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一切陰蓋盡諸障礙的除蓋障菩薩

2021-02-19 禪林網

唐式除蓋障菩薩像

除蓋障菩薩(梵文सर्वनिवारणविष्कम्भिन्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Sarvanīvaraṇa-Viṣkambhin bodhisattva mahāsattva),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淨諸業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等,為八大菩薩之一,是密教胎藏界壇城(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主尊,密號離惱金剛。其所證無量三昧定力聖慧,文殊菩薩所莫能及,十方無量諸佛,皆從其開化。除蓋障菩薩與彌勒菩薩、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被尊為「佛身四德」。

除蓋障菩薩以大悲願力故,能除盡眾生一切心垢障礙,開明有情本具如來淨眼,因而名為「除蓋障」。《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一云:「除一切蓋障菩薩者,謂障為眾生種種心垢,能翳如來淨眼,不能開明,若以無分別法,滅諸戲論,如雲霧消除日輪顯照,故曰除蓋障。」

除蓋障菩薩像

除蓋障菩薩是十二圓覺菩薩之一,密宗胎藏界曼荼羅左方第二重除蓋障院的主尊,表示消除一切煩惱,並為眾生請教消除煩惱的種種法門。除蓋障院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一,位於左方第二重。院內安置除蓋障、破惡趣、施無畏、除疑怪、不思議慧、悲愍慧、慈發生、折諸熱惱、救意慧等九尊菩薩。有關各尊排列之位置,諸經軌各有異說。據《大日經·具緣品》之說,除蓋障位於中,其右為除疑怪、施無畏、破惡趣、救意慧等四尊,其左為不思議慧、悲愍慧、慈發生、折諸熱惱等四尊。另據《大日經疏》之說,本院與文殊院共表大悲萬行。除蓋障菩薩也是金剛界曼荼羅中的賢劫十六聖尊之一。

佛經中記載除蓋障菩薩的莊嚴相好。《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云:除蓋障菩薩,金色身,左手持如意幢,右手施願,半跏而坐。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第三:「除一切蓋障菩薩,金色發冠,持如意寶,或畫彼印,或置字句,所謂惡字(長聲)。」《大日經義釋》卷第四以除蓋障菩薩為眾生之大慈悲拔苦除障門,「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寶珠,施一切眾生無畏滿其所願」。

唐式除蓋障菩薩像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一所載,若諸有情得聞除蓋障菩薩名號,以除蓋障菩薩悲願攝持故,一切障累悉得蠲除:「彼有菩薩摩訶薩名除蓋障,獨止一處,若諸有情聞是菩薩名者,一切障累悉得蠲除。」

《大乘寶雲經》卷一記載,如有眾生得聞除蓋障菩薩名號,一彈指頃而發善心即能得除一切障礙:「是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薩婆尼弼沙敢毘陣國言此降伏一切障礙菩薩,若有眾生聞是菩薩名字,一彈指頃而發善心即能得除一切障礙。」

除蓋障菩薩以悲願力攝持,令女子若聞其名,當世即得轉為男身,在未成佛之際常值佛世,不逢八難,速得總持,三十二相莊嚴其身,速證無上正等正覺。如《諸佛要集經》所載:「佛語彌勒,我今現在,若滅度後,假使女人,聞離意女名德之稱,棄諸陰蓋菩薩(即除蓋障菩薩)之號,天王如來並此經典。因聞斯經名德變化,竟是一世轉女人身得為男子,疾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未成佛頃,世世所生,常值佛世,棄捐八難,諸懅不閒。常識宿命,逮得總持,三十二相莊嚴其身。所在遊居不更胞胎,常得化生,所以者何?諸大正士,威神廣大不可稱計,若有女人得聞其名,然後亦當逮得如此功勳。」

釋迦牟尼佛與八大菩薩及八大弟子

淨除一切諸蓋障,證得三昧入佛智

除蓋障菩薩的漢語譯名極多,漢文《大藏經》中可見的就有如下稱謂,從中可初步了知除蓋障菩薩有「除蓋(障)」「滅惡趣」「離煩惱」之功德:

