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遠古的神話傳說中,崑崙山有著「萬山之祖」的稱號,它不僅被譽為中華民族神話體系的發源地,還是民間公認的修仙聖地。連盤古、西王母、女媧、夸父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也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
正所謂神秘之地,必有神奇之事,作為中國五千年神話體系源頭的崑崙山,自然也是傳聞不斷。不僅有令當地牧民談之色變的死亡谷,以及會移動的屍體,還有被稱之為螳螂人的怪異生物。
關於死亡谷和屍體移動的傳聞,有專家曾解釋為當地強大的磁場,讓人產生了幻覺。那麼對於螳螂人的傳聞,專家是如何解釋的呢?
一、禍起溶洞禁地。
根據傳聞,這事發生在1962年。
當時,一支國家地質考察隊進入崑崙山,進行礦產勘探。一天傍晚,當他們在一個深邃的溶洞駐紮,生火做飯時,從溶洞的深處突然竄出一隻直立行走的人形生物。只見它長著一對觸角,一個近似於螳螂的三角形腦袋上,頂著倆突起的大眼睛,其身高大約在兩米五左右。
更加令人恐怖的是,這隻生物身披紅黑色的堅硬外殼,手臂看起來就和螳螂的前肢一樣,像兩把鋒利的尖刀,讓人不寒而慄。
據饒幸逃生的人事後回憶,大概是考察隊做飯的火光,驚擾了這隻形似螳螂的生物。當雙方對峙之間,還沒等人們做出反應,它便率先向考察隊員們發起了攻擊。只見它彈跳有力,攻勢凌厲,還沒等人做出反應,就將位於洞中的人全部殺死,只有洞口的兩個人僥倖逃脫。
第二天,當地駐軍派出一個班的戰士,趕來查看究竟,也同樣在洞中遭到螳螂人的襲擊。面對戰士們手中衝鋒鎗射出的子彈,它暴怒異常吼聲震天。一邊疾速躲避子彈,一邊尋機發起攻擊。更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它那堅硬的外殼居然可以抵擋住子彈,最終這一個班的戰士也只有三人得以生還。
二、解剖螳螂生物。
很快,部隊第三次來到螳螂人出現的溶洞,雙方再一次展開激戰。有備而來的戰士們這次帶來了穿甲彈,才終於成功將它炸得四分五裂。為了避免再發生意外,部隊將這片地區設為禁地,不許牧人或考察隊再次進入。
按照上級指示,部隊將這隻螳螂人的屍體帶回基地,交由專家研究。在經過一系列先進儀器解剖分析後,專家表示,這些生物從臉部到頸部的構造和人類極為相似。但是它的軟組織又和昆蟲非常接近,外殼類似一種超硬的物質,而且整個軀幹都被厚厚的黏液所覆蓋,這也解釋了為何它能抵擋住子彈。
此外,螳螂人的腿部構造和人類也很相近,但是肌肉要發達得多,這也是它有著驚人彈跳力的根源。同時它的手臂堅硬鋒利無比,能夠伸縮延展,一般的武器根本對它構不成傷害。
那麼螳螂人究竟是什麼生物呢?按專家的意思,這個螳螂人極可能屬於外來生物。由於它具有非常大的破壞力,為了避免在崑崙山地區造成恐慌,這件事也一直被封鎖,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流傳開來。
三、傳聞是否可信。
近年來,螳螂人和死亡之谷、會動的屍體一道,成為崑崙山的未解之謎。隨著網絡的發展,這些傳聞更加被傳得神乎其神。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如果地球上真有這種生物的話,它們早就該發展出自己的文明了。
但是似乎除了這一隻螳螂人的傳聞,此後再也沒有發現這類生物的官方報導,這是不符合生物發展客觀規律的。另外,世界上同樣廣為流傳的蜥蜴人和天鵝人,最後也都被證實,只是少數人為博眼球而製造的假新聞而已。
而從螳螂人所謂解封得以流傳的時間上看,正屬於上世紀網際網路興起的時代。人們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發表言論。所以不排除有人為了博取他人關注,故意編造這些看起來離奇的故事,利用人們的好奇心理,在網絡上傳播。
而隨著傳播次數的不斷攀升,中間又會有人添油加醋,就會讓人覺得愈加真實可信,這樣就達到了提高自身知名度。或許,這只是一種推廣宣傳地方旅遊的做法而已。
所以,螳螂人和神農架野人、天池湖怪等傳聞應該大同小異,都屬於為了招攬遊客所編造的故事。畢竟直到今天,這些傳聞都只是在民間流傳,從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
(參考資料:《揭開崑崙之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