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有關於日本公園之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大阪市的大阪城公園了。別看日本面積小,但這座公園的面積卻非常大,是大阪市民心目中的一塊大型綠洲。聳立在公園中央的大阪城天守閣,是日本大阪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之一。一般認為,作為日本城堡的象徵之物的就是天守閣,那麼達坂城天守算得上是大阪的城市建築地標了。
大阪城公園內的綠化非常好,除了環境乾淨,還猶如是城市中一片小樹林。公園內廣栽各種樹木,每逢花季是賞櫻、賞梅的勝地。不論是遊客還是市民都會聚集在這裡。西之丸庭園,有一片寬闊的草原和樹木,以及再度重建的外堀、太平門等古蹟,是散步休閒的好去處,但需要另外買門票。
歷史悠久的大阪城是日本著名人物豐臣秀吉在1586年所建,是由雄偉的石牆砌造而成。 公園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如今的大阪城已被定為特別史跡。城內的歷史博物館裡保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武器和美術作品等。
如今的大阪城的城牆四周依舊保留著當年的護城河,沿著護城河散步、跑步,十分愜意。沿途可見庭園、亭臺樓閣,奇花異卉,滿目青翠,風景秀麗充滿詩情畫意。
16世紀中葉,日本因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統一之後,建築達到新的水平。城郭是一個十分突出的新的創作領域。它突破日本建築千年的傳統, 並且構想大膽,產生了前所未見的嶄新的高層建築,天守閣。
目前為止,日本保存最好的天守閣有姫路城(白色外表,世界文化遺產,入城1000日元);松江城,這是日本山陰地區唯一一座天守松江城,其外形跟隨了豐臣在大阪建造的天守閣為原型而建築,但沒有華麗的修飾;彥根城,日本的國寶名城。松本城,日本唯一的複合連接式天守建築群,與姬路城、犬山城、彥根城並稱為日本的國寶四城。
除此以外,日本還有許多其他天守閣建築,如日本的國寶四城中的犬山城、彥根城、弘前城、丸岡城、備中松山城、松江城、丸龜城、伊予松山城、高知城等等。在這些現存的天守閣中,僅有一座是世界遺產,四座日本國寶,其他都要重要文化財。那麼,大阪的大阪城又是什麼級別的呢?
大阪城是大阪名勝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它與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大阪城在日本統一的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的居城、豐臣政權的中心。後來德川家康以兩次大坂之役(冬之陣、夏之陣)消滅了豐臣家。因而,由豐臣秀吉在1583年至1598年間所建築的大坂城已全部不復存在。
後來地表上所能見到的大坂城的遺蹟,是1620年至1629年間由德川秀忠修建的相當於全新的大阪城(德川大阪城)。大阪城保留了貫穿整個江戶時期所修建的木製建築、門、倉庫等13處建築,整個城堡遺蹟約71萬平方米的範圍被日本指定為國家的特別歷史遺蹟。
因此,大阪城的修築者是豐臣秀吉,但其主要修改者是德川家康,主要城主有豐臣氏、奧平氏、德川氏。根據日本史籍記載,大阪城是在一座古寺(石山本願寺)的原址上建築起來的,以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完成了主城(本丸)的修建。
歷史上,由於戰火、天災等因素,大阪城的天守閣進行了多次修復。1665年,天守閣遭雷擊被燒毀。此後,一直到昭和復興的266年間,大坂城成為了沒有天守的城池。明治以後,明治政府將大阪城內的佔地改為陸軍用地,禁止市民進入觀光,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了美軍轟炸的目標。
大正時代,日本人提出了大阪公園整備計劃。作為昭和天皇的即位紀念事業,當時的大阪市長關一提出了重建大坂城天守在內的大阪公園整備計劃。但由於缺乏豐臣時代天守的相關資料,人們就以《大坂夏之陣圖屏風》為依據,調查並收集了全日本的桃山時代天守的所有細節資料,從而建起了今天所見的大阪城天守。
大阪城建成後,成為日本近代建築中復興天守閣的第一號。在這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給日本人的精神和心靈上帶來不少鼓舞和士氣。但大阪城公園竣工後並不是完全的市民公園,它成為日本軍事設備場地。二戰期間,大阪城再次受到戰火波及。
隨後,美軍佔領了大阪城將近三年後,將其歸還了日本。此後,大阪城公園一邊在不斷打造,一邊在不斷修復。 直到今天,都在對其進行不斷修復、再建。去年5月,進入西之丸庭園的時候,裡面就有文物工作人員在進行古蹟修復。
復興後的天守作為大阪的象徵,它在過去不僅是軍事堡壘,還是領國的政治中心,藩主權利的象徵。但由於考慮到參觀人數眾多以及有高齡者及殘障者參觀,天守閣內在後來的修復中安裝了電梯。在去年的G20峰會的晚宴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在大阪城安裝電梯是一個「大錯誤」,這引發了日本殘疾人士不滿。
為了忠於歷史,名古屋城天水閣在修復重建時,名古屋市長就拒絕安裝電梯。 但不論怎麼樣,今天的大阪城天守可謂是「多災多難」,建造3次(分別在天正、寬永、昭和時期),修復無數次。每一次的外觀都不一樣,今天的天守是利用了德川大阪城的天守臺。1997年9月3日,它被指定為日本的有形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