除諸陰蓋菩薩、除陰蓋菩薩、除諸障蓋菩薩、除諸蓋菩薩、除一切蓋菩薩、除一切蓋障菩薩、除一切障菩薩、能除一切蓋菩薩、淨除一切障菩薩、一切除諸障蓋菩薩;

棄諸陰蓋菩薩、棄陰蓋菩薩、棄諸蓋菩薩、能棄諸蓋菩薩;

止一切蓋菩薩、止諸蓋菩薩、止蓋菩薩;

伏一切諸蓋菩薩、伏諸蓋菩薩;

離蔭蓋菩薩、離諸陰蓋菩薩;

滅諸蓋菩薩、滅一切障菩薩;

舍諸蓋菩薩、斷諸蓋菩薩、過諸蓋菩薩、息諸蓋菩薩、去蓋菩薩、閉塞諸蓋菩薩;

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滅惡趣菩薩、破惡趣菩薩、除惡趣菩薩、能舍一切惡趣菩薩;

除障金剛、離惱金剛。

十四世紀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像 局部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蓋障,謂五蓋,隨一現前,覆蔽其心。蓋,煩惱之異名,覆蓋之義。因煩惱能覆行者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五蓋包括:一、貪慾蓋,執著五欲之境以蓋心性者。二、嗔恚蓋,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者。三、睡眠蓋,心昏身重,而不為其用以蓋心性者。四、掉悔蓋,心之躁動,謂之掉,於所作之事而心憂惱,謂之悔,以蓋心性者。五、疑法,於法猶豫而無決斷,以蓋心性者。

蓋障能覆蓋心性光明,使人難以入定,因此修行人如不淨除蓋障,那麼即使參學般若法門也將智慧不生,猶如盲人在日光之下,一無所見。如《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一云:「行人雖學般若波羅蜜,若無禪定,猶如盲者雖遇日光,無所能為。」因此蠲除蓋障對於眾生追求生命增上乃至究竟解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日經義釋》卷一記載,眾生的蓋障主要有五種,即煩惱障、業障、生障、法障、所知障:

「一者煩惱障。謂根本煩惱。乃至八萬四千上中下品,障蓋淨心,及由宿世偏習故,妨礙道機不入佛法。」一是煩惱障,也即障蔽清淨佛性的根本煩惱。由於眾生宿世偏執薰習,導致妨礙道機,不入佛法。

「二者業障。謂過去及現在世造諸重罪,乃至謗方等經。是人雖有得道因緣,以先業障未除故,種種留難不入佛法。」二是業障,由於過去及現世所造的諸多包括誹謗大乘經典的重罪,即使本人有得道的因緣,也由於宿業為除的緣故遭遇種種困境,導致不能契入佛法。

「三者生障。謂是人若得勝上無難生處,必當悟道。然乘先業更受無暇之身,以報生即為障不入佛法。」三是生障,有人受生於充斥著災難痛苦的環境下,沒有修學佛法的暇滿之身,此身即是入道的障礙。

「四者法障。謂此人已得無障生處,又有悟道之機,以先世曾有障法等緣故,不逢善友,不聞正法。」四是法障,有的人雖然生在違緣障難少的地方,又有悟道的根機,但由於宿世中有障法因緣,不能值遇善友,聽聞不到正法。

「五者所知障。謂此人乃至遇善知識得聞正法,然有種種因緣兩不和合,妨修般若波羅密,如大品魔事中廣明,亦是先世或曾差化道機故憙生此障也。」五是所知障。有人雖然值遇善知識也聽聞了正法,但由於宿世業力導致種種因緣不湊,妨礙修學般若法門,不能與佛法相應。

《大日經疏》雲,菩薩「以因淨菩提心照明諸法故,少用功力,便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修行者如果能住於除蓋障菩薩淨菩提心門修學,將速得遣除以上五種蓋障,證得除一切蓋障三昧,令一切煩惱業苦皆悉除滅,不久成就一切佛法,與諸佛菩薩同等住,因此《守護經》又稱此為「諸佛境界三昧」。如《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一云:

「行者已得淨除五障三昧,爾時於自心中,常見十方一切諸佛妙相湛然,如觀明鏡,乃至於諸威儀去來睡寤,皆不離如是佛會因緣。時諸聖者,常以勝妙方便啟悟其心,梵音慰喻為決疑網。行者隨聞隨喜悟已,網障隨除,不久成就一切佛法。故云若得此三昧者,即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當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

