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親王」號與日軍的慘烈一戰,海軍上將和艦長與艦同沉

2021-01-10 戰爭事典

英國海軍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HMS Princeof Wales),是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在1937年1月2日開工建造,1939年5月3日下水,1941年3月31日完工。1941年12月10日「威爾斯親王」號在馬來亞海域被日軍飛機擊沉,是該級別中唯一戰沉的戰艦。

(上圖)停泊在斯卡帕灣中的「威爾斯親王」號,之後不久它被調往太平洋戰區。

1941年10月25日,「威爾斯親王」號在一艘驅逐艦的陪同下離開英國前往新加坡,這是邱吉爾為了遏制擴張野心越來越強的日本而進行的軍事調動。由於當時英國海軍的兵力吃緊,因此海軍方面以各戰艦沒有進行針對在熱帶地區服役的改造為由拖延時間,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派出大型戰艦前往東方。

離開英國的「威爾斯親王」號一路向南繞過好望角然後進入印度洋,其在停靠開普敦時還加裝了7門單管的20毫米高射炮。原計劃與其匯合的航空母艦「不屈」號因為擱淺事故無法趕來,於是「威爾斯親王」號繼續航行經過模里西斯和馬爾地夫。11月28日,「威爾斯親王」號抵達斯裡蘭卡的科倫坡,戰列巡洋艦「卻敵」號在第二天抵達。12月2日,艦隊抵達新加坡,「威爾斯親王」號成為英國遠東艦隊Z艦隊指揮官湯姆·菲利普斯(Tom Phillips)上將的旗艦。在1941年12月6日,有消息稱在中國南海發現了日本艦隊。12月7日珍珠港遭到日軍偷襲的當天,一批日本飛機空襲了新加坡。儘管「威爾斯親王」號用艦上的防空炮進行了還擊,但是沒有造成殺傷。在當天晚上,Z艦隊收到來自倫敦方面的命令,要求其出海作戰。

12月8日下午17時35分,菲利普斯上將親率「威爾斯親王」號、「卻敵」號和4艘驅逐艦離開新加坡,艦隊向北打算攻擊在馬來亞哥打巴魯附近的日本登陸部隊。

1941年12月9日下午,日本海軍的I-50號潛艇發現了Z艦隊,之後日本的偵察機也發現了行動中的英國艦隊。航行中的Z艦隊接到消息,稱日軍在馬來亞(今天的馬來半島)的關丹登陸,艦隊調轉方向前往關丹。12月10日,抵達關丹的Z艦隊並沒有發現日軍的蹤跡,於是開始搜索附近海域的日方船隻。9時50分,艦隊接到驅逐艦「坦尼多斯」號發來的消息,稱遭到了日本飛機的襲擊,於是艦隊立即提高了警惕。

1941年12月10日上午10時40分,艦隊的瞭望哨發現有可疑飛機正在監視艦隊,艦隊將防空警戒的等級提高到最高。11時,英軍的雷達發現了正在靠近的龐大機群,它們是來自元山航空隊的35架九六陸攻、來自美幌航空隊的33架九六陸攻及來自鹿屋航空隊的26架一式陸攻。

第一波8架飛機於11時10分集中攻擊了「卻敵」號,這些飛機被Z艦隊猛烈的防空火力擊退。11時38分,由25架飛機組成的第二攻擊波趕來,它們以9架吸引英艦火力,另外16架則在30米的低空快速向英國戰艦靠近,其中9架在距離「威爾斯親王」號800至1800米的距離上投放魚雷。在防空作戰中,「威爾斯親王」號擊落了一架日機,炮手們發現相比平時訓練使用的靶機,這些日本飛機的飛行高度更低,飛行速度剛快。

(上圖)被日軍飛機重創後,「威爾斯親王」號的船員正在棄艦,一旁是前來救援的「伊萊克特拉」號驅逐艦。

在第二輪攻擊中,有2至3枚魚雷擊中了「威爾斯親王」號的左舷,第一枚魚雷擊中了靠近左舷螺旋槳支架的位置,爆炸炸斷了支架導致螺旋槳軸彎曲、螺旋槳葉脫落。變形的槳軸攪碎了軸管中的密封材料,海水立即灌入機艙內。輪機長下令切斷損壞主軸的動力,之後該機艙就被淹沒。第二枚魚雷擊中了後煙囪下方,爆炸致使184至298號肋骨區域進水,進水艙室包括應急柴油發電機艙、渦輪發電機艙。大量艙室進水導致了艦體發生傾斜,很多艙室都被放棄。

