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伏羲廟發現罕見彩繪古建《山海經》神獸圖

2020-12-15 北青網

中新社蘭州1月23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山海經》神獸用在建築上,這是中國彩繪古建上罕見的。」甘肅省天水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閆鵬飛2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天水伏羲廟發現的《山海經》神獸圖,完整地反映了五百年前明代人對其的認知,對當今研究意義非凡。

圖為《山海經》神獸圖。有專家稱「龍頭魚」,目前尚未定論。魏建軍 攝

近期,此前「無人問津」的伏羲廟明代古建先天殿後簷下的彩繪,吸引了國內諸多專家學者的關注,並引起廣泛討論。有專家表示,這些彩繪是距今500年前的明代人繪製的《山海經》神獸圖,但對於這些精美彩繪的動物原型尚無明確定論。

始建於明代的天水伏羲廟,是中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但《山海經》為何要用在伏羲廟的建築上,為什麼從400多個神獸裡面選擇了20個神獸,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

《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百科全書」,具有非凡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雖然好多看似是神話,實際上它是一個民俗文化的載體。」位於天水市的伏羲學院教務部主任王來全說。

甘肅天水伏羲廟現《山海經》神獸圖。魏建軍 攝

在王來全看來,古代社會,上層社會文化如何傳下去?就用神話的方式傳遞給下層社會,才得以傳承。雖然不同年代對於《山海經》看法和理解不同,但總體來說是古代歷史傳承一個形象,是傳統文化的傳遞。

他認為,伏羲廟出現的《山海經》神獸,古人從幾百種裡選了20種進行彩繪,這些神獸都是與伏羲文化有關。但此前人們都關注伏羲廟的保護、伏羲文化的傳承,這些彩繪常常被忽視。此次發現對於《山海經》從古至今的認識,將更加全面。

