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歐國聯的2個比賽日早已結束,卻不見申花外援沙拉維回歸的消息,反而傳出了多支歐洲球隊追逐沙拉維的新聞,與富力的扎哈維一樣,沙拉維大概率將一去不復返。
雖然在這個特殊的賽季,9月份的轉會窗成為各隊為第二階段補充「彈藥」的一次良機,但大牌流失卻是不爭的事實,足協的兩道「緊箍咒」已經讓中超的品牌價值越來越縮水。
足協的兩道緊箍咒,就是限制高價引援和限制外援薪水,前者將外援的身價卡在4500萬人民幣、後者將外援的薪水卡在稅後年薪300萬歐元。足協原本的用意,是讓各隊「冷靜」別再繼續燒錢,儘管有球隊冒天下之大不韙,依舊引進超標外援,但限制高價引援的政策執行了多個窗口後,突破紅線的例子已經越來越少。
上港的洛佩斯是年初冬窗的標王,身價500萬美元,而這個轉會窗官宣的穆伊,根據德國《轉會市場》的統計,轉會費為450萬歐元,均符合足協的政策。在中超燒錢時代,這是一個豪門球隊、土豪球隊幾乎都看不上的外援身價,沒有千萬歐元級別的外援,根本不入中超球隊的法眼。
然而除了部分和中超球隊有長約的外援外,合同即將到期的外援都已經準備好了後路,扎哈維、沙拉維是一去不復返,胡爾克明確表示年底合同到期後離開中超,佩萊的離開似乎也成為了定局。加上年初離開泰達回到德國選擇退役的華格納,中超一年之間就「損失」了多名知名球星,這還不包括去年和華夏結束合同離開的拉維奇和馬斯切拉諾。
引進的外援身價不能超過4500萬,雖然不缺「淘寶型」便宜好使的外援,比如黃海的亞歷山德裡尼,但國安前名譽董事長羅寧有這麼一句話說得好,一分價錢一分貨。中超射手榜排名前列的外援,包括了國安的巴坎布、恆大的保利尼奧、大連人的龍東、上港的阿瑙託維奇,身價都是不菲。
然而這樣級別的外援,受到特殊情況的影響,今年的3個轉會窗基本都沒有見到,除非是歐洲球隊拿中超球隊「抬價」。申花相中的2名外援馬丁內斯和博拉尼奧斯都是名不見經傳,而已經從申花離開的馬丁斯,也再度證明了一個道理——便宜沒好貨。
魯能主帥李霄鵬雖然放出了「撈大魚」的金句,不過各種「大魚」僅限於猜測,落到實處的難度相當之大,包括被廣東媒體披露的亞爾莫連科。深足的緋聞外援金特羅,雖然報導中轉會身價超過千萬美元,但卻遲遲未能落筆籤字。
大牌隨著合同到期離開,或者搶在合同即將到期之前提前撤離,換來的卻是「小魚小蝦」,沒有了瘋狂燒錢時的各種大牌紛至沓來,也讓中超的轉會窗失去了太多熱鬧的景象。而這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中超品牌價值的縮水,中超的轉播合同從5年80億「減少」到10年110億就是證明。
但轉播費的下滑很可能只是開始,泡沫被去掉,「冷卻」的中超有可能也會被「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