兩枚魚雷對「威爾斯親王」號造成的最大損失就是讓全艦一半的電力和動力喪失。艦體後部電力的中斷導致通風、照明、通信系統中斷,依靠電力運行的水泵無法工作。魚雷攻擊同時還影響了「威爾斯親王」號的防空能力,1座133毫米炮塔的揚彈機出現故障,1座彈藥庫被淹,2座喪失電力,1座282型和3座285型火控雷達失靈。

等第二波日機飛走後,「威爾斯親王」號上的損管人員開始了全力搶修,大家頭戴面具在悶熱的艦底防堵漏洞、修復設備。儘管船員們奮力工作,但是「威爾斯親王」號還是出現了艦體傾斜和無法控制等嚴重問題。

11時56分,日軍的第三攻擊波開始對Z艦隊進行攻擊,很快「卻敵」號戰列巡洋艦被擊沉。由於艦體傾斜和供彈出現問題,「威爾斯親王」號上的防空炮戰鬥力大減,這艘行動緩慢的戰艦接連被4枚魚雷擊中右舷:第一枚魚雷擊中艦艏並炸出了一個直徑6米的大洞;第二枚魚雷擊中了「B」炮塔下方,炮塔的揚彈系統全毀;第三枚魚雷擊中了後部指揮塔下方;第四枚魚雷直接擊中了螺旋槳軸,整個槳軸彎曲到艦底內側。

12時41分,8架日本飛機在「威爾斯親王」號頭上盤旋,它們在2600米高度上投下7枚500公斤炸彈,其中一枚擊中了左舷的彈射器甲板。13時,「威爾斯親王」號的進水量已經達到了18000噸,裡奇艦長命令棄艦。驅逐艦「伊萊克特拉」號靠近「威爾斯親王」號接走部分倖存的船員,他們回頭時甚至能看到菲利普斯上將和艦長裡奇站在艦橋上向大家揮手,兩人打算與艦同沉。13時15分,「威爾斯親王」號快速向左傾斜翻了個個,其紅色的艦底露了出來。一會兒,「威爾斯親王」號帶著870名官兵從海面上消失,其中就包括菲利普斯上將和裡奇艦長。

「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是第一批完全由飛機擊沉的大型戰艦,這一戰預示了海戰模式將在未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海軍的報告中指出:魚雷的攻擊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人員必須接受充分的防空訓練才能在遇到類似的攻擊時減少傷亡。

今天,「威爾斯親王」號的殘骸靜靜地躺在海平面以下68米的地方,位置是:N3°33′36″,E 104°28′42″。根據英國頒布的《1986年海軍遺址保護法》,「威爾斯親王」號在2001年成為受到保護的海軍遺址,皇家海軍會定期更新在海面上白色的標誌浮標。2002年,在英國國防部的許可下,潛水員將「威爾斯親王」號上的船鐘打撈出水,Z艦隊的倖存者們也舉行了悼念活動。打撈上來的船鐘後來由英國第一海軍大臣兼海軍參謀長的海軍上將阿倫·韋斯特(Alan West)爵士親手放在利物浦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的展位中。

(上圖)英國皇家海軍的潛水員正在探查「威爾斯親王」號的殘骸

2007年,代號為「Job 74」的海洋探險活動開始對「威爾斯親王」號的殘骸進行考察,這吸引了世界上造船工程師們的目光。考察詳細地記錄了「威爾斯親王」號的遭破壞情況及魚雷擊中的位置,最初的調查報告和後來的補充報告由造船和輪機工程師學會(Society of Naval Architects and Marine Engineers)發布。

2014年10月,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當地的金屬回收商正在使用炸藥對「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的殘骸進行非法爆破以獲得金屬,目前當地警方已經介入,希望這艘戰艦能夠在海底不受打擾和破壞。

本文摘自《英國戰列艦全史》(上中下冊)