「從精衛填海、伏羲八卦、女媧補天等神話傳說中,都體現了古代人『夢』的思想,也就是對未來憧憬的一種思維概念。」王來全解釋說,甘肅天水伏羲廟望板下《山海經》神獸圖的再發現,對於研究中國人的夢想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尋根問祖伏羲廟,薪火相傳卦臺山【大道家園庚子年甘肅遊學(四)】
    尋根問祖伏羲廟,薪火相傳卦臺山【大道家園庚子年甘肅遊學紀實(四)】天水古時稱「上邽」,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先天殿後簷下的彩繪,這些彩繪是距今500年前的明代人繪製的《山海經》神獸圖
  • 龍生水澤、太極、八卦相結合,記住以後這就是天水伏羲廟的標識!
    6月12日上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蘭州舉行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七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他說,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定於6月22日上午9時50分在天水伏羲廟舉行。公祭伏羲大典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僑聯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要呈現五個特點:一是大典主題更加突出。
  • 傳說中發祥於甘肅的遠古帝王——伏羲的傳說
    天水一帶傳說,伏羲畫卦的地方就在今天水市渭河南岸的卦臺山。今天的卦臺山,山勢突兀雄偉,景色幽美。站在山頂向東俯望,渭河呈「S」型,陰陽分明,很像太極圖。東山與天齊平,象「一」(天),西山中間斷開,象「- - -」(地)。卦臺山上有伏羲廟,內有伏羲塑像。在伏羲聖像側,一面是振翼龍馬,一面是河圖洛書,天花板上是六十四卦圖。
  • 【特別報導】天水伏羲廟己亥(2019)年秋祭伏羲氏典禮舉行送神儀式(天之水網組圖)
    2019年8月20日下午,甘肅天水伏羲廟舉行己亥(2019)年秋祭伏羲氏典禮之送神儀式,儀程有請方神黑爺至伏羲廟先天殿月臺;明燭、上香、化表、獻茶、焚化榜文;恭送伏羲神位仙升。  今年秋祭伏羲典禮由天水市伏羲廟管理局、天水市民間祭祀伏羲協會、伏羲學院、上元會主辦。
  • 伏羲——天水人的驕傲(組圖)
    伏羲是傳說中的中華人文始祖  相傳,伏羲的母親名叫華胥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遊,在遊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於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後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
  • 頭條 | 2019年天水秋祭伏羲典禮舉行送神儀式
    2019年8月20日下午,甘肅天水伏羲廟舉行己亥(2019)
  • 天水必去的10大景點
    自山腳石級而上至巔,總長1.5公裡,佔地面積約640畝,是古絲綢之路上甘肅東南部融石窟和古建為一體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臺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百多年。
  • 細數香火旺盛的旅遊景點,天水伏羲廟、北京市碧雲寺自然也在其中
    細數香火旺盛的旅遊景點,天水伏羲廟、北京市碧雲寺自然也在其中,讀了萬卷書,走萬裡路,遊覽世界最大的名勝古蹟,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人氣觀光景點的盤點,這些地方只去過一兩個地方,喜歡旅行的你都觀光過嗎?一座天水、伏羲廟票價:40元/人,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老年人有甘肅省頒發的老年人證,現役軍人有軍官證,殘疾人有殘疾人證,免費,60歲以上的老人有有效證明書,身高1.2米以上的中小學生有學生證,可以買觀光景點的打折票。
  • 甘肅| 羲皇故裡 人文天水 隴上江南
    天水是「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發現於1958年的大地灣遺址,是探尋我國原始建築、藝術、文字、宗教及農業起源的重要遺址。卦臺山是人文始祖伏羲創畫八卦的重要地形參考,被譽為「太極無雙地」「華夏第一山」。伏羲廟每年都要舉辦全國性大型公祭伏羲活動。2014年6月22日,天水伏羲廟、嘉義市大天宮同一時間共祭伏羲,使天水成為「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聖地」。
  • 甘肅文旅在復甦 天水旅遊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甘肅省文旅廳特別策劃開展以「你是人間四月天」為主題的「全國醫務工作者遊甘肅」和「甘肅人遊甘肅」活動,以敬醫惠醫的家國情懷誠邀「白衣戰士」疫情結束後福利遊甘、休養生息,以旅遊惠民的民生關懷滿足甘肅居民疫情後的旅遊需求,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文旅力量,為推動甘肅文化和旅遊業率先復甦、全面振興蓄力儲能。人民網甘肅頻道本期梳理了天水文旅優惠政策,帶您品味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
  • 【城事】今起,天水進入秋祭伏羲時間
    (二)地點:天水伏羲廟(三)祭祀地點:天水伏羲廟先天殿(四)祭祀前主要活動內容1、出告文:庚子七月十四日(公曆2020年9月1日,星期二)10:00在伏羲廟大門東側舉行出告文儀式。負責人:管 玉 鄭文玉2.迎神儀式:庚子七月十八日(公曆2020年9月5日,星期六)8:45黑爺行像起駕伏羲廟先天殿恭迎伏羲聖像。9:00在伏羲廟先天殿月臺舉行迎神儀式。
  • 甘肅|羲皇故裡 人文天水 隴上江南
    天水是「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 發現於1958年的大地灣遺址,是探尋我國原始建築、藝術、文字、宗教及農業起源的重要遺址卦臺山是人文始祖伏羲創畫八卦的重要地形參考,被譽為「太極無雙地」「華夏第一山」。伏羲廟每年都要舉辦全國性大型公祭伏羲活動。2014年6月22日,天水伏羲廟、嘉義市大天宮同一時間共祭伏羲,使天水成為「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聖地」。
  • 2016(丙申)年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實錄
    天水是羲皇故裡,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天水伏羲廟是一座專門祭祀伏羲氏的宗廟建築群,現存建築始建於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總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191平方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整、建築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廟宇,被人們尊稱為「中華第一廟」。
  • 甘肅天水的甘,從哪裡來?
    天水這座城,和人們印象中的甘肅有些不大一樣。就是這三支毫不起眼的試管 / 大地灣博物館官網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生於古成紀,即今甘肅天水),也在此結網罟、興嫁娶、造書契……相傳其悟道之所,就在如今天水的卦臺山。
  • 為什麼甘肅天水很不甘肅
    為什麼甘肅天水很不甘肅▲ 天水市武山縣,灘歌旋鼓舞。
  • 中國紅拳陝西代表隊榮獲2020甘肅天水伏羲武術大賽團體第一名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紅拳陝西代表隊榮獲2020甘肅天水伏羲武術大賽團體第一名今日,中國紅拳――陝西代表隊參加在甘肅天水舉辦的「2020年首屆武動健康「綠地產杯」中國天水伏羲武術大獎賽取得了輝煌成績!本次大賽由天水市體育局、天水市體育總會主辦、天水武術協會承辦、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廣交流中心協辦,大賽共設傳統武術套路,國家競賽套路、比賽分為幼兒組、兒童組、少年組、成年組、中年組、老年組。
  • 2016(丙申)年6月22日在天水舉行公祭伏羲大典!
    王銳、楊維俊一行來到伏羲廣場和伏羲廟,重點對伏羲廣場環境整治和改造提升,公祭伏羲大典現場環境布置等工作進行了督查,聽取了情況匯報,並就進一步做好節會各項籌備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在伏羲廣場督查)  王銳、楊維俊指出,辦好節會,對於傳承中華文明,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文化大市建設,展示天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提升天水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伏羲文化傳世界 羲皇故裡美名揚——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宣傳...
    受疫情影響,今年公祭伏羲大典小規模進行,但新聞宣傳力度不減,中央、省、市、縣四級新聞媒體聯動發力,拓展傳播載體、創新傳播方式,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聯動、海內海外同頻共振,使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這一甘肅文化名片實現了一次現象級傳播,伏羲文化和羲皇故裡天水再次走向世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天水用最高禮節為伏羲獻「太牢」
    6月22日上午8時許,在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之前,天水民間祭祀協會在天水伏羲廟隆重舉行獻太牢儀式,祭祀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
  • 【特別報導】天下趙姓是一家,全球趙姓子孫將齊聚甘肅天水參加祭祖大典!
    天水是趙姓郡望,天水堂是趙姓最尊貴的堂號,凡是有趙姓的地方,都能夠看到「天水堂」的字號的。正宗嫡傳的天水堂在甘肅省天水西關三星巷,距伏羲廟約300米。趙姓郡望在天水,即表明世界趙姓人的根在天水。正如同中國文明的根在天水一樣,世界趙姓人的根在天水是舉世公認、眾所周知的歷史事實。中國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伏羲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世界趙姓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趙姓郡望在天水。追根溯源,秦趙本是一家,而天水又是秦人的發源地和發祥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