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垂釣資源匱乏,打窩誘魚的重要性得到凸顯,越來越多的釣友投入到窩料的摸索、研究之中,期待創造性推出一款誘魚迅速、留魚持久的窩料。回到釣友的問題「釣魚誘為先,誘魚劑非常重要,你怎麼認為?」為更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垂釣經驗,以此為起點,具體如下。
正確看待打窩誘魚及誘魚劑
誘魚的方式眾多,但用於釣魚的主要有兩種:一是投資窩料,將玉米顆粒、豆餅、酒米、菜籽餅等投放在設定窩點,利於它們濃鬱的氣味將目標魚誘集至窩子,並滿足魚果腹的需求;二是通過高頻率抽窩誘魚,這主要集中在像藍鯽、瘋狂鯽、野戰918等商品餌料,利用餌料散落、霧化的特性,濃鬱的氣味在水體快速傳播、擴散吸引魚群的注意,實現邊釣邊誘的效果。兩者方式操作手法不盡相同,但本質如出一轍,都需要餌料的味型吸引魚群聚集。
實際應用過程中,所用窩料或餌料的誘魚能力有時並不滿足垂釣需要,特別是遇到水溫低或水體偏肥的情況,氣味分子的傳遞受到阻礙,誘魚能力大打折扣。另外有些窩料本身存在味型偏淡,誘魚能力差的情況。所以為進一步提升或強化窩料的聚魚能力,通常會添加一些誘魚劑(促食劑)。但這些誘魚劑並非新食物,其實早就用於魚的飼養領域。像大型專業的魚養殖場,常有魚狀態不佳、攝食不積極的情況,這時經常會在魚飼料中添加一些促食劑,類似於人食用的健胃消食片,它是科學的存在,對魚並無傷害。後來這種促食劑被巧妙地移植到了釣魚領域,被作為窩料、餌料的誘魚添加劑使用。像配製窩料常用的牛B鯽、釣得快、藥酒、維生素B2、丁香油等都是不錯的誘魚劑,在不同的水體環境下,恰當地使用,窩料的誘魚效果得到提升,聚魚速度、留魚時間明顯提高。
誘魚劑有作用,但並非所有的窩料都需要添加
通過前文介紹誘魚劑的確提升窩料的誘魚能力,但並非打窩聚魚就一定需要添加。
▲比如魚群密度大,食物匱乏的情況,可不添加誘魚劑。遇到這種水域,魚的攝食需求旺盛,水面幾乎難發現漂浮的枝葉,大都被魚群吞食。經常是投擲一些普通的窩料、餌料都來搶食,哪怕絲毫的誘魚劑不添加,也能有較好的魚口。筆者小時候在農村的魚塘垂釣,那時根本沒有現在的商品餌,基本都用饅頭、白面或蚯蚓,但魚口迅猛,甚至連窩料都可省去。
▲比如選擇合適的窩料,也可省去誘魚劑。菜籽餅是一款經典的窩料,它是菜籽榨油後的副產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兩者都是魚所必須的,其中胺基酸是許多促食劑的主要成分,可有效促進魚的攝食。發酵後的菜籽餅釋放出濃鬱的香氣,深受鯽魚、鯉魚、草魚的喜愛。通常菜籽餅可直接打窩,並不添加其他誘魚物質,依然有不錯的效果,得到眾多釣友的認可。
▲再比如冬季投擲的酒米窩料,這時適當添加誘魚劑,能顯著提升聚魚能力。冬季不同於其他季節,魚的活性低,不怎麼遊動,即便有攝食慾望,依然開口頻率低、力度小,攝食並不積極。所以投擲的酒米,一般加入藥酒或牛B鯽等誘魚劑,促進魚開口攝食。其中藥酒通常會加入公丁香、阿魏等中草藥,阿魏所含的微量物質能刺激魚的中樞神經,促進它的排洩,令其產生飢餓感,從而促進它主動攝食;公丁香則可麻痺魚的中樞神經,減少應激反應,避免投擲窩料引起魚群的躁動,利於它們繼續攝食。遇到這種魚情不佳的情況,合理使用誘魚劑,效果突出。
寫在後面
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入手,先對打窩誘魚的必要性做了介紹,接著指出誘魚劑存在的可行性。然後分享了不同情況是否需要添加誘魚劑。綜上所述,窩料、餌料中恰當的添加誘魚劑的確起到很好的誘魚、留魚效果,但應有限度,一旦超過魚的嗅覺閾值或身體機能的承受力,造成死窩、驅魚也是有可能的。恰當地使用,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魚口、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