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怎麼會「辜負」了書香 閱讀這門「功課」 學生老師家長都要補

2020-12-16 小徐的生活分享

22日上午,一對父子在新華書店圖書中心閱讀書中故事。(宗曉東 攝)

從放寒假到返校,無錫的中小學生宅家3個多月,他們讀了多少書?疫情是否對他們閱讀造成影響?近日,記者隨機對317名錫城中小學生宅家期間閱讀情況展開調查,期間近百人讀書不超過3本,但也有部分孩子直言不喜歡閱讀。

閱讀兩極分化1.6%孩子討厭讀書

此次調查不難發現,這段時間學生閱讀呈現出兩極分化之態。有51.7%的孩子讀了5本以上,有15.8%的孩子閱讀時長超過1小時。但與這些樂在其中的孩子不同的是,有11.7%的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1.6%的孩子表示討厭閱讀。有7名學生家長反映,孩子這段時間裡一本書都沒讀。

調查可知,學生閱讀受疫情影響:有13.6%的孩子反映,因疫情蔓延而恐慌,閱讀時難以集中注意力;36.6%孩子因物流受限、圖書館閉館等原因,無法及時借閱、購買到書籍;另有54.9%的孩子表示,課業較繁忙,沒足夠的時間閱讀。小學生薛之欣的母親沈女士無奈道:「我們買了老師推薦的書,但他隨便翻了翻就沒再碰了,返校前幾乎沒怎麼看書。」她表示自己水平有限,不知道指導孩子怎麼讀、讀什麼。

採訪中了解到,期間因購買、借閱圖書受限,不少孩子的閱讀習慣有所改變,有的下載電子書閱讀,還有18.3%的孩子把聽書作為閱讀的主要方式。

為成績而閱讀澆滅孩子閱讀興趣

正是求知最佳時期的孩子,為何有的不願讀書,甚至對閱讀表示反感?從家長和學生對閱讀目的的選擇可見端倪:有43.8%的學生和家長認為閱讀是為了獲取知識、提高成績,還有11.4%的受訪者認為閱讀是為了完成任務。認為孩子閱讀的目的是消遣娛樂、調節精神的不到45%。

多位業內人士坦言,網絡時代,智能設備是影響學生閱讀的原因之一,但閱讀的功利化是主要原因。鳳翔實驗學校初中語文組組長惠豔感受到,現在能沉下心閱讀的孩子少了,初中生閱讀面普遍偏窄,不少孩子只看考試要考的書。

專門從事學生閱讀指導的一家閱讀館負責人瞿菊直言,「有孩子認為,閱讀就是做閱讀理解。有一次我給孩子們分享一篇文章,有幾個孩子拿到印著文章的紙,第一反應居然是翻到反面看看有沒有題目。」她說,現今各方都希望孩子能從閱讀中儘快獲得成效,時常有家長諮詢,孩子堅持讀一段時間書成績能提高多少,殊不知這會澆滅多少孩子的閱讀興趣,「把一篇篇讀起來身心愉悅的美文變成題目做,拆成一段段、一句句來背誦,怎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閱讀這門「功課」學生老師家長都要補

需要花費孩子大量時間的閱讀,不為成績為什麼?

市教科院副院長趙憲宇認為,好成績只是閱讀的副產品而已。不可否認,讀書必然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不過學生時期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現下讀一些與自己學習有關的書是應該的,但不能只讀與學習相關的書,還需把眼光放長放遠,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建立起自己的閱讀脈絡。要知道,堅持閱讀,不僅能獲得心靈、情感等多方面的體驗,個人的眼界,心中的格局等各方面也能不斷拓寬、提升,這才是閱讀應有之意。

受訪的多位專業人士認為,閱讀,要補的不僅僅是學生,老師、家長也要補。前不久市教科院對全市數十萬名中小學生家長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在停課不停學期間,39.94%的學校開設了在線繪本閱讀、民主閱讀課程。研究員黃樹生認為,近年來重視閱讀的學校多了,但普及度、指導力度還有待提升。有些學校開展讀書打卡等活動激勵學生閱讀是好事,期待能夠更靈活地開展。別讓「閱讀是負累」成為學生普遍的感受。「如今中小學語文新教材中增加了閱讀等能力、素養培養,以前對閱讀的認識、能力和素養有所欠缺的老師也需要跟進補上。」一位小學校長坦言。(陳春賢)

「雲」閱讀 「雲」分享

經開區太湖讀書月探索閱讀新路徑

線下,分散就座於書屋,誦讀經典、與書香為伴;線上,通過聲音與畫面,推薦佳作、分享感悟。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昨天,無錫經濟開發區太湖讀書月全民閱讀活動啟動,以線上線下互動的全新形式探索閱讀新路徑。

活動現場,從武漢歸來的「白衣戰士」,忙碌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社區民警,為疫情防控工作出錢出力的普通群眾、市朗誦學會的「朗讀者」,共同分享戰「疫」故事,點讚中國之治。尚賢育紅小學的學生們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開展「雲」誦讀,還有15萬網友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參與讀書會。後續,經開區及各街道、社區還將以「聲臨其境 開卷有益」為主題,集中舉辦多場各類型、各層次的閱讀活動,進一步推進「書香經開」建設。

