醫來介紹一下冰皮月餅的大致發展吧
發展歷程:
"冰皮月餅"(Snowy Mooncakes)當時剛剛出產的冰皮,原料上還不是很講究,它的皮是用熟糯米粉(又叫糕粉)製成,因皮會老化,所以保存時間不長,還會裂開,樣子不好看。而餡料是用蓮蓉和豆沙製成。因此在當時同行中不太看好該產品。
但是時至今日冰皮產品以同往日大不相同了。皮是用很多種不同類型的澱粉製成,可長時間不裂開、不老化和無生粉味道。冰皮餡也進步很多,改用奶油、炒綠豆餡和水果餡,製作工藝也由手工製作進步到無菌車間,自動機包裝。也實現了3重包,冰皮月餅在香港越來越成熟。因此生產規模也由一家餅店增加到4大公司同時佔有市場。冰皮月餅市場由原來接近零的佔有率約有一百萬以上份額的佔有率,而且每年還在不斷提升。
因為舊式月餅高糖、多油,有較多漂白、保鮮等化工原料對人體多少有些影響。而冰皮全屬環保健康類產品,所以慢慢被廣大消費者接受。
——來源於百度百科
對於奇葩月餅的盤點的就到這裡了
接下來就通過一句話表達對於大家的祝福吧
國慶代表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中秋是對家人團聚的祝福
這個節日承載了太多美好的期望和祝福
小醫在這裡祝大家雙節快樂
還有
儘管現在是後疫情時代,也不要忘記做好防護工作
過一個放心安全的假期
編輯:任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審核:黃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