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沒有NBA版權無法上傳動圖
大家可點擊文末「了解更多」,查看動圖解析和上籃技巧合集
大家好,我是霍伊。
2007年的夏天凱爾特人隊通過交易得到了加內特和雷阿倫,與隊內當家球星皮爾斯組成三巨頭。並且在07至08賽季的總決賽上成功擊敗「死對頭」洛杉磯湖人隊,捧起了奧布萊恩冠軍獎盃。
那賽季二年級新秀隆多也如魚得水般開發了大師級傳球能力,成為了奪冠關鍵人物。常規賽上作為球隊首發控衛的他,把全隊進攻梳理的有條不紊;在總決賽上也曾送出過恐怖的16次助攻。
隨著隆多的助攻能力有目共睹,以及凱爾特人三巨頭擁有恐怖的得分終結能力。聯盟其他球員非常忌憚隆多的傳球,這也成就了隆多招牌上籃動作:假傳真突。
那個時代,假傳真突「表演」成為了現象級動作,如同科比的翻身跳投,麥迪的急停幹拔一樣,球迷們紛紛效仿。
假傳真突動作通常建立在高位掩護,擋拆外彈的戰術上。當與內線隊友完成擋拆後,面對腳步較慢的內線防守球員,隆多跨出第一步的同時,運球手後拉籃球做出傳球誘導,並觀察錯位防守球員的意圖。
如果防守球員未協商好是否換防,防守猶豫不決的話,隆多則會通過第二步進攻籃筐,完成突破得分。
我們來說說假傳真突的動作細節,收球前隆多會利用運球上彈瞬間調整好腳步,將發力腳稍稍位於前側便於蹬地,為下次突破攻擊步做好準備。
第一步採用運球手同側腳,向前大步提速跨出,第一步要確保落在防守球員身側,或身後使其失去防守有利位置。這一步也是隆多由慢到快的節奏變化,再加上傳球假動作製造最大過人時間差。
在跨出第一步的途中,用運球手腕部和前臂的夾角託住籃球,將整隻手臂後甩;同時轉動身體成側身護球姿勢,其目的一讓傳球動作顯得逼真,目的二能夠避免位於身側的防守球員近距離搶斷;最後眼神也要看向處於空位的隊友佯裝傳球,延誤防守球員的腳步。
隆多的第二步多用於調整上籃起跳的位置,以及徹底擺脫身側的防守球員。如果籃下有足夠的進攻空間,通常第二步會朝著籃筐大步跨出完成正面上籃。
如果進攻空間不夠理想,隆多依舊能夠藉助第二步向側前方跨出,倚靠著防守球員製造進攻空間,完成反身上籃。
當面對腳步相對靈活,反應速度較快的防守球員,以及突破上籃時間差較小的情況下。隆多會充分使用到護球手來卡住對位球員的防守位置,以及格擋防守做護球動作,避免起跳上籃時遭到防守球員近距離切球,或被追身封蓋。
隆多的假傳真突招牌動作一定要在二防一的情景下使用,否則在一對一的防守下,假傳誘導只會延誤自己的上籃速度,還不如採用繞腰上籃更為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