「充滿魅力的經開,應該散發著書香。」經開區黨群部相關負責人說,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助推線上數字閱讀、有聲閱讀成為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此次疫情期間,更是催生了多樣化的線上服務。經開區將以新媒體融合、數字資源推廣、聯手網絡平臺等方式,探索閱讀分享線上線下互動模式,滿足廣大群眾的閱讀需求。

相關焦點

  • 書香浸潤校園 閱讀啟迪心靈
    廣豐小學在信息化閱讀方面也有與時俱進的做法。「每一本書都有二維碼,老師會把推薦書目的二維碼截圖發到家長群上,只需一鍵掃描,親子就能在手機上共同閱讀。」電子閱讀器就位於圖書館大門一旁,裡面藏書超5000冊。梁慶助表示,學校每年都會建立各年段的閱讀推薦書目,未來將根據書目加大對圖書館購書資金投入,定期購置新書。
  • 老師講多遍學生還是不懂,要再講一遍嗎?家長:沒有學不會的學生
    「電量耗盡」的有之,「不在服務區」的有之,開啟「飛行模式」的有之,很乾脆地「關機」的亦有之……同一個老師上課,有的學生,在老師講一遍之後直接聽懂了;有的學生,老師只是開個頭,他們後面的全會了;有的學生,老師講了兩三遍之後他們才會;還有一種學生,老師講了十來遍,他們始終聽不懂。
  • 福州金山小學:書香溢校園,閱讀潤童心
    為了切實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福州金山小學著力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通過閱讀一定數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和當代優秀兒童作品,拓寬眼界,陶冶性情,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讓學生與經典同行。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途徑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途徑,廣泛地閱讀才能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以升華。學校通過各種渠道,引領教師從教材中走出來,讓師生明白,學生的語文學習既要基於課堂,更要高於課堂,要開闊眼界,多多積累。
  •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家長、老師收藏!
    所以把閱讀活動建立在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上,這是指導閱讀的關鍵。 1、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設法運用一定手段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比一比等。
  • 宅家3個多月,無錫竟然有中小學生一本書都沒讀!
    (宗曉東 攝) 此次調查不難發現,這段時間學生閱讀呈現出兩極分化之態。有51.7%的孩子讀了5本以上,有15.8%的孩子閱讀時長超過1小時。但與這些樂在其中的孩子不同的是,有11.7%的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1.6%的孩子表示討厭閱讀。有7名學生家長反映,孩子這段時間裡一本書都沒讀。
  • 連江附小:閱讀豐盈人生 書香潤澤校園
    精心布置環境 營造書香氛圍學生的精神發育很大程度受到他們生活環境的影響,讀書活動需要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環境。因此,優化環境,讓校園瀰漫書香氣息是連江附小的追求。學校現有圖書館的借書,難於滿足學生的讀書需求,創設班級圖書角成為學生讀書的又一個陣地補充。各班開展「存二讀百」活動,使班級圖書角存書都達到100多冊以上,並定期更換圖書。
  • 小學生奇葩請假條,老師看完笑出眼淚,家長:想打人,誰也別攔我
    看得出來這位小學生的請假理由是假的,不愛上課還撒謊,家長看完之後氣得想打人,誰都不要攔著的那種想!老師看完給出評語:你仿佛在逗我!家長在看到之後氣的火冒三丈想打人,為了不上學居然想出這樣一個理由!小學生的奇葩請假理由,十有八九都是在撒謊,目的就是為了不去上學,所以他們什麼理由都想得出來,老師和家長看完之後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有的時候實在是拿他們沒有辦法。
  • 初中和高中,語文科目欠佳的學生,都是因為小學欠下了閱讀債!
    明明是學霸,但每次考試都是被語文科目拉分,對比排在自己前面同學的成績很容易發現,就是語文比人家差。語文到底怎麼補?一兩個月能不能補上?面對這樣提問的家長,我往往很為難,因為語文科目不同於其他學科,短時間內很難見效,能短時間見效的是小學低年級的語文。 初中和高中,語文科目欠佳的學生,往往都是因為小學欠下了債!欠下了什麼債?那就是書寫和閱讀的債!
  • 多數人的選擇都是這門功課
    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有一科是不是怎麼學都不會。有時候甚至幻想,要是考試不考這一門就好了。這樣成績就上來了,也不用勞心勞力地學習了,家長也不會嘮叨了,自己也能考一個心儀的學校。想要考一個好的學校,綜合實力必須強,不能有短板,必須做到門門優秀。
  • 我市4所學校獲評省級「書香校園」 1名學生被評為省級「閱讀之星」
