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玉器 ,以後是個大坑!

2021-02-19 古玉蟲

虎座雙鷹珮

出土文物神人頭像

出土玉器

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4歲的李白從故鄉江油出發,開始尋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實現途徑。船入楚地,風景豁然,詩仙發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慨嘆。1230年後的1954年,在太白先生感慨江漢平闊不足百公裡的湖北省天門市西北角,故紙所謂大洪山「陵之竟也」的地方,修渠的民工們挖出了後來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大考古發現」的中國史前文明時期最大的古城——石家河古城。

隨著石家河遺址發掘和研究的深入,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傾向於改變中華文明僅來源於黃河文明的單源說,而開始認同多源的「滿天星鬥」論。最新考古研究表明,石家河文化的影響以江漢平原為中心,東至大別山麓,南抵洞庭湖濱,西接巴蜀,北上河洛,勢力範圍近20萬平方公裡,僅湖北省境內就分布著天門龍嘴、天門笑城、石首走馬嶺、公安青河城等15處城址,其中,中心大城石家河在長達2000年的時間裡,一直發揮著整合文化與資源,引領長江中遊史前文明向前發展的作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石家河古城是當時長江中遊地區史前諸部落的首都,石家河文化代表的南蠻文明與黃河流域北方華夏文明、長江下遊的東夷文明一起,或許還有那些我們現在尚未發現的中華文明的支脈,共同構成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連體雙人頭像玉器

這是一座依水而建的上古大城,建成區達8平方公裡,核心區超過120萬平方米,計主城一座,東南有衛城一座,即土城,面積近20萬平方米。古城規劃科學,功能完備,不僅有相對規範的功能分區,城內居住區、手工作坊區、祭祀與墓葬區相對分離,而且有極其嚴密的防衛體系。古城有三道城壕守衛,每道城垣牆底厚達60-80米,壕溝寬80-100米,東西兩面的壕溝利用東河和西河的自然水道,其他壕溝由人工開挖而成,並建有橋梁通行。關注古玉蟲城外另有42個散居的規模大小不等的聚落。在只有石器工具的上古時期,修建如此規模的城市,先民的智慧和勇毅令人景仰。

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這件玉鳳通體黃褐,

側身回首,短翅修尾,

造型與我們現在的鳳別無二致。

2、小型的神像在這裡大量出現,類似的神像也出土於商代和周代的遺址,這就是說在龍山時期,江漢平原的文化對後來的商和周曾產生過相當的影響。

3、這些神像有著奇特的造型,但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凌家灘的因素,三星堆的因素,可能它們曾對長江長中上遊的巴蜀地區產生過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南方的玉器都不太有較完美的圓雕,在良渚,圓雕作品少之又少,但是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相當高超的圓雕藝術。

4、一時間似乎很難考證這是哪一族留下來的作品,這些神像代表什麼?但總讓人覺得石家河文化玉器為後來的商代神像藝術開創了先河。

5、在新石器晚期,各個遺址都留下了蟬,但是石家河文化的蟬,最少是這個時代的姣姣者,商代的玉琮上常常飾有蟬的形象,所以蟬,確實有某種特殊的含義,對蟬的崇拜,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6、蟬的神性,在於它的羽化和重生。在漢代,蟬的應用幾乎登峰造極,它同時被用於生者的佩飾和死者的殮葬。

7、精美的虎頭飾,是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一大特色。傳說巴人尚虎,且古代又有以白虎禮西方的傳說。這些雕飾與線條,已經初具商代玉雕的特徵。

8、與商代的虎不同,這些虎並沒有十分猙獰的面目,所以,它們到底是虎還是別的什麼說傳中的神獸?

