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帶領石家莊永昌衝超成功的主帥古特比,回到美國休假,期間接受了一些媒體的採訪。下面是ESPN刊登的一篇題目為《美職聯會是美國足球環球旅行家古特比的下一站嗎》的文章,原文太長,現翻譯其中一部分,將其中一些有意義的片段和故事分享給大家。
古特比的執教生涯跨越了30年,經歷了12支不同的球隊,他曾在三屆世界盃上擔任教練組成員,過去十幾年間在亞洲執教過4支球隊。「如果這不叫全球化,還能叫什麼呢?」古特比接受專訪時笑著說。
在美國足球界,古特比是一個神秘的人物,多年來他扮演過很多次關鍵角色,但總體上還是默默無聞。他最後一次在美國執教是05年輔佐史蒂夫-桑普森幫助洛杉磯銀河拿到了雙冠王,後來雖然參與過銀河隊管理職位的面試,不過沒能競爭過前美國隊主帥老布拉德利。「我認為我的經驗和素養可以給大聯盟帶來非常不同的東西,我已經離開美國15年了,大多數人已經忘記我或不認識我,但我想一旦他們了解我和我的工作方式,他們會喜歡我的球隊的。我可以深入每個球員的內心,讓他們成為巨人。」
在德黑蘭時,古特比也是在街頭踢球的孩子們之一,13歲移居美國後,古特比說服了中學的校長組建一支足球隊,前提是他可以找到一名教練。「那個時候足球在美國還沒那麼流行,你不僅要成為一個球員,還要做一個推廣員,完成多個角色的任務後才能參與這項運動。」
古特比在高中時表現出色,優秀到可以進入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校隊,當時隊中有後來的美國國腳卡利吉烏裡,教練則正是後來執教過美國國家隊和洛杉磯銀河的桑普森。
1988年,古特比創辦了美國全球足球學校,最初只需100美元報名費,第一天只有一人報名,但很快發展到了10支球隊,每年有1000名學生。曾在永昌短暫擔任青訓教頭的布萊恩之前就是該校的校長。談到建立這座學校的動機,古特比這樣說道:」即便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隊的球員,也沒有達到支撐他們在最高水平賽場比賽的技術水平,原因就是在他們年輕時,沒有人和他們一起工作。
前美國國腳奧布萊恩就是被古特比發掘並一手培養出來的,他說道:」阿富辛是一位非常有激情的教練,他要求很高,且專注於重複性的技術訓練,那對我真的很有用。當時我右腳踢得並不好,尤其是側身抽射。這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做到,但他告訴我你必須去練習這個。「後來奧布萊恩在古特比的引薦下加盟荷甲豪門阿賈克斯,並在03年跟隨那支星光熠熠的阿賈克斯打入了當賽季歐冠八強。
1998年世界盃,因為某些因素,作為美國隊助教的古特比被特別強調去偵察小組賽的對手伊朗。雖然那一夜美國1比2不敵伊朗,但對於古特比來說,他認識到了一些比賽以外的東西。「當你看到球迷們一邊臉掛著美國國旗,另一邊掛著伊朗國旗,當你看到互相之間存在諸多問題的兩個國家的球迷的友誼,我真的很激動,因為我意識到了這場比賽的力量。即使民族和文化不同,但人類是有共同點的。當我進入一個球隊或國家時,互相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要試著去傾聽並了解每種文化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
1998年世界盃後,古特比本來計劃回到他的足球學校,但他接到了希丁克的電話。他得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一個完全不會韓語的教練組(現在是古特比會說的5種語言之一了)需要一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觀點,而不只是簡單翻譯他們的指令,而古特比極為擅長利用視頻強化戰術概念。「當時沒有人會製作動畫和分解圖像,在電腦圖片上畫畫。」希丁克也表示:」這可以幫到我,因為我真的不會說韓語。」
文章結尾,引用了前洛杉磯銀河後衛、現任全美大學生棒球錦標賽薩克拉門託共和國隊總經理的託德-杜尼萬對古特比的評價:「他在視頻演示方面領先於這個時代,他非常精確,與他合作的細節要求極高。他總比別人多走一步,他談論比賽和對手的方式非常熱烈,他無所畏懼,他不怕任何挑戰。」(本文由新浪微博「永昌新聞」翻譯,並授權「手心體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