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原來預示了未來發展,基因編輯嬰兒已經降生?科學家聯名抵制

2021-01-10 大尉紅有三

高達已經是40年前的作品,雖然那時候初代高達中出現的科技天馬行空,但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達裡的一些科技已經成為了現實。

雖然現在的人類還沒有發現類似於米諾夫斯基粒子的神棍級新元素,但是我們將它的部分能力分解了,比如說米諾夫斯基粒子可以這比電子訊號,導致雷達之類的電子儀器不能正常工作,咱們有電磁脈衝、石墨炸彈也可以做到類似效果。

動畫裡米諾夫斯基粒子可以用作推進器,而咱們也有磁懸浮列車(雖然不是同一個原理的東西)。高達裡人們在宇宙中建立殖民衛星,現實世界裡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在宇宙中建立了太空站。

說到動畫裡的絕對主角"高達",雖然我上次已經說過,現實生活中人類即使是去嘗試設計中型動力裝甲,也不會去建造大型機動戰士浪費錢。但是實際上,第一臺完全可動的等比例元祖高達已經巍然屹立在了日本橫濱(雖然他動的速度確實很慢)。

在高達seed中,敵我雙方的主要矛盾便是自然人與經過基因編輯的調整人之間的種族矛盾。在動畫中調整人的綜合能力普遍強於自然人,於是便出現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情況,兩個種族最終爆發了戰爭。

2018年,國內發生了一條可以說震驚世界的大新聞,一位教授宣布兩位基因編輯嬰兒在11月於國內降生,他們經過基因編輯,天生可以抵禦愛滋病,這件事表明人類已經掌握了對人類的基因編輯技術。

一開始對這個新聞的報導,主流媒體是站在讚賞與自豪的角度,覺得這是一個豐功偉績,但是不到一天的時間,輿論的方向就改變了,開始批判這件事,說它有違倫常,泯滅人性是不道德的,開始擔心會不會因為這兩個孩子的基因影響到整個人類的生存

緊接著就是全網批判,後面更有百位科學家聯名上書反對,最後的結果是事件的主要參與者都遭到了法律的懲罰。

由此看來,高達就是新世界的預言書啊,同時高達也預示了遊戲的發展,你們不覺得seed中自由高達的操作面板很像是平板電腦嗎?而自由高達在遊戲中也擁有著出色表現,就比如說在主打機動戰士實時對戰的遊戲《敢達爭鋒對決》中,自由高達就有著極強的實力。

遊戲中的自由高達是中距離機體,注重的是射擊傷害,雖然他的近身攻擊也不弱,初始即是三星機體,在1級時就擁有將近2000的血量,這讓他在戰鬥中站得住腳,他的普通射擊是需要手動的三連射,自動恢復彈藥。

兩個特殊技能,一個是腰間磁軌炮,具有貫穿效果,傷害較高,擊中後便是一擊即倒,打擊面寬,起手速度較快,可以用來打斷敵方機體的突進技能,是迅速解圍反防的好幫手,配合方向鍵使用,這個技能可以打出上下翻飛的效果,靈動又飄逸。

另一個技能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彩大炮了,這個技能持續時間較長,打擊面極寬,一炮便能炸出2000血的傷害,十分恐怖,但是硬直時間也較長,所以玩家在使用這一招的時候要抓好時機,也可以通過位移來取消硬直。發動覺醒後,自由的機動力將得到顯著的提高,大幅提高他的近身戰能力。

