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的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
報導稱,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周邊12個市町村的居民被緊急疏散,目前,當地只有約1.8萬人口,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佔四成。為了推動地區發展,日本政府和福島縣政府決定,在推動避難民眾返回家園的同時,將通過發放補助吸引新的外來人口。
福島核事故避難區域(朝日新聞)
支援對象為2011年後搬到當地的居民,一個家庭可獲得200萬日元,單身人士可獲得1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5萬元),需要居住5年以上且正常就業;如果搬到該地區5年以內創業,所需經費的四分之三、最多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將獲政府補助。
該舉措也在日本網上引發了熱議,有網友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還有網友建議稱,「為啥不把首相官邸搬到福島」;還有網友表示,「我就生在福島長在福島,但現在當地工作少工資低,孩子想上幼兒園都沒地去,我結婚後搬到了東京,作為過來人就算給我200萬我也不會回去」。
據日本《朝日新聞》11月25日報導,當天上午,日本高濱市議會開始審議是否批准重啟關西電力公司高濱核電站1號和2號反應堆,這兩座反應堆已有40多年的歷史。
報導稱,市議會多數議員贊成重啟,預計將得到通過。這是日本首次有城市同意重啟老舊核電站。
2020年11月14日,位於福井縣的高濱核電站1、2號機組老舊核電站的重啟需要得到當地議會和市長的同意,同意程序已經開始。高濱市長野瀨豐計劃在12月做出決定,今後福井縣議會和福井縣知事的決定將成為焦點。關西電力公司預計將於2021年3月重啟1號機組反應堆,同年5月重啟2號機組。
自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以來,這兩座反應堆一直處於關閉狀態,如果重啟,將是10年來首次恢復運行。
福井縣高濱町的市政廳根據2013年7月生效的經修訂的《核反應堆管理法》,日本核電站的運行期限原則上設定為40年,一次最多只能延長20年。
2016年2月22日,日媒報導,爭取重啟的日本福井縣高濱核電站4號機組內出現了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冷卻水洩漏的問題。3月9日,高濱核電站停運3、4號機組。
除高濱1號、2號反應堆外,關西電力美濱3號反應堆(福井縣美濱町)和日本原子能公司東海2號反應堆(茨城縣東海村)一共4座反應堆,至今已超過40年正常壽命期。
據悉,自福島核事故以來,除福島第一核電站外,日本全國共有14座商業核電站在壽命超過35年後退役。
預計美濱市議會將在12月決定是否重啟美濱3號反應堆。至於東海2號在申請重啟檢查後,茨城縣地方政府一直沒有同意重啟的具體動向。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距今已有九年多時間,儘管如此,核輻射的陰霾依然籠罩著日本民眾的生活。就在11月16日,日本東京大學科研團隊發布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
據日本共同社、《每日新聞》16日報導,在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年間,由東京大學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調查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結果,在多個地方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2020年3月,「3·11」大地震九周年之際,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探訪福島核電站外的禁區時,依然能夠測得很高的輻射值。
在福島核電站遺址內,輻射值更是驚人。核電站一號機組內部的視頻對外公開。
工作人員: 防輻射掩體前方的輻射劑量達到了80毫西弗,所以千萬不要越過掩體。
上個月,日本宣布將於2022年起,將福島核電站洩漏事件產生的上百萬噸核汙水,降低放射濃度後排入太平洋,這一方案一經發出,就受到各方的抗議與反對。
面對反對聲浪,日本政府並未拿出替代方案,只是一再表示,最終決定尚未做出,並不斷強調,核廢水經稀釋後,其中的有害物質——氚的排放是安全的。然而,公開資料顯示,如果人類持續暴露在氚輻射下,可能會導致細胞死亡、DNA遺傳損傷。
而此次日本宮城縣沿海出現的有9個觸手的章魚,是否是由核輻射造成的,還有待調查的最終結論,我們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