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起源於6500萬年以前的白堊紀晚期。那時候地球正在經歷自行成以來最劇烈的動蕩和變化。地球上的生命正在經歷第五次生物大滅絕。96%的植物消失,雄霸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也難逃一劫,而沙棘卻頑強的存活了下來。沙棘,英文名字「seabukthom」意為從海邊遷徙來的植物,經過漫長多變的自然條件,使沙棘的生物學、生態學習性,向著耐乾旱、耐嚴寒、耐貧瘠的方向進化和發展,生態適應性很強。
沙棘在藍色的內蒙古高原繁衍生息了幾千萬年,太多的滄海桑田,太多的時光荏苒,物競天擇的傳奇被它精彩演繹。正是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難,它積累了大量超乎想像的抗性產物。正是這些抗性產物幫它度過了地球上那段黑暗的日子,同時造就了沙棘強大的生命力和神奇的生物特性,使其經歷幾千萬年生生不息。沙棘對溫度的適應度極高,極端最低溫度可達-50 ℃極端最高溫度可達50℃,極耐乾旱,極耐貧瘠,極耐冷熱為植物之最。正是因其極耐冷熱的特質,沙棘中含有400多種生物活性物質,206種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物質。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等
其側根十分發達
分櫱萌生蔓延能力很強
具有很強的水土保持
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沙棘它的地理分布很廣,跨歐亞兩洲溫帶地區。中國是世界沙棘的發源地,沙棘植物分布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的國家。沙棘面積佔世界沙棘總面積94%,在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北、甘肅、寧夏、遼寧、青海、新疆等十幾個省和自治區都有分布,總面積達2000萬畝。
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沙棘發展最快的省區之一,佔中國沙棘總面積的40%以上。以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為核心的沙棘生態園區,高原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日照充分,為純天然綠色生態保護區。這裡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孕育出了世界三大名種沙棘之首的蠻汗山野生蒙古沙棘。並成為宇航人生產沙棘產品的最佳原料產地。
被古羅馬稱為「使馬閃閃發光的樹」
早在神話時代的古希臘,沙棘的名字就傳遍愛琴海兩岸。在《荷馬史詩》的鴻篇巨著中「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字眼曾多次出現,這就是沙棘的拉丁語名稱。相傳在古希臘,一些因長期徵戰致殘和病弱的戰馬,被主人遺棄在荒野之中。這些曾經戰場上的驕子,拖著疲憊的身軀在荒野中結群覓食,奇蹟發生了,這些戰馬在荒野裡生活了一段時間,變的膘肥體壯,皮毛閃閃發亮,人們發現這些戰馬在荒野裡啃食的植物是一種帶刺的灌木,便取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意即「使馬閃閃發光的樹。」
一代天驕的「軍糧」
在古老的東方也有一位傳奇的英雄被沙棘的神奇深深折服,他就是被譽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在常年的徵戰生涯裡成吉思汗被疾病所困擾,直到他遇到了道教總掌門人邱機處,邱機處根據當地豐富的沙棘資源以及醫書《月王藥診》中記載「沙棘能增強體力,開胃舒暢,飲食爽口,促進消化」的功能,為成吉思汗調製出了一種以沙棘為主的藥方。成吉思汗便視沙棘為「長生天」賜給的靈丹妙藥,將其名命為「開胃健脾長壽果」和「聖果」。從此以後,成吉思汗便隨身攜帶,以抵禦疾病,強身健體。從成吉思汗開始,沙棘在蒙古族民眾的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成為常用的食品和保健品。
孔明妙用「棘果」解除蜀軍疲勞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州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蜀國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與孫權、曹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這就是著名的三國時期。據史書記載,在一次遠徵途中,三國時期的蜀軍,因長時間在崎嶇的山路上艱苦跋涉,而人困馬乏,體力不支。有些士兵就在荒山野嶺中採摘「棘果」充飢解渴。吃了「棘果」後,士兵們的疲勞馬上神奇地消除了,體力得到很快恢復。諸葛亮發現後,號召全軍,人人服用,終於度過難關。他們服用的「棘果」正是當今的沙棘。
忽必烈長壽的秘訣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1294)年,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孫子,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大蒙古國末代可汗,元朝的開國皇帝。受成吉思汗影響,他的子孫後代常以沙棘製作食品和保健品,以抵禦疾病、增強體魄,克服草原惡劣的天氣環境。忽必烈正是因為經常食用長壽果-沙棘,才活到了80歲。可以說元朝社會,蒙古大軍能夠遠徵歐亞,橫掃千軍,建立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沙棘也是功不可沒。
清朝時「聖果」備受推崇
著名的烏布通戰役之後,連續作戰的清兵都感到疲憊不堪。隨軍親徵的康熙皇帝命令隨行軍醫儘快想辦法調理兵士們的身體。在藥材匱乏的情況下,軍醫們對此一籌莫展。一位本地的軍醫想到了當地的沙棘。當地人平時都經常食用這種漿果來增強體力和抵禦寒冷。情急之下,眾軍醫冒險試驗,他們把沙棘果擠出的汁放入兵士們的飲用水中,供士兵們飲用。數日後,清兵的精力和體力悉數恢復,那位本地的軍醫也受到了康熙的嘉獎。
「達日布」助力西藏解放
四十多年前,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時,由於缺氧,嚴重的高原反應威脅著十幾萬進藏大軍的生命安全。危急之際,藏族嚮導採來一些名叫「達日布」的神果,讓患病的戰士食用。幾天之後,病情居然得到了迅速緩解,而這種野生的神果就是沙棘。
褐馬雞漂亮羽毛的奧秘
褐馬雞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它披著一身藍褐相間的羽毛,一派華貴姿態。然而在人工飼養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尾羽脫落、毛色黯淡無光的現象,這一問題很長時間未能得到解決,直到前幾年,經科研人員細心研究發現,褐馬雞在野生狀態下,其重要的棲息地是沙棘叢林,正是由於長期食用沙棘葉和果實,才使它有如此美麗的羽毛,飼養員開始給褐馬雞餵食沙棘果、渣和葉,幾個月後褐馬雞的羽毛又重新變得漂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