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在CBA的前兩場已經打完,你可能會說:這是那個巔峰期的林書豪嗎?
如果你是數據黨,那就請退下,因為林書豪不是來拿數據的。如果你是外援蜜,那也請退下,因為林書豪不是CBA典型的美國黑人外援。如果你希望林書豪立刻把北京首鋼帶上冠軍寶座,這樣的願望還真的不太現實。
林書豪就是林書豪,美國外援的身份,中國人的臉,看他在北京打球,是一種特別的感覺:第一節和第四節,北京首鋼難道不是在用「全華班」?
這是CBA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場面。
在五棵松球館,全場觀眾高喊「林書豪」,就像當年高喊「馬布裡」。當年高喊「馬布裡」的觀眾,有很多去了北京奧體中心,他們成了北控的球迷,因為不滿首鋼放走了馬布裡。他們留下的座位,在北京對山東的比賽中被填滿,有些依然是馬布裡的球迷,有些是林書豪的球迷。
北京首鋼過去這個夏天最正確的選擇就是籤了林書豪。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曾在NBA走紅又長著中國人臉的球員又來打CBA,比較接近的是王治郅。先打CBA再到NBA走紅的是姚明。
我用CBA的外援列了四個裡程碑。
第一個是「棒子」威爾斯,2008年加盟山西隊,因為在火箭隊打過而被中國球迷熟知,首戰貢獻了48分和11個籃板,接下來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但他只在中國打了半個賽季,趁著過年跑回了美國。這是CBA第一個先熟悉了名字再親眼看他打球的外援。
第二個是馬布裡,他在2009年來到CBA,先後在佛山(現在的廣州隊)、山西和北京打球,從2012年起為北京首鋼奪得3個冠軍。
第三個是麥迪,同樣來自火箭,他在2012年加盟青島隊,所到之處更是萬人空巷,他是CBA第一位名字不叫「姚明」的NBA名人堂球員,那個賽季貢獻了25+7+5的數據。
第四個就是林書豪,他既不是NBA全明星,在猛龍奪冠時也幾乎沒上場,但他是第一個長著中國人臉的美國外援。前兩場比賽,林書豪平均拿了24.5+7.0+7. 5的數據,北京隊勝了天津和山東。在五棵松球館,林書豪和父母激情相擁,在電視和網絡的屏幕前,球迷百味雜陳。
這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呢?
也許要過幾年以後,我們才能了解林書豪到CBA打球的意義。在中國的籃球場,他的身上摻雜了太多的元素,亦幻亦真。
北京首鋼並沒有想用林書豪來取代馬布裡,兩人在CBA不僅相隔一個賽季,而且首鋼是在2019年7月才發現有機會籤林書豪。據首鋼俱樂部總經理秦曉雯說,當時北京隊在美國拉練,聽說林書豪願意來CBA打球,而且她家與林家都在舊金山灣區,開車也就15分鐘,便約好了見了一面。
秦曉雯說,林書豪和馬布裡是完全不同類型的球員,馬布裡為首鋼披荊斬棘拿了三個冠軍,這樣的成就不是每一個外援都可以輕易做到。她對書豪說:我們希望你來,是想讓你幫助提升俱樂部的文化,幫助年輕人成長,你中文說得這麼好,跟他們溝通完全不會有問題。
今年升任隊長的翟曉川,對書豪的到來讚不絕口,他說:「豪哥一直是個領袖,無論是在場上還是在更衣室,他會一直在講話,比較喜歡溝通。他是非常謙虛、非常有禮貌那種,但打球又非常認真。比如說,有幾個球他沒有傳出來,沒有給到空位的隊友,他會自己說『我應該多傳球,對不起,我應該多給大家創造機會』。」
想像一下,隊裡的外援跟你溝通,在場上大聲喊,用的是中文,而他明明又長著一張中國人的臉,這是一種怎樣的奇妙感覺?
