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圖片、部分文字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花好月圓人長久,情意濃濃鬧元宵。我們期待已久的元宵節來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日期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它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該節日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接下來小數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元宵節的系列活動吧!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煙花是一種美妙絢麗吉慶之物。它寓意著各種喜慶、吉祥、宏偉、歡樂、熱情的場面和心情。放煙花是中國民間古老的節日民俗活動。每逢春節、元宵節以及其它重大活動,都要施放煙花助興。
賞花燈也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每到這時 , 各式花燈高懸街頭。勝芳花燈多以亭臺禽魚蟲花卉的題材製做。雄縣以染色紙綴以各色華麗細條製成 , 鮮豔奪目。花燈 , 又名 「彩燈」, 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 , 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呈現出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測。因謎語既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響應的人很多,而後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說到這裡,小數來考考你們燈謎結構的三個基本結構要素是什麼呢?
燈謎的結構是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即「謎面」、「謎目」和「謎底」。這三個部分缺一不可。「謎面」是告訴猜謎者的條件,也是猜謎者思考的依據:它好比幾何學中的「假設」。而「謎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類「事務」,是答案所屬的範圍,它就好比幾何學中的「求證」。「謎底」就是答案了。它就像幾何學中證明的結果。
舉個例子,「書山有路勤為徑」(猜學科的名稱)答案是「應用力學」。其中「書山有路勤為徑」就是謎面;「學科名」就是謎目;「應用力學」就是謎底。再比如「花褪殘紅青杏小「(猜一個科技術語)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殘紅青杏小」是謎面「科技術語」是限定的謎目,而「最新成果」則是此謎的「謎底」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猜燈謎的遊戲都有所了解了吧!那就一起來感受一下猜燈謎的樂趣吧!
1、一人在內(打一字)——【】
2、一百減一(打一字)——【】
3、一邊是水,一邊是山(打一字)——【】
4、一箭穿心(打一字)——【】
5、固若金湯(打河北一地名)——【】
6、劉關張結義區(打臺灣一地名)——【】
7、全面整頓(打雲南一地名)——【】
8、騰雲駕霧非等閒; 施恩布雨在人間;家有珠寶尋常事;統領兵將皆海鮮。 (打一生肖) ——【】
9、一物生來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脫一件,年底剩張皮。(猜一日常用品) ——【】
10、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猜一植物) ——【】
來看看你猜對了幾個。1、【肉】2、【白】3、【汕】4、【必】5、【保定】6、【桃園】7、【大理】8、【龍】 9、【日曆】10、【荷花】
元宵節,民間盛行踩高蹺、扭秧歌、劃旱船。現今農村注重傳統文化,這項活動更是搞得豐富多彩,熱熱鬧鬧了。其中「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
龍是吉祥的象徵,獅子是威猛的象徵。舞龍是一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在元宵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大型的舞龍舞獅活動,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祈求吉利,花團錦簇。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她們身著白綾衣裳,在正月十五這天結伴相攜,越走水橋,到郊外旅遊,目的就是驅病除災。其時,走在最前面的婦女舉香開道,其他人緊隨其後,依次過橋,謂之「度厄」。據說,這樣能保一年腰腿無病,健康長壽。過橋後,婦女們還要到各城門洞去摸城門上的銅釘,謂之「宜男」,說是這樣可以多生男孩。
總之,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都玩得十分的開心快樂!元宵節是春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象徵著春節長假的正式結束。
最後,小數祝大家四季平安、五福臨門、紅紅火火、牛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