明代 佛與八大菩薩像

除蓋障菩薩與娑婆世界之因緣

除蓋障菩薩所處佛土為蓮華眼如來所攝受的大蓮華世界,此佛土淨妙莊嚴,有情眾生皆修菩薩大乘行法,以等持靜慮法喜為食,皆證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一記載:

「爾時東方去此佛剎過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大蓮華,其中有佛號蓮華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諸菩薩宣說法要,彼所說法唯以一乘發起利益。彼佛剎中無有聲聞緣覺名字,況復聲聞緣覺乘法。又彼世界有情,皆修菩薩行法,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彼世界,不以飲食而為資養。彼諸菩薩,悉以等持靜慮法喜為食。又彼世界,不以日月星宿而為照明,皆彼如來身光普照而悉清淨。又復其土,無諸草木沙礫土石山等,地平如掌,彼有菩薩摩訶薩名除蓋障,獨止一處。」

蓮華眼如來告除蓋障菩薩,西方有一娑婆世界,此世界眾生極貪瞋痴,非法欲行,高倨輕慢,破戒造惡,慳嫉增上,煩惱熾盛。釋迦牟尼佛因愍念此土眾生,誓願普皆救拔,難行能行,悲願堅固。若有情聞得如來名字,皆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蓋障菩薩深心敬仰,而領諸大菩薩前往禮奉、供養釋尊,又念娑婆世界眾生恆為眾苦所逼惱,為諸眾生作大神通,令一切有情遠離眾苦、得勝妙樂。《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一云: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仁者!彼娑婆世界諸有情等苦之深重,仁等宜應隨其神力善化而往,使彼有情得勝妙樂。』時諸菩薩聞是語已,如教而行。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如其色相,以自神力作諸化事,即從身中放大光明,善妙無垢清淨適悅,使諸有情蒙光照者身心調暢。是光普遍廣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地獄餓鬼畜生等趣,諸有情類蒙光照觸,皆得離苦息恚害心,互相皆起父母之想。……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鐵圍山、大鐵圍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寶山、黑山及諸山等,其光普照,上至梵世下至阿鼻大地獄,於其中間一切方分而無光明所不照處。爾時,諸菩薩眾隨彼色相如其所應,亦以神力作諸化事,令諸有情須食者得食,須飲者得飲,須衣者得衣,須輦輿者得輦輿,須財者得財,盲者能視,聾者能聽,裸者得覆,迷亂之者還得正念,苦者得樂,諸懷妊者產生無難。」

九世紀中葉前 寂靜四十二尊曼荼羅絹畫 局部

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三昧定慧難思議,勸化文殊諸如來

《諸佛要集經》卷下記載,文殊菩薩與諸天子同到天王佛所,有一女子名曰離意,在佛前結跏趺坐,已進入普月離垢光明甚深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傾其全部神通,均無法令此女出離禪定。

文殊菩薩問天王佛:「今此女子,發無上正真道心以來久如?所行寂寞誓願高遠,定意若斯?」佛言:「發無上正真道意以來,不可計也,勤力懷信常無放逸,施戒忍精進一心智慧,具足佛道,所行已備,隨諸佛教。於過去佛殖眾德本,供養無數億百千兆諸大聖尊。」

文殊菩薩問佛:「誰能堪任感動此女從三昧興(起)?」佛告文殊菩薩:「唯有如來能令興起,復有菩薩名棄諸陰蓋(除蓋障菩薩),亦能使興。」佛稱除蓋障菩薩名故,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

爾時燈明王菩薩大士,問天王佛:「其族姓子,為在何方何佛剎土?其土如來所號為何?」其佛答曰:「下方過此恆河沙等諸佛剎土,有一世界名曰錦幢,其佛名稱獅子鷹象頂吼如來至真正等正覺,現在說法。…… 如來恆宣不退轉輪,除蓋障菩薩大士遊於彼國。」

胎藏界曼荼羅

文殊菩薩求佛,請此菩薩從下方來,敕令女子出離深定。除蓋障菩薩至普光土,自謙白佛:「正使我能令此女子從三昧起,而不堪任於如來前興顯己功。」天王佛於是親令此女出定,此女已得無礙辯才,故與文殊循環往復深辯法要。

