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是世界上最奇葩的哲學家,在歐洲那種過度,他公然大喊「上帝死了」,他的哲學思想,半瘋半神,唯物主義者說他是瘋子,唯心主義者卻稱他為神,也許他的哲學觀點並非正確,但是卻指引了不少人找到幸福的真諦。
1、每一段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人生的辜負。
尼採這句話道破人生真諦,人活著不過百年罷了,庸庸碌碌是一生,慷慨激昂成就偉業也是一生。偉人曾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我們往人類歷史一看,才會發現自己的一生竟如此短暫,我們往宇宙一看,人類竟然如此渺小,看起來人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你從自己看,你會發現,喲,原來我才是「萬物」的心,萬事萬物與我有關才有意義。
一輩子很短,一睜眼,年方18,正青春,一閉眼,百歲而已,臨死前,能說出這輩子我不後悔的人沒幾個。
中國人不喜歡討論死亡,但是如果我們能向死而生,多問問自己餘生活著的意義,很多迷惑你很久的問題必將迎刃而解。
2、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
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了,做太多,管太多,將自己一生的意義付諸於兒女,自以為貢獻無比大,卻一輩子都不懂的這個真理「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父母帶孩子來這個世界,是要帶領他領略這個世界,思考這個世界,而不是逼他去成為你眼中的「世界」,你講你眼中的世界強加於他,對他來說是一種莫大的不公平。
有些子女也是很過分,讓父母除了扮演父母的角色,連同保姆、取款機的角色都讓他們做了,最搞笑的是,有些父母竟然答應了。
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世界上沒有時光機,你要當子女的角色,也要當父母的角色,為人子女,別把父母不當人,為人父母,別把孩子太當人,相敬如賓,互相尊重,才是你們之間真正的關係。
3、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孤獨的人,往往有思考的能力,能夠思考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很孤獨,卻過著精神富足的一生,相反看那些人群中失去自我的人,他們為這場沒有「自我」的狂歡盛宴喪失自己,表演著對方喜歡看到的角色,互相吹捧,內心孤寂到極點,卻告訴世界,我很豐富。
孤獨者是戰士,從不怕詆毀與嘲笑,他們從不怕別人不懂他,只怕自己不懂自己。
4、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訴說,以求同情,因為一個有獨特性的人,連他的痛苦都是獨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別人的同情只會解除你的痛苦的個人性,使之降低為平庸的煩惱,同時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貶值。
痛苦往往伴隨著深刻,每一次痛苦的時候,都是成長的機會,是命運之神在告訴你,你該反思下自己的人生。
痛苦是你的私人寶藏,你不必偉大到跟任何人分享,以此博得的同情毫無意義,只會降低你的生活水準。
痛苦造就偉大,往人類歷史書上一翻,偉大的人歷來如此。
5、人類的生命,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為永恆。
你體驗過開悟的感覺嗎?猶如深山之泉從頭灌下,醍醐灌頂,你的雙眼格外清晰。
人一輩子一定要有一次覺醒,那種感覺太妙了,你不再糾結對與錯,妄想心、雜亂心消失無蹤,你知道你是誰,你要做什麼,接下去你該幹麼。
剎那間,你即是「神」,充滿悲憫之心,你開始領會為何皇帝的苦難與平民的苦難上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不過是各司其職罷了。你對他們只有愛,只有包容與理解,而不是執著於他們為何成了這,為何成了那。
尼採是德國偉大的哲學家,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論道德的譜系》等。他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為迷茫的歐洲人指引了一條道路。
他是哲學家中的文學家,文學家中的詩人,詩人中的哲學家。
他說:「當心!人一思考,就立即準備了一個謊言。」除了哲學、文學上的貢獻,他對心理學的影響也很大。
如果你對尼採的思想感興趣,可以考慮閱讀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善與惡的彼端》,精彩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