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被自己滅掉的?異特龍就是答案,它的骨骼上都是咬痕

2020-12-14 黑洞先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筆者:扶蘇

提起侏羅紀,人們總是會想到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它們種類繁多,以至於僅僅憑藉古老的化石還不足以將其真實狀態完全復原,至今仍有大量恐龍的形象並不明確,所以古生物學家正在努力尋找更多線索,試圖讓人們看到最真實的恐龍世界。

因此,來自世界各地的恐龍化石報告是古生物學家關注的重點,尤其是那些出土大量化石的地區,同樣被古生物學家認為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美國著名的邁哈特採石場就是其中之一。

恐龍化石布滿咬痕,自相殘殺甚至同類相食

作為美國出土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這個採石場給古生物學家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其中有一部分研究還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令古生物學家感到遺憾的是,這些恐龍化石其實並不完整,從破碎的骨骼化石中很難找到有利的信息。不過這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因為古生物學家發現,這些骨骼化石中還有大量咬痕,解開這些謎團也有助於幫助人們了解真正的恐龍時代。

在統計和研究了20000多塊恐龍化石後,大概有6000塊化石上有不同程度的咬痕,並且古生物學家還能夠分辨出來自什麼種類的恐龍。

我們都知道,恐龍並沒有太高的智商,它們往往只能憑藉原始的本能在大自然的競爭中爭取到更高的地位。從實際情況看來,在同一種群中的恐龍也會自相殘殺,甚至同類相食。

異特龍骨骼化石上的咬痕,都集中在腳部

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畢竟同類相食這種事情很容易帶來致命的問題,不利於整個種群的發展,然而在古生物學家探索的過程中,異特龍就展現出了這殘忍的一面。

通過對相對完整的化石進行辨認,古生物學家發現這些恐龍都是兇猛的異特龍,而它們的骨骼化石上都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咬痕,尤其以腳部為主。

於是有古生物學家分析,異特龍很有可能是在打鬥過程中留下咬痕的,不一定出現了同類相食的情況,這種競爭手法在大自然中也很常見,人們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也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異特龍生性兇猛,出土的很多其他種類的恐龍化石中也能找到它們的咬痕,通過深入研究,前者的說法很難成立。

咬痕位置特殊,異特龍或食用同類殘留遺體

隨後的探索過程中,有古生物學家找到了新的思路。據悉,他們從現有的資料中發現,異特龍的確存在同類相食的傳統,但這是在極端情況下才會出現的現象,否則它們很難不斷繁衍生息,也不會成為特定時代的霸主。

那麼,如何解釋那些正常年代裡的異特龍骨骼化石上的咬痕呢?

古生物學家分析,由於大量咬痕集中分布在腳部,所以可以推測,這有可能是異特龍食用了同類的遺體。

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當時異特龍的生活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為了減少捕食的難度,同時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它們不得不食用同類殘留的遺體,後者的其他部位也許已經被其他生物啃食,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線索。