大智文殊菩薩難勝此女,何況對辯除蓋障菩薩,天王如來謂文殊菩薩曰:「仁者!莫與棄諸陰蓋菩薩大士俱講辯才。所以者何?此族姓子所得辯才不可思議。棄諸陰蓋所逮三昧正受,若所興立,仁者不及。」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遊居眾生,令得定慧如離意女,皆不能逮棄諸陰蓋菩薩大士,所得三昧定力聖慧,百千億倍無以為喻。不能察知棄諸陰蓋菩薩之力之所興發,正使十方一切眾生悉得定慧,如棄諸陰蓋菩薩聖慧,不及如來舉足下足舉動進止之所開化,如來聖慧不可思議,巍巍如是不可攀喻。」

天王佛言:「是離意女,在文殊前九十六億百千俱胝阿僧祇劫,遵修道行,後勸文殊令發道意。此女所化如文殊等,東方世界如恆河沙,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族姓子!棄諸陰蓋菩薩大士,勸離意女使發道意,八維上下各恆沙等,亦復如是。所開化者,如離意女等無差特。今我於此得成佛道,亦轉法輪,本因族姓子亦勸化吾使發道意。乃至往久遠過去世時,須彌幡等佛,在世教化如我等類,在於十方各恆沙等如來現在,其滅度者不可稱限,皆見開化。」

說此語時,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箜篌樂器不鼓自鳴,飛鳥禽獸相向悲鳴,自慶鳥獸得值佛聖,地獄餓鬼悉得解脫,心中悅豫如冥睹明,婦女珠環相振作聲。當爾之時,莫不欣慶。

十四世紀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像 局部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除蓋障菩薩曾為文殊菩薩演說般若甚深法要。《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一記載:「聖除蓋障菩薩白妙吉祥菩薩言:有五種法,諸菩薩摩訶薩當生勝解,若此若彼阿僧祇最勝功德而悉獲得。何等為五?一者一切法空,二者一切法無對治,三者一切法無生,四者一切法無滅,五者一切法不可記說,如是五種當生勝解。如閻浮提地過微塵等數諸威儀道及作用處,如來悉無發悟亦無分別,然隨眾生心意,若時非時一切常轉,諸菩薩摩訶薩於此當生勝解。」

十四世紀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像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於佛世尊善請問,願我得如除蓋障

除蓋障菩薩心志深固,悲愍世間,久遠以來數數向佛陀善巧請問法義,令天人大眾獲善利樂。《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二中,世尊贊除蓋障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問斯為極善,悲愍世間能令天人大眾獲善利樂,能問如來如是等義,汝今諦聽極善作意,當為汝說。」龍樹菩薩《廣大發願頌》贊云:「於佛世尊善請問,願我得如除蓋障。」

在《圓覺經》中,除蓋障菩薩敬請世尊開示:「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眾生,迷悶不入?」釋迦牟尼佛闡釋「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指出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認四顛倒為我之自性,錯認無明為己主宰,由此產生憎愛二境,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最後世尊心懷慈悲,為利眾生開出藥方:「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世尊又以偈頌作為總結: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

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嗔痴。

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像

契應微妙本心的陀羅尼真言

除蓋障菩薩廣設救度法門,以眾多陀羅尼門接引眾生。由於諸障礙皆是由內在之妄執而成,故修持除蓋障菩薩陀羅尼法,令無明垢染消泯,清淨自性顯露,猶如赫日銷霜雪,種種障礙無由感召,無量功德自然開顯,而這無不源於除蓋障菩薩之慈悲願力與甚深三昧。

《大日經義釋·入真言門住心品》中記載,通過修行除蓋障菩薩淨菩提心門,除盡一切蓋障證入三昧,則能與如來共同等住,即可以方便力起五神通,以無盡大願廣修諸度,復由意根清的緣故,得解無量語言音聲陀羅尼:

「今此真言門修行諸菩薩,以見法明道故,即生獲除一切蓋障三昧;得此三昧故,即能與諸佛菩薩同住,發五神通;以五神通故,獲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獲此陀羅尼故,能知一切眾生心行而作佛事;以能廣作佛事,不斷如來種故。則於一切時一切處,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持。」

