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原標題:耐克、阿迪達斯國內最大經銷商上市,昔日「鞋王」能否藉此翻身?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3日電(趙佳然)近日,運動鞋服零售商滔搏登陸港交所,其背後母公司正是兩年前宣布私有化的一代「鞋王」百麗。
此次滔搏國際全球發行約9.3億股,定價8.5港元/股,合計融資約76.22億港元,滔搏國際首日收盤價為9.25港元/股,市值為573億港元。截至10月12日休盤,滔搏股價報9.70港元,漲幅4.86%。
滔搏10月12日股價表現。 來源:wind
私有化退市兩年,百麗「捲土重來」?
公開資料顯示,滔搏國際是鞋履零售商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務板塊。2006年百麗國際成為滔搏國際的控股公司及控股股東,並且滔搏國際一直作為百麗國際的一項獨立業務在運營。目前,滔搏國際最大的控股股東是百麗國際。
2017年,曾被稱為一代「鞋王」的百麗國際宣布私有化退市。其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麗集團淨利潤為24.03億元,同比下降18.1%,而早在2007年,公司淨利潤上漲達102.66%,同時營收漲幅為87.09%。公司方面認為,百麗的利潤下滑主要由於利潤更高的鞋類業務收入、盈利大幅萎縮。
百麗國際私有化後,高瓴資本持有公司57.6%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鼎暉投資持有11.9%的股權。高瓴資本CEO張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及,隨著領域創新的產業化落地,傳統產業與新技術融合加速,高瓴資本將用科技的力量幫助百麗進行轉型。
目前來看,滔搏的市值已超過百麗國際私有化時的531億港元。招股書顯示,滔搏國際2016年、2017年、2018年營收分別為216.9億元、265.5億元、325.64億元;2018年佔據中國運動鞋市場15.9%的份額,居行業第一。
根據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中國在體育相關用品及服務方面的消費總額由2014年的2777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405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9.9%,且預計於2023年將達到6101億元,自2018年起複合年增長率將為8.5%。艾媒諮詢在分析報告中稱,預計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將達到1.5萬億元。
然而,對於滔搏國際上市是否能幫助百麗「捲土重來」,有業內觀點認為,體育板塊上市並不能改變百麗自身的狀況,所以百麗本身能否「華麗轉身」與其關係不大。
高度依賴耐克阿迪,關店與開店數持平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滔搏國際在268座城市共有8343家直營門店和1880家下遊零售商經營的加盟店。滔搏國際已與耐克合作長達20年,為耐克全球第二大零售合作夥伴及客戶;與阿迪達斯合作長達15年,是其全球最大的合作夥伴及客戶。
阿迪達斯門店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2月28日及截至2019年5月31日,耐克和阿迪達斯這兩大主力品牌銷售收入分別佔總銷售收入總額的90.0%、89.4%、87.4%及88.8%。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稱,以2018年零售額計算,滔搏國際作為百麗國際的運動板塊業務,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運動鞋服零售商。
然而,對於耐克、阿迪達斯的高度依賴也為其帶來了風險。雖然滔搏的合作品牌也包括彪馬、匡威、範斯、斯凱奇等,然而其營收主要依靠耐克、阿迪達斯兩大主力。
滔搏國際在招股書中表示,依靠少數幾家品牌合作夥伴提供銷售產品,一旦未能與其保持良好關係或未能續籤零售協議,則對公司盈利能力和業務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有觀點認為,代理商通常只負責銷售環節,同國際品牌議價能力較弱,受限較多,如遇合作品牌出現口碑下滑等不可控情況,則會對代理商帶來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滔搏國際擁有的門店數量雖然龐大,但近年來其關店數量幾乎與開店數量持平。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滔搏國際新設門店1415家,而關店數量達到1374家。
除此之外,在營收保持連年上漲的同時,公司的租賃成本也在持續增加。2017-2019財年各期末,公司門店租賃開支分別為24.18億元、25.62億元、29.72億港元,租賃負債從4.45億元上升至8.82億元。
對於滔搏未來發展前景,安信國際分析稱,目前滔搏與耐克合作達20年,且為阿迪達斯全球最大的零售合作夥伴及客戶。未來與品牌合作夥伴保持良好關係或未能續訂零售協議,對業績有重大影響。
業內分析人士稱,對於滔搏來說,如何把握店鋪選址、單店盈利、以及因關店造成的損失等都是滔搏國際需要認真對待的潛在風險。此外,作為代理商,滔搏國際的庫存消化受制於上下遊客戶關係,而客戶關係的穩定程度則直接影響到公司盈利。(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