儘管古生物學家從未放棄過拼湊完整的恐龍化石,但是每當看到遍布骨骼的咬痕,每個人都不由地思考它們的真正來源,這也是人類探索的動力之一。

相關焦點

  • 異特龍竟然如此殘忍!
    異特龍竟然如此殘忍!異特龍是最著名的侏羅紀恐龍,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大量的異特龍化石。在科羅拉多州的一個採石場,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大量破碎的骨骼,上面的咬痕揭示了異特龍鮮為人知的一面。Mygatt-Moore採石場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這裡自從1981年開始發掘恐龍化石,至今共發現了2368塊骨骼化石。
  • 異特龍是如何滅絕的?考古研究提出新說法,它們是自己滅了自己
    後來人類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發現了恐龍化石,進一步證明了這個龐大的種族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據了解,同樣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地貌特徵,那就是地表的植被覆蓋比較稀少,美國邁哈特採石場就是一個有名的恐龍化石基地,美國境內一半的化石几乎都是從採石場中發現的。
  • 異特龍超龍代表恐龍,異特龍,大盜龍,南方巨獸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新獸腳類/鳥吻類/堅尾龍類 /俄裡翁龍類 /鳥獸腳類/肉食龍類/異特龍超科異特龍科Allosauridae:異特龍,Allosaurus,又稱異龍或躍龍,是種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平均身長為8.5米,最長可達12到13米。它們可能採取伏擊方式攻擊大型獵物,使用上頜來撞擊獵物。
  • 異特龍VS劍龍,誰更厲害?
    異特龍和劍龍都是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的恐龍,而且它們的生存空間在北美洲是有重合的。從食性上看,異特龍是一種大型的食肉恐龍,而劍龍則是一種大型的草食性恐龍,按照食物鏈的關係,這兩種動物是存在衝突的。那麼,異特龍和劍龍誰更厲害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兩種恐龍的基本數據。
  • 史前巨獸-異特龍
    異特龍不是肉食性恐龍中體型最大的,但他的身體結構,讓他成為食物鏈頂端。長達9m,有著鋒利的牙齒,強壯的前爪,他以速度和衝擊力取勝。
  • 《方舟生存進化》恐爪龍VS異特龍誰更猛?嬌小的它成了打BOSS神獸
    《方舟生存進化》恐爪龍VS異特龍誰更猛?嬌小的它成了打BOSS神獸 《方舟:生存進化》可謂是恐龍愛好者的天堂,方舟恐龍上百種,每種的屬性和生物習性各不相同,玩家可以玩得找不到北。就好比同樣具有團隊BUFF的恐爪龍和異特龍,首領恐龍都有100%傷害和流血能力,到底哪款恐龍更猛更兇殘?
  • 德雷克的果實竟然是異特龍
    出場過的超新星中無一例外,只要漫畫中已經詳細介紹的超新星,都有著非常出彩的能力或者本領。羅擁有世界政府都夢寐以求的手術果實,貝基是一個沉著冷靜典型的陰謀家(堪比漫畫版教父啊有木有)。兩年前懸賞金就有2億之多,絕對不是簡單人物。雖然兩年前被黃猴子秒殺,但是同為超新星,路飛和索隆可是被和平主義者無傷擊敗,但德雷克不同,動物古代種恐龍系,可是有著將和平主義者咬破皮的表現。
  • 「WTT」關於德雷克果實能力設定變化的考據——霸王龍→異特龍
    有些讀者可能會說:不可能,尾田一開始就設定是異特龍啦,你看人家變身的前肢都是三指其實對此我認為更多的可能是尾田一開始其實設定德雷克就是傾向於霸王龍只是後來尾田創作的時候中途根據前肢的手指數量之後將錯就錯將設定改成更貼合表現的異特龍罷了我們來看最初尾田繪製的"霸王龍"好了這是首次出現在漫畫小花園篇章的肉食恐龍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不一定是霸王龍呀那麼再看看跟其對應的索隆獵到的恐龍對比就好了
  • 海賊王深度:德雷克的異特龍果實雖然不是霸王龍,但同樣強大!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由於很多人對恐龍沒有過多了解,所以只知霸王龍而不知異特龍,實際上異特龍並不比霸王龍差多少,甚至可以說是同樣強大。霸王龍是大家普遍印象中最強大的恐龍,學名為雷克斯暴龍,是地球上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以強大的咬合力和巨大的軀體聞名,被譽為恐龍之王,但實際上霸王龍是有缺陷的。
  • 異齒龍:跟人的關係比跟恐龍近
    活躍於二疊紀時期的異齒龍,乍看之下與一般的恐龍沒有什麼差別。它高約2米,長約3米,塊頭並不大,四肢著地,匍匐前行,它銳利的牙齒不免讓人想起肉食恐龍之王的霸王龍,可背上的帆又讓人想起吃素的劍龍。之所以叫異齒龍,是因為犬齒尖利,與其他牙齒有異,故而得名。