除蓋障菩薩以種種方便成熟眾生,莊嚴佛土,使得此陀羅尼真言門行者,乃至可以一生便成辦菩提道業,然而事實上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只因無明障礙而不自知,因此未能發起如是秘密神通之力。如《大日經義釋·入真言門住心品》云:

「又能觀彼根緣為除蓋障,以種種方便成熟眾生,莊嚴佛土行如來事。當知真言門行者,乃至一生可得成辦也。複次如上所說諸功德,一切眾生皆悉如其本性,等共有之,但以無明障蓋不自了知,未能起發如是秘密神通之力。」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記載了佛陀為外道婆羅門延長壽命、永離惡道而宣說了「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的公案。佛陀在迦毗羅城中說法時,「時彼城中有大婆羅門,名劫比羅戰茶,歸敬外道不信佛法,有善相師而告之言,大婆羅門汝卻後七日必當命終。」時婆羅門聞是語已,心中極為驚怖,「復作是念沙門瞿曇稱一切智證一切智,我當詣彼」,便向世尊祈求救護。

釋迦如來知婆羅門心之所念,即為他宣說無垢淨光大陀羅尼咒,又教以修治整理崩壞的古佛舍利塔,並造相輪,書此陀羅尼安置於其中,由此可獲延壽、永離地獄惡道,成就廣大善根之功德:「此迦毘羅城三岐道處有古佛塔,於中現有如來舍利,其塔崩壞汝應往彼重更修理,及造相輪橖寫陀羅尼,以置其中興大供養,依法七遍念誦神咒語,令汝命根還復增長,久後壽終生極樂界,於百千劫受大勝樂。次後復於妙喜世界,亦百千劫如前受樂,後復於諸兜率天宮,亦百千劫相續受樂。一切生處常憶宿命,除一切障滅一切罪,永離一切地獄等苦,常見諸佛恆為如來之所攝護。」

除蓋障菩薩請世尊佛普說此陀羅尼法,從而令一切眾生得長壽,淨除一切諸罪障,為一切眾生作大明,佛即以美妙悅意迦陵頻伽和雅之音而說此咒。「若有聞此陀羅尼者,滅五逆罪閉地獄門,除滅慳貪嫉妬罪垢,命短促者皆得延壽,諸吉祥事無不成辦。」

金剛界曼荼羅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四記載了除蓋障菩薩向佛陀請求傳授六字大明陀羅尼的經過。釋尊在過去世未成佛時,曾得蓮華上如來傳授此咒。除蓋障菩薩請求傳授時,釋尊告知菩薩,波羅奈大城有一法師,常作意受持,課誦六字大明陀羅尼,可前去求法。彼「法師戒行缺犯,而有妻子,大小便利觸汙袈裟,無有威儀」,見彼法師不得生其輕慢疑慮之心,應當同見彼法師同見如來無異,否則將退失汝菩薩之地,反受沉淪。

於是,除蓋障菩薩便與無數菩薩出家之眾、長者、童子、童女和擁從,持其天蓋及諸供具寶冠珥璫、莊嚴瓔珞指鐶寶釧、衣服繒彩臥具、種種妙華和種種珍果,前往波羅奈大城參謁法師,雖見彼法師戒行缺犯無有威儀,但菩薩對其頭面禮足,以所持傘蓋供具香華衣服莊嚴物等,大興供養,請求授以六字大明咒。經云:

「爾時除蓋障菩薩,執於彼足白言:未具明眼迷失妙道誰為引導,我今渴法願濟法味,今我未得無上正等菩提,令善安住菩提法種,色身清淨眾善不壞,令諸有情皆得是法,眾人說言勿懷悋惜,唯願法師與我六字大明王法,令於我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轉十二法輪,救度一切有情輪迴苦惱,此大明王法昔所未聞,今令我得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無救無依為作恃怙,闇夜之中為燃明炬。」

法師正念入觀,得觀音菩薩現身敕教,囑託受除蓋障菩薩六字大明咒:

「時彼法師正念思惟,而於虛空忽有聲云:『聖者,與是六字大明王。』時彼法師思惟:是聲從何而出?於虛空中復出聲云:『聖者,今此菩薩加行志求冥應,與是六字大明王矣。』時彼法師觀見虛空中,蓮華手蓮華吉祥,如秋月色髮髻寶冠頂戴,一切智殊妙莊嚴。見如是身相,法師告除蓋障言:善男子,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可令與汝六字大明王陀羅尼,汝應諦聽。時彼合掌虔恭,聽是六字大明王陀羅尼曰:

「唵麼抳缽訥(二合)銘吽」

法師授除蓋障菩薩以六字大明咒後,大地悉皆六種震動,菩薩得此三摩地時,復得微妙慧三摩地,發起慈悲三摩地,相應行三摩地。於是菩薩以四大洲滿中七寶奉獻供養法師,法師卻謝絕:「今所供養不值一字,云何供養六字大明,不受汝供。善男子,汝是菩薩聖者,非非聖者。」除蓋障菩薩又以價值百千珍珠瓔珞供養法師,法師卻說:「汝應持此供養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

經中記載,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心者即知解脫,受持者將獲無上功德:「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若得彼者不可思議無量禪定相應,即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解脫門見涅盤地,貪瞋永滅法藏圓滿,破壞五趣輪迴,淨諸地獄,斷除煩惱,救度傍生,圓滿法味一切智智演說無盡。」

唐代吐蕃時期 9世紀初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之除蓋障菩薩

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繪畫

除蓋障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因緣甚深不可思議,他以無窮無盡的方便智慧,為大眾除盡重重無明雲翳,令眾生心地的慧日重放無盡光芒。他慈悲應世,始終謙卑地向一切智者請教菩薩道種種信解行證的法門,令佛陀的正法如春雨般細密入微地潤澤眾生心地,也讓無我的清涼智慧自然地流淌進每個聽聞者的心。他以無量甚深之三昧,為眾生開啟回歸清淨自性的真言門,雖似神秘幽微,卻如同照亮一切黮闇靈魂的如意寶珠,穿透一切覆蔽覺性的昏蒙,消融一切凝固心源的冰封。贊云:

