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愛一個人最真實地體現就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去關心對方,愛護對方,是不計成本地付出,是只要你開心,哪怕我受再多委屈都甘之如飴。
愛一個人的程度遠比喜歡一個人的程度要高很多,所以,真的愛一個人其實很難以啟齒,倒不是不好意思,而是覺得「愛」這個字眼太沉重,它所負擔的重量一時間沒辦法去承擔起來。
男人覺得自己目前的實力做不到不計成本地為另一個人付出,所以也就不會輕易地說出「我愛你」這句話。
愛一個人可以找到任何蛛絲馬跡來證明,那是一種不怕失去的底氣,而不愛一個人也會有千萬種理由和藉口去搪塞。
不愛一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明明心裡沒有你,卻還要裝出一副深情款款的樣子。
凡事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不一定都是壞的,那些經常將「愛你」掛在嘴邊的男人,其實心裡另有目的。
用空想主義來降低物質的成本,畢竟情話的成本總是最低
《歡樂頌》中的安迪一共有過兩段感情,在和魏渭相處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只要魏渭出現在安迪家裡,一定是安迪在洗手作羹湯,而魏渭在一邊坐享其成。
他嘴上說相信安迪,但是背地裡卻對安迪的身世進行各種調查,哪怕安迪明確表示不希望對方幹預自己的生活。
他之所以這麼做,是擔心安迪真的如她所說的那樣有精神疾病的隱患,他經常對安迪說「我愛你」,可他的行為卻沒有一絲一毫表現出對安迪的愛意。
在和包奕凡的感情中,安迪體會到了被人呵護是一種什麼感覺,包奕凡很少說「我愛你」這句話,但是他會笨手笨腳地為安迪做早飯,會在別人懷疑她的時候做她最堅強的後盾,會始終相信她,支持她。
很多男人總是喜歡給女人各種各樣的承諾,說各種好聽的情話,那是因為和實際行動比起來,語言付出的成本要低很多。
他們善於用空想主義來營造一個看似很浪漫的世界,但是一旦落實到了行動上,就會發現他們步履維艱,因為他們吝嗇於在行動上付出。
因為,這類型的男人不過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罷了。
有些人的內心,喜歡把「愛」當成了一個等價交換的籌碼
一個女孩最近交往了一個男朋友,她開心地和母親分享他們的愛情故事。
女孩說自己今天請了男友吃了一個一塊錢的冰糖葫蘆,男友也請自己吃了一根雪糕,媽媽隨即問到,是誰先請的誰,女孩回答說是自己先請的對方。
媽媽立刻說這樣的男人不值得交往,女孩反駁說對方也請自己吃了一次雪糕,媽媽又說那根雪糕是不是也是一塊錢,女孩很驚訝,回答說是。
這時媽媽語重心長地告訴女孩,這樣的男人不適合交往,你請他吃東西。他也請你吃東西,而且價格一樣,看似是對方不會佔你的便宜,但對方也不會吃虧。
這樣的男人太精明,以至於做什麼事情都是權衡利弊的,你進一步,他退一步,你退一步,他進一步,這樣的人做朋友很合適,但當戀人卻不行。
因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精打細算,都會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旦你和他的利益發生了衝突,那麼他首先放棄的一定是你。
一些男人經常說「我愛你」,重點是在「我」而不是在「愛」,他們會在愛情中不斷地放大自己的付出,以此來旁敲側擊地讓女人也回饋同等價位的付出。
和這樣的人相處會始終充斥在一種算計的氛圍裡,時間長了,你會感覺到很心累。
發自內心地呵護你的人,才能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由於從小缺少父母的疼愛,以至於成年後的松子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她不斷地去討好別人以此來獲得別人的認同。
幸運的人用童年去治癒一生,不幸運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對於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來說,一遍又一遍地我愛你恰好可以去彌補她們內心的那份空缺。
任何人做同樣一件事都會感覺到乏累,但是如果是為了愛的人開心,哪怕重複一千次,一萬次也願意。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男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我愛你」就成為了愛情至死不渝的象徵。
月有陰晴圓缺,人也會有好壞之分,但是其中的定奪需要我們自己去判斷。
若對方敷衍了事,那你便及時止損;若對方真心愛你,那你便反饋真心。
總之,愛一個人不僅僅是我們所理解的簡單的浪漫,更重要的是日久天長地陪伴和付出,只有經得起考驗的愛情,才算得上是有意義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