相關焦點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在新加坡被日本轟炸機擊沉。和她一起沉沒的幾百個人中,有她的船長約翰·利奇。作為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利奇曾與可怕的困難作過鬥爭,並最終以勇氣和冷靜,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好。他體現了最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皇家海軍的最高傳統」。
  • 英國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入役 重回雙航母
    「威爾斯親王」號的第一任艦長達倫·休斯頓在機庫向船員宣讀了女王籤署的委託令。隨著英國海軍「白船旗」在的艦島上升起,「威爾斯親王」號航母正式入列皇家海軍。 、海軍上將託尼·拉達金、法國大使、美國大使以及美國第六艦隊司令、海軍中將麗莎·弗朗凱蒂也出席了入役儀式。
  • 將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需要花多大的代價?
    1941年5月19日早上,俾斯麥號與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秘密離開波蘭格丁尼亞的港口,展開「萊茵演習行動」(Operation Rheinübung),準備突破英國皇家海軍的海上封鎖,進入大西洋以攔截並摧毀來往英國和北美洲的運輸船隊,切斷英國的海上補給線。但隨後兩艦行蹤在挪威卑爾根附近海岸先後被瑞典巡洋艦和英國偵察機發現,為了阻截德艦進入大西洋,英軍調集了多艘軍艦前往圍殲。
  • 服役8個月被擊沉的短命鬼,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錯誤思想的產物
    2號艦與1號艦一起在1937年1月1號開建,而其2號艦也就是後來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用艦炮數量彌補口徑差距——被動防禦的設計作為「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2號艦,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的整體艦型和「納爾遜」級戰列艦相同。
  • 德國「獸艦」俾斯麥號,世紀海戰以一敵四十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唯一完工的一艘,服役時標準排水量達41785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艦。戰列艦海航圖英國海軍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HMS Prince of Wales),是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在1937年1月2日開工建造,1939年5月3日下水
  • 趕上中國海軍?英國進入雙航母時代:6萬噸威爾斯親王號首次出港
    據BBC於9月19日報導,英國第2艘航母威爾斯親王號首次出航,這是數十年來,英國第一次有2艘航母同時出現在大海上,這標誌著英國如今正式開啟了雙航母時代,比中國海軍慢了一拍,因為002航母早已多次海試成功。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但關鍵是當時在馬來亞戰役時,榛名號戰列艦還沒有來得及發射一枚炮彈,就親眼看到了日本陸軍第22航空戰隊,展開的快餐式空襲行動,半個小時內就把英國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主力,全部擊沉殆盡。這讓日本的榛名號戰列艦錯過一次與英軍主力戰艦決一死戰的機會,當時日本海軍對金剛級戰列艦是給予厚望的,但卻被海軍航空隊搶了人頭,當時日本金剛艦上官兵都無一表示遺憾,但日本海軍當時前線的最高指揮官近藤信竹日本海軍大將,卻很清楚以金剛級戰列艦的實力,挑戰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無異於去送死,英國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排水量35490噸(滿載40580噸),於1941年
  • 擔任大和號戰列艦艦長的他,罵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沒有戰略眼光
    二戰時期,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非常的有名,它曾經被稱為世界第一的戰列艦,當初日本人可把它當作救星。但二戰時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則對此嗤之以鼻,因為他是一個「航母制勝」主義者。而作為大和號戰列艦的艦長松田千秋,對山本五十六的這一看法非常的不滿,長期和山本對著幹。
  • 邱吉爾說:這是我一生中遭受的最沉重和最痛苦的打擊
    這一級戰列艦共5艘,包括「喬治五世」號、「威爾斯親王」號、「約克公爵」號、「安森」以及「豪」號。主要建造思想是:高密度火力、高強度防護。「威爾斯親王」號1941年3月完工,剛一服役就參加戰鬥並重傷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雖然自己也受傷了,但「俾斯麥」號戰列艦像個靶子一樣被英國趕來的兵力擊沉,這個功勞記在「威爾斯親王」號一點也不為過。1941年8月,修復後「威爾斯親王」號載著英國首相邱吉爾到紐芬蘭的普拉森夏港會見了美國總統羅斯福,並在艦上簽署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
  • 豪號戰列艦首任艦長查爾斯·伍德豪斯
    5月15日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在皇家海軍學院奧斯本和達特茅斯接受教育,1911年5月15日成為一名海軍軍官候補生,在一戰期間他專門研究炮術。1918年12月16日—1919年1月1日,伍德豪斯擔任聖文森特號戰列艦第二槍炮官,1922年4月—1923年8月,他在樸茨茅斯炮術學校深造,在此期間於1923年4月15日晉升海軍少校。1924年8月—1926年5月,他在地中海艦隊的考文垂號巡洋艦擔任槍炮官。之後他在在樸茨茅斯炮術學校和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進行課程,並在1927年12月31日晉升海軍中校。