9、在甲骨文中,曾經記載著一個虎方國,但那是商代的虎方,而不是石家河

時期的虎方。石家河時期基本處於龍山時代,那時中國史前部落的爭霸已轉移至黃河流域,或許,虎方就形成於北方諸部落無暇南顧之時。

10、關於虎方,有的說在漢南荊楚故地或者淮水的上遊,有的說在鄱陽湖以西、洞庭湖以東,這些地點其實大致上與石家河文化產生的地域相差不太大。

11、在這裡,我們也看到了山東龍山文化的一些影子,這兩件玉器,與山東龍山文化的獸面紋或者神面紋如出一轍,所以不排除,虎方曾是龍山時期北方王朝的諸侯之一。

12、這些龍和鳳的玉雕,對商代玉雕產生了重大影響,可以想像商的祖先,與南方都落有著十部密切的關係。

13、這樣的玉鷹,人們會以為它出自於北方的紅山文化,但是它竟然是南方的作品。難道,石家河人的祖先,曾經是東北的移民?這讓人想起炎、黃大戰之時,北方的應龍和玄女最後都沒有北返的傳說。透雕的玉鳳,更是一絕,就算是商代晚期的作品,也少有能與之相比。

14、這些笄,都飾有鷹的圖象,在整個龍山時期,黃河流域都曾出土過類似的物件。就連神木石峁遺址也不例外,看來,石家河才是這些鷹形玉笄的老

家。

15、石家河出土的玉笄有很多,這與石家河出土的神像很不相配,也就是說,那些神像,可能並非是石家河人形像的寫真。

16、也許,他們雖然在南方,但卻是北方人的打扮,或者,這些笄是分性別使用的,神是男性,不用笄,而貴族女子才用笄?

17、玉柄形器,這讓我們看到了夏代玉柄形器的一些原形,但是,它們又和良渚大量出土的玉錐形器很接近,而實際上,石家河文化晚期已經進入夏代的紀年。

18、總的來說,這些物件有著後良渚時期和龍山時期的色形,即既有著良渚文化的殘跡,又有著山東龍山文化的烙印。

19、玉喇叭,曾在凌家灘出土過一隻,但是在這裡出土了三隻,所以,石家河文明總有著長江文明揮之不去的色彩。玉喇叭用途不明,可能是組佩中的一個物件,也有可能是某種樂器的配件。

20、這些圓牌,大概是一種帽飾,相當於後來的帽準?

21、這些玉璜的樣子已經很舊了,它們最少是五千年前長江流域的舊物,只不過,這些舊物與石家河遺址相重合了。

22、但至少有一部分玉璜是新式的,關注公眾號古玉蟲比較精美,這是典形的炎帝族的玉璜,不同與良渚玉璜,或許,這反映了新老南方部落在文化上的熔合。

23、玉璧一直在中國各地流行著,這種古老的玉器有作很強的生命力,在長江、黃河流域都有,也一直在流行。

24、這隻琮出土於湖南,年代非常晚了,龍山時代的琮在湖南極少見,在四川較多。還有一隻殘琮出土於荊州,也都是龍山時代的琮。龍山時代的琮黃河中西部出現較多,當然這些琮都已不是良渚制式的琮。

25、這裡出現了兩隻玉璋,讓人想到了「禹娶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的傳說。在中國,什麼樣的玉器分布範圍最廣?在裝飾玉器裡面,傳播最廣的是玉玦,而禮器之中,傳播最廣的不是玉琮或者玉璧,而是玉牙璋。玉牙璋極有可能是各地諸侯或者方國臣服於中央王朝的憑證,無論各地區的文化差異有多大,總有牙璋出土,他們曾出土於香港、海南、越南、福建,這些都是極偏遠的地方。

