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明珠,中華智慧,成語典故之飲鴆止渴

2021-01-12 秋池君

說起成語「飲鴆止渴」,我們首先需要全面了解「鴆」這個字。

「鴆」的讀音為「zhèn」,它在漢語字典中有三種解釋:

①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毒鳥。

②用毒鳥鴆的羽毛泡製成的毒酒。

③用毒酒害人。

顯然,在「飲鴆止渴」這個成語中,「鴆」的意思是上述第②種——用毒鳥鴆的羽毛泡製成的毒酒。

明白了「鴆」的意思,那麼成語「飲鴆止渴」的字面意思就一目了然了——喝毒酒來止渴。

眾所周知,成語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所蘊含的意思絕不是字面意思的簡單相加,而是隱含於字面之下,且伴隨著一個歷史悠久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稱之為典故。

那麼,「飲鴆止渴」的字面下蘊含著怎樣的意思呢?它又伴隨著怎樣一個典故呢?

話說在東漢時期,有一位叫宋光的官員,因為秉公執法,不肯趨炎附勢,得罪了權貴,被誣告篡改詔書而下獄。

宋光有個外甥叫霍諝xū,當時只有十五歲。這個年紀放到現在不過是個初中生。然而,可別小看霍諝,雖說他只有十五歲,但已經通讀了大量儒家經典,其聰明才智在當地小有名氣。

霍諝決心為舅舅伸冤。一番深思熟慮後,他給當時身居要職的大將軍梁商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光衣冠子孫,徑路平易,位極州郡,日望徵辟,亦無瑕穢纖介之累,無故刊定詔書,欲以何名?就有所疑,當求其便安,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這封信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意就是:

「宋光為官做人一向兢兢業業,奉公守法。他還期望得到朝廷的升遷重用呢,怎麼會冒死篡改詔書?這就好比為了充飢而吃毒附子,為了解渴而飲鴆,等不到它們進入腸胃,剛到咽喉就斷氣了。宋光怎麼可能做這種事呢?」

梁商讀信後覺得很有道理,便上書順帝,請求寬恕宋光,宋光於是免罪獲釋。

這個故事記載於《後漢書·霍諝傳》。

霍諝信中的「止渴於鴆毒」演化為成語「飲鴆止渴」,用來比喻用非常錯誤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和困難,而不考慮它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這就是成語「飲鴆止渴」所蘊含的意思和它背後的典故。

這個典故在今天仍給我們極大的啟示。

首先,解決問題或困難要用正確的方法,要向霍諝那樣考慮周詳,深思熟慮,防止連帶產生的嚴重後果。否則無異於剜肉補瘡。

其次,在如今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中,我們免不了常常糾結於人際交往的種種不順利、不開心,即便是親人之間也會出現磕磕絆絆,讓人頭疼不已。這時,如果我們也能向霍諝那樣,積極有效地引導對方換位思考,或許這些令人頭疼的磕磕絆絆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並且做成功,卻沒那麼容易。這就看我們的智慧了。