  • 地球上10大最強的恐龍,霸王龍和特暴龍均上榜,你都認識嗎?
    1、鯊齒龍:鯊齒龍是如今發現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它們有著像鯊魚一樣鋒利的牙齒,成年後的鯊齒龍體長能達到十四米,最低重六噸左右,就是腦容量不大的它們不是很聰明。2、蠻龍:蠻龍也叫野蠻龍、蠻王龍,是侏羅紀最強和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性情殘暴,腿長而強壯,奔跑速度夠快,體型粗大強壯。
  • 法國將拍賣異特龍化石 估價近千萬人民幣
    異特龍是霸王龍的祖先,生活於侏羅紀晚期,距今大約1.5億年前。這具異特龍化石長10米、高3.5米,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異特龍化石之一。2016年,它在美國懷俄明州一個農場被人們發現,其中超過70%骨架是異特龍的真實骨骼,包括頭骨、牙齒以及爪子等,其餘30%是專家在其原始骨骼的基礎上重新製作的,堪稱「完好無損」。
  • 方舟:有大哥羽暴龍罩著的牛龍,能否打贏異特龍呢
    牛龍 vs 異特龍第一場是牛龍與異特龍一對一的戰鬥(雙方都是1級),兩種中型食肉龍要一決高下了,小夥伴們覺得誰會贏呢?異特龍獲勝恭喜異特龍獲得勝利。這場是由羽暴龍帶領的2隻牛龍與2隻異特龍的戰鬥(雙方都是1級),在羽暴龍的帶領下,牛龍能否打贏有領袖的異特龍團隊呢?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刷新食物鏈,三角龍強硬,異特龍要出山
    獅王敢於咆哮霸王龍,或許是因為它有著一群強橫的隊友吧,畢竟一個獅群,擁有著大約8-30個成員,即使是非洲象,面對實力強橫的龐大獅群,也是要忌憚的,而霸王龍雖然體型龐大,但是靈活性相比更差,很難對付善於從後襲擾的獅群。
  • 恐龍之王是誰,世界上什麼恐龍最強你知道嗎?
    恐龍是怎麼來的,世界上最強的一種恐龍你有了解過嗎,在史前時期地球上生活著許許多多強大的恐龍,除了大型食草性恐龍外,食肉恐龍更加具有威脅力,它們性格非常殘暴兇猛,是天生的掠殺者,最出名的食肉恐龍非暴龍科恐龍莫屬了,像霸王龍、特暴龍、矮暴龍都是其中的成員,戰鬥力非常強悍。
  • 竊蛋龍不偷蛋、三角龍為搶妹子打架,痕跡化石裡有多少恐龍八卦?
    掘奔龍是史上第一個被證明有挖洞能力的恐龍,證據就來自它們強化的前喙、增大的肩胛骨以及強健的骨盆[1]——這些特殊的身體結構,都呈現出「為挖洞而生」的特點。與此同時,它還保留了靈敏的後肢,有助于敏捷地運動或是靠後肢的支撐來推起前肢及吻部挖洞。那掘奔龍挖出來的洞長什麼樣呢?
  • 恐龍種族曾發生嚴重內訌?古生物學家發現新證據,化石上全是咬痕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是考古學家一直以來追尋真相的問題。提及「恐龍」這一物種,相信沒人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在科普書籍還是影院熒幕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恐龍的身影。在體能方面與人類相比,恐龍無疑是強大的,同時也是極為殘暴的,曾一度在2億年前的白堊紀稱霸一時。然而,誰也意想不到,6500萬千年前,一場彌天大禍突然爆發了。
  • 恐龍餓得太久會有多兇殘?科學家:飢不擇食,甚至會同類相食
    在古生物化石中,有一些非常有趣,那就是齒痕化石。當某種古生物被獵食者饕餮之後,它的骨頭上會留下獵食者的齒痕。當這些骨頭變成化石後被我們發掘出來,這些齒痕可以告訴我們它經歷過什麼、受到過怎樣的傷害,並且讓我們推測出幾千萬甚至幾億年前的食物鏈。遺憾的是,這樣的齒痕,在恐龍化石中非常少見。
  • 方舟:夜晚傷害堪比霸王龍的斑龍,異特龍是否能戰勝它
    斑龍 vs 異特龍晚上的斑龍比白天的斑龍還強,那我們就先來看看,白天的時候斑龍與異特龍一對一誰更強一些(雙方都是1級)。白天起來加班的斑龍都能打贏異特龍,那晚上的斑龍就更不用說了,估計可以碾壓異特龍。小編還說白天的斑龍比較弱,可是異特龍連白天的斑龍都打不過(臉好痛)。斑龍vs異特龍,團隊的戰鬥才是重頭戲,團戰即將開始
  • 盤點生性殘忍的恐龍之最,你被嚇到了嗎?
    南方巨獸龍生性最殘忍的恐龍第二名南方巨獸龍是最大的異特龍超科和肉食龍下目恐龍,也是歷史上第二大的食肉恐龍和陸地食肉動物,平均體重11噸,體長14.5米。生活在1億到9200萬年前白堊紀的南美洲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龍。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和極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鋼刀一樣鋒利的牙齒,最大咬合力達到了1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