密印即是諸佛心,

散入眾生妄想夢。

夢想若破諸佛現,

猶如寒空見日光。

我心原是秘密咒,

是故一念悉具足。

但能日用常現前,

不求佛力自解脫。

相關焦點

  • 降伏一切障——除蓋障菩薩
    除蓋障菩薩除蓋障菩薩,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密教胎藏界壇城(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主尊,密號為離惱金剛。中文名除蓋障菩薩(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外文名Sarvanīvaraṇa-Viṣkambhin bodhisattva mahāsattva其他名稱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神話體系佛教所 屬八大菩薩居 所除蓋障院
  • 除一切障礙的除蓋障菩薩
    、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等,為八大菩薩之一,是密教胎藏界壇城(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主尊,密號離惱金剛。除蓋障菩薩與彌勒菩薩、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被尊為「佛身四德」。除蓋障菩薩以大悲願力故,能除盡眾生一切心垢障礙,開明有情本具如來淨眼,因而名為「除蓋障」。《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一云:「除一切蓋障菩薩者,謂障為眾生種種心垢,能翳如來淨眼,不能開明,若以無分別法,滅諸戲論,如雲霧消除日輪顯照,故曰除蓋障。」
  • 【菩薩專題】菩薩名(十一):南無除蓋障菩薩
    除蓋障菩薩,又叫滅惡趣菩薩、破惡趣菩薩、除惡趣菩薩、能舍一切惡趣菩薩、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除障金剛等,以破滅「三惡趣
  • 除蓋障菩薩
    除蓋障菩薩,又作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主尊。除蓋障乃消除一切煩惱之謂。《諸佛要集經》卷下以棄諸陰蓋菩薩之譯名,稱讚此菩薩所得之三昧。《大日經疏》謂以淨菩提心之因照明諸法故,以小功力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之實相,成就八萬四千之寶聚門。
  • 除蓋障菩薩的功德和利益
    除蓋障菩薩,就是消除一切煩惱的意思,又叫滅惡趣菩薩,以破滅「三惡趣」為本誓,救度眾生的煩惱痛苦,臻至解脫的彼岸。在無量僧祇劫前除蓋障菩薩曾為文殊之師。據說有人如果能聽到他的名字,一彈指間就能發善心,除一切障礙。除蓋障菩薩,常常左手持蓮花,花上安置著一顆摩尼寶珠,右手結施無畏印,其意為用菩提心中的如意珠普施一切眾生,令眾生皆得如願。
  • 佛教「五蓋」及除蓋障菩薩
    除蓋障菩薩是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等。屬於密教胎藏界壇城除蓋障院之主尊,密號為離惱金剛。除蓋障菩薩之名,據《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記載:「除一切蓋障菩薩者,謂障為眾生種種心垢,能翳如來淨眼,不能開明,若以無分別法,滅諸戲論,如雲霧消除日輪顯照,故曰除蓋障。」蓋,是煩惱的別名,因為像有東西對心識進行覆蓋,所以稱之為蓋。
  • 佛教:除蓋障菩薩、普賢延命菩薩
    在佛教的整個歷史體系之中,如今的滿天佛祖與菩薩等都有其緣起,都有其屬於自己的歷史由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除蓋障菩薩、普賢延命菩薩:除蓋障菩薩除蓋障菩薩又作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主尊。
  • 除蓋障菩薩自心印陀羅尼
    除蓋障菩薩自心印陀羅尼(文殊之師的除障妙法)此陀羅尼是九十九億諸佛所說。若有至心暫念誦者。一切罪業悉皆消滅。若有依法書寫此咒。滿九十九本置於塔中或塔四周。有人禮拜及以讚嘆。或以香花塗香燈燭供養此塔。彼善男女於現生中。滅一切罪除一切障滿一切願。則為供養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恆河沙等諸如來已。
  • 助念或路遇亡者牌位時,請加念:除障菩薩真言
    ◎我們去幫人家助念,或是幫助舍報的動物有情,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障礙,那我們要加念這個除障菩薩咒,看到往生牌位,看到人家舍報,或是參加助念,加念這個咒,讓對方往生淨土無障。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密教胎藏界壇城(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主尊,密號為離惱金剛。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發願文&文殊師利發願經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滿足我大願。
  • 最全回遮儀軌,遣除來年一切不祥違緣,創造新年吉祥緣起!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佛教:常念「阿彌陀佛」,佛菩薩冥冥之中加持你
    世尊稱其本性,和盤託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一切含靈,皆因此而得度,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圓成佛道,這部經樣樣不缺,和盤託出,字字句句真如本性所流出。三根普被,聖凡齊收。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
    八大菩薩,指的是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其中關於金剛手菩薩,經噶瑪噶舉創古仁波切開示,其為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像。顯教法相習慣畫寂靜像,也就是大勢至菩薩,藏傳佛教習慣畫成忿怒像,也就是金剛手菩薩的樣子,兩者實為同一本尊。  1、觀世音菩薩  玄藏三藏又譯作觀自在菩薩。
  • 佛門中的「八大菩薩」!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藥師經》說: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七佛八菩薩經》說:文殊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後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堅勇菩薩。《舍利弗陀羅尼經》說:光明菩薩、慧光明菩薩、日光明菩薩、教化菩薩、令一切意滿菩薩、大自在菩薩、宿王菩薩、行意菩薩。
  • 精美八大菩薩唐卡
    彌勒菩薩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像深受眾人愛好;但在胎藏界的形象是,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花,所戴寶冠中有寶塔,塔中現舍利;在金剛界的形象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豎立,中指與無名指彎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 誦持金剛手菩薩佛號,滅一切孽緣,除一切魔障,消一切災難!
    眾所周知,金剛手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阿彌陀佛的化身,被視作三世諸佛力量的象徵。按密宗的說法,金剛手菩薩是密法的集結者,當初龍樹菩薩入南天鐵塔所得的一切密法,就是由金剛手菩薩集結並傳授的。因得三世諸佛佛力加持,金剛手菩薩成為堅固不壞之金剛,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破壞他的金剛本體。
  • 為什麼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念菩薩時念觀世音菩薩,這裡面有原因
    為什麼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念菩薩時念觀世音菩薩,這裡面有原因。三世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呢?「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