  • 日軍艦長講武德,禁止水兵射殺落水美軍,還向美軍艦長敬禮
    在日軍艦隊和雷伊泰灣灘頭之間,只有美軍第77.4特混大隊的3個護航航母編隊,它們在以世界第一巨艦"大和"號為首的日軍艦隊面前顯得不堪一擊。為了掩護航母撤退,美軍驅逐艦和護航驅逐艦不顧懸殊的實力差距拼死反擊,付出了沉重的犧牲,2艘驅逐艦和1艘護航驅逐艦被日艦集火擊沉,另有1艘護航航母也在日軍炮火的蹂躪下緩緩下沉,數以千計的美軍官兵在彈雨橫飛的海面上痛苦地掙扎著……
  • 可敬的老女士——「厭戰」號戰列艦
    可敬的老女士1941年提克裡特島戰役,連續遭受德軍空襲,依靠機動並沒有較大受損戰後5月24日,坎寧安上將在慰問厭戰號傷者的時候不經意地用一句話點評了厭戰號,這個無意間的評語後來被廣為流傳:「看起來,當我們這位可敬的老女士提起裙子時,還是很能跑的。」因為安德魯·坎寧安海軍上將的讚譽,和諸多海兵的尊敬,而擁有「可敬的老女士」這個綽號皇家海軍一代名艦HMS Warspite被譯成「厭戰」,依據不明。
  • 家道中落,威爾斯親王號航母掛牌待售,印度躍躍欲試
    「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可以說是戰後最尷尬的一艘航母了沒有之一!航母還沒開始海試,這邊就開始討論英國會把他賣給誰了。回歸正題如果未來英國皇家海軍真的打算出售剛服役的「威爾斯親王」號誰最有可能接手,成為這艘滿排8萬噸大型航母真正的主人?答案其實很明顯,只有印度一家。
  • 英國皇家海軍英王喬治五世級(1936)三號艦:約克公爵號
    英國軍艦大致被分成了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高速戰艦、沒有建成的假想艦這幾個部分,約克公爵號歸屬於高速戰艦這個範疇。在高速戰艦這個分支裡,只有英王喬治五世級的5艘戰艦,外加1艘前衛號。至於有一些朋友提到的聲望號和納爾遜號,它們倆都屬於超無畏艦分支,聲望號屬於復仇級,同級的還有8艘戰艦,包括了復仇號、軍權號、皇家橡樹號等等;納爾遜號則歸屬於納爾遜級,和納爾遜號同級的還有1艘羅德尼號。約克公爵號戰艦是1936年款的英國皇家海軍英王喬治五世級的三號艦,前2艘分別是英王喬治五世號和威爾斯親王號。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大和號(Yamato, やまと)戰列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人類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日本軍部稱之為「超級戰列艦」。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數量方面無法同美國海軍抗衡,決心以單艦的威力來抵消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客觀上,以單艦指標來看,大和級在噸位、主炮口徑、裝甲、儲備浮力等指標上全面優於依阿華級,僅航速指標略差。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在丹麥海峽遭遇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海戰中發揮非常出色,一發380mm主炮炮彈擊穿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甲板裝甲,由此殉爆了彈藥庫,一舉擊沉了英國海軍引以為豪的滿載排水量4.8萬餘噸的巨艦,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同時重創了英國海軍最新服役滿載排水量4.4萬餘噸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 安森號戰列艦首任艦長——哈羅德·理察·喬治·基納漢
    >服役生涯1906年,基納漢以學員的身份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在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奧斯本和達特茅斯海軍學院學習,1910年9月15日成為一名海軍軍官候補生。1913年1月15日,他晉升海軍少尉,同年9月15日晉升海軍中尉,在此期間他分別在印度斯坦號和科克倫號任職。1914年10月22日,他晉升海軍上尉,1914年—1918年在地中海艦隊的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服役,參加過加裡波利戰役,後來他專攻炮術。
  • 美國搞了次測試:兩顆原子彈都炸不沉!
    美國人用兩顆原子彈都沒炸沉她,這艘戰艦的名字叫做「歐根親王」號。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隸屬於二戰時期德國海軍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三號艦。對比起前兩艘下水的希佩爾海軍上將號以及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在船臺上建造時就根據經驗總結修改了部分設計,優化了部分艦體結構,同時其滿載排水量也因為設計的變化而變得進一步水漲船高,達到了1.84萬噸級別。
  • 「威爾斯親王」號因機艙進水被送修,尷尬退出與美國聯合演習
    英國媒體報導,該國造價3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70.8億元)的最新型「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因機艙進水被送去長期維修,可能在長達6個月的時間都無法出海。《太陽報》12月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由於水流進入輪機艙,「威爾斯親王」號航母需進行長期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