你希望高達中的哪些科技成為現實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是否可行?「基因嬰兒」事件已過2年,為何飽受反對?
    人類從未停止進化,有了基因,人類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人類是沒有辦法選擇基因的,如果基因出現了問題,很多新生兒會患一些先天性疾病。有人肯定想到2018年的基因嬰兒事件了,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年,人類究竟能否對基因進行編輯呢?這項研究項目還在繼續嗎?
  • 法學專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嫌違反多項醫療法規
    基因編輯不是一項新技術,但「基因編輯嬰兒」的出生,卻震驚了業界內外。11月26日,有報導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推手賀建奎背後公司:這不是我們的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閻俠)11月26日,媒體報導稱,出生於1984年的南方科技大學海歸教授賀建奎宣布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外界關於基因倫理的爭議。新京報記者發現,賀建奎名下有兩家與基因檢測相關的公司。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
  • 【轉載——宇宙與信仰】如何對待已經出生的「基因編輯嬰兒」?
    這兩個嬰兒算是人類嬰兒還是工業產品本身就很值得探討。 這不是在開玩笑。因為目前還沒有什麼倫理上的限制來在這裡劃分一條識別線。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的複雜性,首先請注意這樣一個事實: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差異僅約為1%。如果我們接受「被編輯者仍然理所當然算人類」,那麼將理所當然存在著編輯出「黑猩猩人」的難堪問題。
  •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是科學突破還是噱頭?
    2018年11月27日/生物谷BIOON/---2018年11月26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聲稱世界上首批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一對雙胞胎女性嬰兒---在11月出生。他利用一種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對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進行修改,使得她們出生後就能夠天然地抵抗HIV感染。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
  • 看劇||如果基因可以編輯,那麼未來你將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2018年11月26日,世界上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什麼叫基因編輯嬰兒?就是指她們的一個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從而可以抵抗某些疾病,這個試驗的主導人賀建奎接受美聯社採訪宣布這一消息,因為其醫學倫理問題,引發全民討論。 最開始,是122位科學家們的聯名宣言: 向上滑動閱覽完整聲明內容
  • 能將我們變成超級人類的基因編輯技術,為什麼沒有普及化?
    筆者:三體-小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對生命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們在渴望延長壽命的同時,也希望儘可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基因編輯技術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人類視野。基因編輯嬰兒的出現,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除了威脅到人類文明的倫理安全之外,也帶來了新一輪的思考。如果在未來,人類文明想要將基因編輯普及化,我們究竟缺乏技術支持,還是缺乏足夠的勇氣呢?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基因編輯技術被應用到對各種生物的改造中,它們可以變得更加智能,人類也可以「取長補短」,擁有更多的能力。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此事為真,那麼很可能影響華大智造上市。」該財經人士稱。   受此影響,12月9日,華大基因下跌2.28%,報收128.83元。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關聯公司三年半虧22億
    來源:市界一則「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新聞直接「炸出」基因測序龍頭。12月8日,華大基因在其官方社交媒體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編輯58個嬰兒」以及「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仍在微信傳播 華大基因闢謠並報案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基因編輯58個嬰兒」仍在微信傳播 華大基因闢謠並報案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2月8日晚間,針對12月7日傍晚有微博發文表示「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
  • 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昨天(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華大基因在8日晚間針對此前一日有人在社交媒體發文所稱的「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令人震驚的消息,進行正式闢謠。
  • 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基因編輯技術的源頭可追溯到1866年奧地利學者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它帶動了遺傳學家摩爾根對遺傳因子的研究並賦予基因以物質的含義。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確定了基因的化學本質,進一步推進了生物醫學家對基因的研究。隨著科學家對基因不斷深入地探索,生物科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興起。
  • 基因編輯,是魔鬼嗎?
    按照原計劃,今天,賀建奎會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峰會上發言,並公開「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數據。昨天,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在香港開幕,賀建奎並沒有現身。因倫理與安全問題,賀建奎和他的團隊遭到全球各界學者的關注、質疑乃至譴責。
  • ...Max;華大基因回應「基因編輯58個嬰兒」事件;華為發布首款商用...
    華為認為,臺式機是PC產品中生產力最強的品類,作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家族新成員,未來將在全場景智慧生活的智慧辦公場景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華為還將陸續推出商用一體機、商用顯示器。當時的老羅在某脫口秀節目上說道——始於 2018 年年底的 6 個億債務,到今天我們已經還了快 4 個億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未來一年應該也就差不多還完了。(來源:雷鋒網)華大基因回應「基因編輯58個嬰兒」事件:造謠!已報案12月8日晚間,華大基因官微發布聲明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事件。
  • 基因編輯技術新突破!科學家可以一次編輯多個基因組片段
    3 月 16 日,《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新研究,來自多倫多大學泰倫斯 · 唐納利細胞及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通過使用一種名為 「CHyMErA」 的基因編輯方法,可以同時編輯基因組中的多個位點。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2月8日晚間消息,華大基因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的情節,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華大基因表示,華大在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的項目中只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評估。
  • 這兩天最可怕的新聞:基因編輯,早被一部電影神預言了
    誰都沒想到,從眾人驚嘆吹捧、到122位科學家聯名反對,這項所謂「中國生物科技的突破性成就」會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裡,發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兩極評價變化。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 基因編輯獲諾獎,幕後金主竟是李嘉誠
    2018年,前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已經降生。人類經過萬年繁衍,某個基因能保存下來的,必然是具有相應的功能的。就像是以往被諸多科學家所唾棄的闌尾,最後也被證實闌尾黏膜含有的淋巴組織,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人體抵抗疾病的重要屏障。人體的基因系統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編輯了CCR5,與之相關的基因會發生什麼樣的連鎖反應?CCR5缺失已經被實驗證明了會出現免疫缺陷,導致其他病毒的感染甚至是腫瘤的發生。
  • 基因編輯與人類改進,劉慈欣給法學家的啟示
    只要安全,就可以進行基因編輯嗎?以「基因編輯嬰兒」為例,陳頎首先指出了學界譴責的核心:將尚未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投入臨床是對參與者不負責任。那麼,如果能夠保證技術的安全性,我們禁止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的倫理和法律正當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