26、商、周遺址出土的帶有石家河文化風格的神像,還有英、美一些博物展出的石家河式神像。這是饕餮還是祝融,一切有待於研究。

通過石家河玉器

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

即使我們一生去學習探索古玉

但是所知

也只是九牛一毛

古玉蟲

致力於古玉收藏研究

相關焦點

  • 一眼千年,罈罈罐罐講述上古時期的故事 天門石家河掘出的上古迷城
    這個沉睡數千年的上古迷城,半個多世紀前,因一項水利工程修建得以重見天日。1954年,特大洪災波及天門,下屬的石家河鎮農場被淹。當年冬天,鎮裡組織農民興修石龍水庫乾渠,意外揭開石家河古代遺址神秘面紗的一角。次年,考古人員來到村裡,發掘出一批新石器時代遺存,村民們恍然明白,「原來這些都是寶貝」。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的中國玉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有玉器約1000多件,這其中大部分來自私人藏家捐獻。近日,在這家博物館的一次線上展覽中,資深策展人ColinMackenzie馬麟和專家萬珺介紹了館藏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商、周、戰國時期的玉器,並針對一些玉器愛好者經常出現的問題,分享了他們的玉器鑑賞之道。
  • 漫談人龍、人獸、人鳥組合玉器
    如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玉琮,四面皆琢刻有繁縟的紋飾,共計八個神人獸面紋神徽,神人頭部以及下方之獸面皆以浮雕凸出,用陰線刻畫神人五官和羽冠的羽翎以及獸面之細部,再於兩浮雕區之間和旁邊琢出神人的上肢以及獸體等細節。張光直先生曾解讀良渚神人獸面紋為巫師御蹻通天之圖像。
  • 美人如玉系列:最早的女性玉器收藏家「婦好」
    這些青銅器除兵器和實用器外,還有755件玉器,我們知道青銅器更多在商朝已經成為祭祀用品的主要禮器,作為當朝掌握這項最高神職權力的大祭司,做為國家重大國事的實際決策者,婦好應該是具有廣博的學識、崇高的地位,通過與鬼神溝通的儀式,在墓中出現這些青銅器並不奇怪,但是她的墓中出現的這麼多件玉器,卻另有一層含義了。
  • 她的玉器 ,一輩子一輩子研究不夠 !
    玉羊頭圓雕,白玉,有油脂光澤,褐色沁斑一、玉器的種類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品類相當齊全,幾乎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
  • 她的玉器 ,夠你研究一輩子 !
    玉羊頭圓雕,白玉,有油脂光澤,褐色沁斑一、玉器的種類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品類相當齊全,幾乎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
  • 她的玉器,夠你把玩學習一輩子 !
    玉羊頭圓雕,白玉,有油脂光澤,褐色沁斑一、玉器的種類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品類相當齊全,幾乎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
  • 古代玉器 辨工識玉器
    所以玉器是一步步的雕琢出來的,琢玉也成了一個文明的發展和見證,也是今天我們看到這些精美玉器的美麗之源,發展到現在的機械陀具的,雖然能夠雕琢出更細緻的圖案和文飾,但是卻失去了原來的文化氛圍,假如給新和老的雕琢做個價值判定的話,那麼老玉就是7分工錢,3分料錢,而現在新玉卻是3分工錢,7分料錢。
  • 三千年過去了 ,她依舊是玉器收藏第一人 !
    玉羊頭圓雕,白玉,有油脂光澤,褐色沁斑一、玉器的種類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品類相當齊全,幾乎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
  • 高古玉之美:臺北故宮48件頂級玉器
    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 玉璧。石家河文化晚期 神祖面紋玉器。青綠色玉,但大部分深沁為牙黃色,局部褐斑。應是一件石家河文化的神祖面紋玉飾。正面雕一抽象的面紋,有一雙大漩渦眼,左右向外凸出似牛角形物,耳戴圓耳環,約臉龐中央有一圓洞,或曾嵌松綠石。