「我對他了解比較多,因為之前我們就認識,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客氣非常謙虛的一個人,」翟曉川說,「但他有時候也會急眼,會大聲說『我們要防守』。但他的臺灣口音,語氣不像咱們大陸這邊這麼衝,他們的語調比較溫柔,不過他也會喊。同樣一句話,我說出來就能感覺出來我不爽,但他喊出來卻是比較文縐縐那種。」
更衣室會不會因此沒什麼壓力呢?翟曉川說:「(更衣室)有我在這兒『輔助』著呢,我會多去說一說。我們也不想過多去改變他,不想讓他改變自己的風格和打法,改變他的習慣。」
雖然林書豪的團隊也曾和CBA其他6個俱樂部談過,但沒有經過左右為難的選擇過程,就答應如果來CBA,就加盟北京首鋼。之所以到9月底才官宣,是為了等待夢中的那份NBA大合同,其實他也知道希望渺茫。
他就是想在這裡打球,像在紐約那樣,不是被邊緣成板凳球員,而是比賽的中心。主教練雅尼斯一半正經一半開玩笑地說:我不會因為你是林書豪而一定給你30多分鐘的時間,如果你狀態不好,也許只會給你10分鐘,5分鐘。
林書豪對雅尼斯說:「教練,我沒有一定要打30多分鐘,哪怕只有5分鐘、10分鐘,我只想在比賽最後時刻,我在球場上。」
CBA和NBA是完全不同狀態的比賽。由於4節6人次外援政策的限制,各隊都把雙外援放在第二、三節同時上場,這意味著幾乎每場比賽他和大外援都可能連續打兩節,而在第四節卻長時間坐在板凳上。對山東的比賽就是這樣,由於北京隊內線實力比山東弱很多,漢密爾頓連續打了將近10分鐘,最後為了控制節奏和時間,才讓林書豪重新登場。接下來在一攻一防的交替中,林書豪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因為第四節只能讓一個外援上場。
但CBA一點都不好打。林書豪兩場比賽被侵犯22次,罰球24次,第一場打到血透過護腿往外滲,第二場手臂也流了血。
林書豪帶領的北京隊,最終能在第一個賽季取得什麼樣的成績,沒有人能預料,但北京隊既然沒有定一個明確的奪冠目標,這個團隊的壓力也就沒那麼大。
翟曉川說:「我們和豪哥還在磨合,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我們還在互相了解,了解豪哥的打法,他也在了解我們每一個人的特點。我覺得AJ走了以後,北京隊的進攻戰鬥力並沒有下降,你看豪哥一場也是八九個助攻,只不過現在我們還在互相熟悉。畢竟之前(跟AJ)打了兩年,形成了那種習慣,不可能一下子改過來。豪哥來了以後,我們打得比較快,原來打得慢,現在好多快攻球都打,我們要求提速,打得快。現在明顯有進步的就是提速。」
讓秦曉雯欣慰的是,五棵松球館的人氣重新聚攏起來,她知道除了北京隊的老球迷,都是來看林書豪的。秦曉雯說:「籤下書豪不僅是為了北京隊,對CBA的品牌提升也是好事。好多老總打電話來跟我說,你們北京隊的客場,球票都賣光啦,好多人來提前訂,都沒有啦。」
對北京隊來說,最大的遺憾是林書豪不能以中國球員的身份打球,而下賽季開始CBA實行外援4節4人次,林書豪在場上,內線漢密爾頓這樣好用的大外援就得留在板凳上,北京隊的內線本來就非常薄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北京隊的目標沒有訂得太高。
那麼林書豪有沒有可能歸化為中國籍呢?
由於中國還不允許雙國籍,在理論上困難非常大。林書豪跟我說過,他本人是願意的,但他自己做不了主。顯然,這需要他家人都同意才行,在家裡他一直是個孝子。在追求打NBA的道路上,父母也給了他非常大的支持,甚至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
在北京的第一個主場,林父林母也到了現場。這只是兒子的第一場比賽,如果他們在這裡呆久了,看比賽多了,五棵松萬眾齊喊「林書豪」的情景,會不會讓他們心有所動呢?
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我們國家對有特殊才能和特殊貢獻的人士實行特殊的政策,但這需要有關部門去努力才行。
有的球迷可能會說,林書豪歲數也不小了,年過三十,這幾年我們很可能沒有奧運會的機會,到下次世界盃他該35了,再歸化書豪還有意義嗎?
當然是有意義的,一是他在CBA還可以打好幾年,對CBA是一種品牌形象的提升,二是他如果能在國家隊,即使35歲,也依然很難有1號位球員可以超越。這個話,不是我說的。
北京隊追求林書豪時,對書豪說過一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說,你書豪是個很虔誠的教徒,相信「God」,中國人說的「天」也是「God」。這句話讓林書豪一下子接受了北京隊。在歸化這個問題上,秦曉雯說,我們不要逼他,逼他去表態,逼他去選擇。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畢竟他在CBA的道路剛剛跨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