    江門日報訊 (記者/婁丹) 2019年廣東省「書香校園」建設系列活動結果公布。江門4所學校被評為省級「書香校園」,13名老師/家長被評為省級「點燈人」,1名學生被評為省級「閱讀之星」。據了解,2019年廣東省「書香校園」建設活動、尋找「點燈人」校園閱讀推廣人活動、爭當「閱讀之星」活動和圖書捐贈漂流活動等系列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在全省中小學(中職學校)、幼兒園組織開展。系列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廣大學校和師生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湧現出了一批優秀活動成果。
  • 福州屏東中學:閱讀開啟智慧 書香潤澤生命
    學生還在語文組老師的指導下成立墨吟文社,創建社刊《墨吟》,定期出刊,以社團活動帶動學生正確的閱讀風向。家庭是孩子永遠的學校,閱讀的習慣需要養成,掌握閱讀的能力要持之以恆,家庭的支持非常重要。學校相關部門通過多渠道家校聯繫讓家長逐步認同了學校的閱讀價值觀,使其也成為學生的閱讀引路人。
  • 談談有話說|老師迎檢沒空,功課還靠家長?
    談談有話說 | 老師迎檢沒空,功課還靠家長?還記得那個「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短視頻嗎?因為這件事兒,談談做了個調查,結果顯示,家庭作業花樣多、家長承擔多重角色,成為普遍現象。大多數家長是不滿的。有人會說,那老師在做什麼?學校老師此時在忙著迎接上級檢查、報送材料、開會培訓因此導致校園教育空間被侵佔。形式主義任務下沉,不僅涉及教師,也涉及家長。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接到了一份不可思議的家庭作業,讓孩子背誦相關迎檢內容:「領導班子建設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動陣地好,教師隊伍好,校園文化好,校園環境好。」諷刺嗎?
  • 「親子閱讀·共沐書香」親子閱讀線上課堂(第一期)圓滿結束!
    「親子閱讀·共沐書香」親子閱讀線上課堂(第一期)圓滿結束!·共沐書香」親子閱讀線上課堂準時開課。全區的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守在手機前,跟老師一起學習,希望能夠在「親子閱讀」上得到一些建議。01講師周嵐準時開課感謝周嵐老師準時上線,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圍繞開啟親子閱讀之門、如何給孩子選擇適齡的繪本、不同繪本講讀建議與方法等五大塊內容,系統講述家長需要掌握的親子閱讀知識要點。
  • 初中階段,落下的功課怎麼補?學霸們都會這樣補英語,家長注意啦
    隨著各地空中課堂期中測試的進行,檢測這一段時間來的學習情況,英語檢測的成績顯然不盡人意,尤其並未進行人機聽說考試。加上口語聽說考試的成績後,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 學生補課都是被老師強制的?家長們,這樣說話你的良心不痛嗎?
    她每談起孩子的輔導班態度都尤為奇怪,一邊炫耀孩子才藝多,一邊又抱怨說這些都是老師要求報的。這怎麼可能呢?我們班老師根本沒有辦輔導班,一個都沒有……我覺得她不可能不知道老師沒辦班,她也沒必要耍其他家長,她大概只是已經習慣了:既想拼命培養孩子,又要作出一種不情不願的姿態。
  • 閱讀陪伴成長 | 「親子閱讀」如何做?一線語文老師給家長們支招
    「沒看書不準看電視」「老是磨蹭,到現在閱讀打卡任務還沒完成」......只要家中有學生,類似的聲音肯定不陌生。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的語文教師邱靜說,經常有家長向她訴苦說,「小時候還愛看書,越大越不喜歡看書了,家裡買了一堆書,孩子都不看,老師您說怎麼辦?」說到閱讀,家長頭疼、親子關係緊張。本期視頻,邱靜老師作為學校的語文老師,也作為孩子的家長,給北京經開區的家長們幾點建議!
  • 書香氤氳校園 閱讀充盈人生——城區四小開展「書香校園」系列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劉洋)為了進一步深入開展「書香校園」活動,讓讀書成為每位學生的良好習慣,努力培育學生人文素養,讓閱讀成為班級、學校、家庭的一種良好風氣,城區四小開展一系列獨具特色的讀書活動:推薦閱讀書目、舉辦讀書論壇、低年級講故事比賽、中高年級演講比賽、「書香伴我成長」徵文比賽、「
  • 網課過後,聽聽老師學生以及家長他們的感受,精彩分享中
    有的孩子家長根本就不懂網絡方面的技術,網課開始了,老師已經開始點名了,有的學生網還沒連上呢,孩子生怕被老師批評,總是催著父母幫忙,可父母一時手忙腳亂,脾氣大的家長就開始罵開了,孩子受到了委屈就哭了,最後什麼課都沒有上到,老師那邊就下課了。因為學生缺席老師也會很生氣的。所以網課使得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沒有開心。(二)視頻裡,老師和學生以及家長,也是搞笑不斷。
  • 在這所上海初中,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是傳統:學生家長都點讚
    10月16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到,前不久青島一所學校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結果遭到家長的反對、投訴,引起社會關注。對此,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體育教師、音樂老師、美術老師、科技老師都可以做班主任。
  • 這省將周末2天改成2天半,家長們炸鍋:延期開學的課時怎麼補?
    近期國內疫情形勢一片大好,已經有十多個省市明確了開學時間,其中有四個省市的高三、初三學生已經返校上課了。 全國人們都翹首以待一切恢復原樣,上班的復工生產的復產上學的返回課堂,特別是家長,無不期待儘早儘快把家裡的「神獸」甩給學校塞給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