  • 婦好墓玉器的發現與研究
    本文梳理了婦好墓的發現和發掘過程、婦好墓的重要考古發現、婦好身份的研究,並對婦好墓出土玉器的數量、種類及其玉料、工藝、風格、文化歸屬等方面的相關研究做了綜述。婦好墓的發現與研究為研究商代貴族的墓葬形制、喪葬制度、禮樂制度、社會發展、手工業生產等情況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其出土的玉器也是我國單個墓葬出土玉器之最,為研究商代的制玉工藝、用玉制度、玉器功能、玉器文化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 龍飛鳳舞 殮葬玉器——西漢楚國玉器漫談
    西漢楚國玉器所用玉料以透閃石玉為主,新疆和田、甘肅馬鬃山等地都是玉料的重要來源,特別是楚王(後)墓所出土玉器玉質溫潤、結構緊密,深埋地下2000餘年,仍然光潔如新。楚國玉器造型豐滿張揚靈動,線條流暢遒勁有力,充分反映了大漢王朝豪放、大氣的時代精神。隨著治玉工具的改進、雕刻技法的提高,西漢時期迎來了玉器發展的新局面,在繼承戰國治玉風格的基礎上,西漢楚國玉器也有一些新成就。
  • 玉器低潮期南北朝與唐代玉器
    主要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玉器很少,其中很多玉器物風格和漢代一致,而且大多數可能是漢代遺玉,新的玉器品種只是個別現象。南北朝玉器玉器與儒學有著不解之緣.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儒學的衰退,玉器亦受影響.玉器的象徵意蘊呈現淡化的態勢,玉器的禮制等級之象徵,道德教化的載體,政治權利之代表皆漸漸衰落;同時玉器的數量品質之衰勢凸顯,生產數量急劇下降,品質亦逐漸衰落;更由於瑞獸的出現及食玉現象的發生,玉器在"神壇"之上遭受重創
  • 中國玉器鑑賞-清代玉器解讀
    中國玉器中,清代玉器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位,而且是中國玉器史上的鼎盛時期。清代玉器是集歷朝歷代大成的玉器。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解讀古玉史話:清代玉器全面收藏知識與精品玉器鑑賞,通過一些清代玉器的精品實例,使您能感受到我國清代鼎盛時期玉器文化的輝煌成就。
  • 玉見吉祥系列之:從古人的闢邪理念看玉器雕刻的形制創意
    實際上指的是玉的色澤、紋理、質地、硬度、韌性五個特性。古人根據玉石的特點與人文背景的結合,在後來製作的玉器中,完美體現出來,幾乎所有的傳統玉雕題材都包含著吉祥的寓意與美好的祝願。古時「六器」,又稱「六瑞」,即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六種玉器。
  • 良渚文化玉器與紅山文化玉器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良渚文化玉器與紅山文化玉器。後世對這兩類玉器的研究也是頗為深入。良渚文化玉器與紅山文化玉器各具特色,各具風採,也是玉器遺珍中比較典型的玉器。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它們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更加顯得古樸而神秘。
  • 陝西文物探探探丨收藏玉器如何避免被坑?專家分享「乾貨」
    摩氏硬度為10個等級,翡翠硬度6.5—7,故稱「硬玉」,玉比翡翠硬度低,為摩氏6—6.5,又稱「軟玉」。軟玉(Nephrite),其英文名稱來源於希臘語「腎臟」之意,故又有「腎石」之稱。軟玉其實並不軟,所以有學者認為,中國軟玉應稱為「透閃石玉」,或稱「閃玉」。「但從文化意義來說,玉石的價值遠比翡翠要大很多少倍。他表示,在我國,玉器蘊含的文化是獨一無二的。
  • 玉器上的龍紋
    古代青銅器上的蟠螭紋,其身體和腿似龍,而面部似獸,此紋是春秋戰國和漢代玉器上的主要紋飾之一。夔龍紋是一種最早出現的龍紋,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的玉器上,但是玉器上的線條要比青銅器上的柔和,並且多與人面結合在一起,陰刻線除了單線之外也有雙刻線。我國玉器上的紋變化很大,戰國和漢代是菱紋的興盛時期,以後逐漸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