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河南建業多個球迷組織,將聯合進行規模最大的一次抗議中性名改革的活動。
最近在河南建業宣布更名「洛陽龍門」後,建業球迷已經通過多種方式表達了他們的不滿,甚至前往中國足協進行了抗議。
河南建業更名之前就引起了球迷們強烈的反響,作為深耕足球近30年的老俱樂部,建業足球陪伴著他們長大,不管球隊成績好壞,都成了很多河南球迷的第一支主隊。建業足球,已經成了河南足球的名片和代表,而從近期俱樂部釋放出來的信號來看,俱樂部高層也在不斷做著努力。一方面,足協規定要執行,另一方面,球迷感情更要照顧。
其實,從俱樂部不斷釋放的信號可以看出,主要問題就是一個字:錢!假如過去沒錢,建業堅持不了26年;假如現在有錢,建業也不會尋求改名洛陽。
說白了,即使足協這次不要求各俱樂部改中性名,胡葆森想要繼續投入,真的就不缺錢了嗎?無非藉機擺脫而已。
3年前,在胡葆森的五年規劃,畫紅線的部分的「特別希望」翻譯過來就是:我快沒錢了,球迷朋友能不能出手,大家一起出錢?過去三年,中超投資逐年加大,胡老闆有苦難言。當初球迷入股計劃無人問津,而今建業足球經營下去困難重重,也不怪胡老闆狠心改名洛陽。
其實對於河南這種大省,而且是勞動力輸出大省而言,球隊的意義太特殊了。河南建業,代表的是家鄉。聽到這個名字,心裡會有特殊的感覺。就像中國兩個字對於炎黃子孫,不忘本的海外華人的意義一樣。但足協的很多官員,他們從來就對足球沒有感情。這只是他們的工作而已。
而對中國足球的管理者來說,迫切需要弄明白足球在中國的特殊性。做什麼決策,要考慮這個決策帶來的影響,以及這個影響,能不能承受的起。
河南建業,北京國安,天津泰達,山東魯能,長春亞泰這些老牌俱樂部,跟那些後來的俱樂部一起改名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就好比我今天把一瓶30年的好酒砸了,賠你一瓶1年的酒,你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