相關焦點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中華文化的精髓—成語!淺談那些因典故而形成的成語
    它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成語、諺語、歇後語。很多詞語不僅讀音有四種,還分別有幾個釋義,這也是令很多外國友人學漢語頭疼的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中華文化的語言精髓—成語,淺析他們背後的歷史典故。1、買櫝還珠成語典故:相傳楚國有位珠寶商人,他手上有一顆價值名貴的珍珠,為了能讓珍珠賣個好價錢,特意命人專門做了一個名貴的盒子,盒子外面鑲嵌了各種華麗珠寶。有一天,一個鄭國人花高價錢買了這顆珍珠,可是第二天,他又把盒子裡面的珍珠還給了楚國人。他說他看中的是這個名貴的盒子,不是裡面的珍珠。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鎖中華成語 get文化新潮流
    成語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長河中語言實踐的智慧結晶。時代的演變使得成語的發展愈發多姿多彩,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就以新奇獨到的方式讓成語佔領C位,在本周播出的節目中,再次讓大家新get了一波來自成語的魅力!成語文化的發展之路,在無形之中使得追捧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一種新潮流。
  • 品讀國學經典 傳承中華智慧
    國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對修身齊家、為人處世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借鑑意義。12月19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教授王秦豐做客第30期伯鴻講堂(桐鄉),從《老子》《論語》《孟子》《大學》《中庸》5本國學經典出發,帶領讀者朋友領略國學的魅力。
  • 中華成語「大筆如椽」的典故
    成語「大筆如椽」的主人公叫王珣,他是東晉時期的大臣,也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王珣從小就才思敏捷,他不但工於書法,散文和詩賦都寫得很好。尤其是他的書法,被明人董其昌贊為「瀟灑古澹」。晉王珣《伯遠帖》「大筆如椽」這個成語來自於王珣的一個夢境。話說有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個夢。
  • 從成語中「走」出來的古風寶寶名,文採斐然又別致!
    中華上下五千年,凝結了很多國學文化,詩詞、成語、名言警句,它們不僅有文化底蘊,更是國家的瑰寶,從古至今,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字時都喜歡參考文學典故,因此這些國學經典也成了家長們為孩子取名的寶庫,能夠展現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素養。
  • 邯鄲成語典故苑
    成語典故苑集中了人們熟悉的58條成語典故,以碑刻、雕塑等形式展現園中。園中有尊鐵鼎名為趙鼎,它的形狀紋飾是仿照山西太原趙簡子墓出土的鐵質刑鼎而鑄。古代對用鼎的數量是有嚴格制度的,周禮規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士大夫五鼎。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使用的。大禹治水,命人採九州之銅鑄成九鼎,表示九州,因而成為傳國重器。
  • 中華成語,接我們回家,歸宗認祖
    既然大家如此喜愛成語,那麼究竟什麼是成語呢?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曰成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四字居多,成語表達中很大的一部分內容,都是從古人生活的各種場景或典型事件中流傳出來的,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典故,可以說中華成語堪稱是中國人的啟蒙之學,是華夏文明的專屬文化,她如盛夏中一抹沁人心脾的清涼,如冬日裡一片晴空萬裡的暖陽,如絲如縷洋洋灑灑,飄散在我們那懵懵懂懂美好斑駁的童年時代,並在之後數十年的時光裡,陪我們走完柴米油鹽、苦辣酸甜的平凡一生,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生命中不可磨滅的文化基因和國學烙印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書面語、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習語,但是你知道這些習語的典故來源嗎?這座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其成語典故遍布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從邊塞到中原的邯鄲成語典故,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各具特色。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飲鴆止渴,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典故:「飲鴆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四十八·霍諝傳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孫,徑路平易,位極州郡,日望徵辟,亦無瑕穢纖介之累,無故刊定詔書,欲以何名?就有所疑,當求其便安,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東漢時,有人於大將軍梁商之前,誣告霍諝之舅父宋光,私自刪改朝廷詔書,光為此而入獄。
  • 國學課 古人藏在成語裡的智慧,獲益匪淺...
    忙裡偷閒,「偷懶」也是智慧?黃庭堅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一次仲由在孔子家中彈瑟,孔子聽後認為仲由的彈奏充滿殺伐之音,並不符合儒家中正溫柔的禮樂追求,於是說道:「仲由喜歡彈瑟,技藝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為何要在我家裡彈呢?」意思是讚揚仲由已經有了一定成就,但還沒到精微之奧的最高境界。後來「登堂入室」一詞就被用來形容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達到高深的地步;也比喻學藝深得師傳。這個成語蘊含著古人對於不同學習階段理解的智慧。
  • 成語典故|連環畫《爾虞我詐》
    成語典故是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是語言中的璀璨明珠。成語典故內容廣泛,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每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故事短小精悍,圖文相互彰顯。讀者在欣賞精美畫面和閱讀文字腳本時,不知不覺也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增長了國學知識。故事的背後,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在現實生活中要學會「我無爾詐,爾無我虞」,而非「爾虞我詐」。
  • 明珠夜投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明珠暗投、明珠投暗,反義詞有:棄暗投明,明珠夜投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誤入歧途。明珠夜投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明珠夜投(míng zhū yè tóu)成語釋義:投:拋擲,丟棄。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賞識,或好人誤入歧途。
  • 會說話的成語才給力,酷我音樂最新上線百家講壇《中華成語》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錘鍊和積累下來的語言精華,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
  • 一個成語一處景,伴著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遊中國之安徽篇
    如果說在華夏文明中,在漢字語言中最為言簡意賅的形式就是成語了。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在5萬多條的成語中,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每一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甚至跟著成語可以遊遍中華大地,今天我們來跟著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遊中國,首先,我們從安徽開始。
  • 成語飲鴆止渴形容用錯誤方法脫困其中鴆是一種 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成語飲鴆止渴形容用錯誤方法脫困其中鴆是一種 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答案時間:2020-12-04 13:03   來源:九遊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飲鴆止渴形容用錯誤方法脫困其中鴆是一種 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答案 螞蟻莊園成語飲鴆止渴形容用錯誤方法脫困其中鴆是一種什麼?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紅網時刻1月10日訊(記者 蔡娟 攝影 張必聞 通訊員 謝一帆 吳咪咪)成語是中華文化沉澱下來的語言瑰寶。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還能見微知著,培養孩子的歷史觀、想像力和創造力。成語跟詩詞一樣,是中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有對成語知識的考核。那麼,如何讓孩子們愛上成語學習?怎樣才能記得住、用得好?在婷婷姐姐的新書《婷婷講成語故事》中,都能找到答案。
  • 給孩子做國學啟蒙,只知道三字經唐詩宋詞?中華最美童謠了解一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國學經典,蘊藏著古人的智慧精髓。現如今,很多家長對於學習國學的意識提高了,甚至在孕期就開始了國學胎教,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誦讀唐詩宋詞,在會說話之後就開始教孩子背誦了。
  • 成語「飲鴆止渴」形容用錯誤方法脫困,其中「鴆」是一種?
    小雞寶寶考考你,成語「飲鴆止渴」形容用錯誤方法脫困,其中「鴆」是一種?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2月4日的題目。答案中有兩個選項,分別是毒鳥和毒果,你們覺得,成語飲鴆止渴是形容什麼呢?下面逗逼小胖就為玩家帶來螞蟻莊園小課堂12.4最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