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72年在西德慕尼黑舉行,共有來自121個國家的7173名選手參加195個小項的角逐,所有這些數字都在告訴人們一個信息:慕尼黑奧運會的規模將是前所未有的。可以想見,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一屆精彩紛呈的奧運會。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慘案的發生打破了賽事的進程,並使這場奧運會蒙上了陰影,直接導致往後的奧運會都格外重視安保工作。
按照既定進程,慕尼黑奧運會於1972年8月26日開幕,9月10日閉幕,將歷時半個月。前10天一切正常,賽事有條不紊地進行,所有人都將關注點放在了賽場上,不少人媒體稱讚說這是一次「和平歡樂的盛會」。
然而幾位不速之客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和平歡樂的氛圍。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帶著衝鋒鎗、手榴彈,翻越鐵絲網悄悄進入了奧運村,並徑直奔向了以色列運動員入住的31號樓。之所以這麼順利,除了奧運村安保形同虛設,還因為這夥歹徒事先制定了周密的計劃,有備而來。他們提前偵查踩點,設計了進入的路線,明確了目標所在地,甚至還準備了運動員的田徑服做偽裝。
恰巧前一天,以色列隊沒有賽事,大多數運動員在奧運村休息。這夥歹徒的行動被其中一名運動員發現,雙方隨即展開了搏鬥,在這一過程中,2名以色列運動員慘遭殺害,另有9人被扣為人質。
儘管搏鬥的動靜不小,但是起初並沒有被人察覺,因為在奧運村裡夜晚的慶祝活動很豐富,動靜也很大,因此大家起初都沒在意,直到凌晨五點才有人發現異常並報了警。西德警方這才開始了解救人質的行動。
隨著調查的展開,這夥歹徒的身份慢慢被揭開。他們來自於一個叫「黑九月」的巴勒斯坦恐怖組織,而劫持以色列運動員的目的,是脅迫以色列釋放被其關押的234名囚犯和被西德關押的2名囚犯,而且歹徒要求在當天上午9點前回復,否則撕票。
西德警方哪見過這等事,只能儘可能拖延時間,再伺機衝入31號樓開展解救行動。後來經過討價還價,歹徒要求西德警方安排飛機將自己和人質轉送到埃及。西德警方改變了計劃,打算在機場開展營救行動,於是就答應了歹徒的要求。剛到機場,兩名歹徒便被事先安排的狙擊手擊斃,機場瞬間亂成一團,剩下的歹徒和解救人員展開槍戰,最終警方擊斃5名歹徒,抓捕3人,而9名以色列人質全部被殺害。
這次的行動雖然控制了全部歹徒,但是毋庸置疑這是一次失敗的營救行動。而世界輿論也為之譁然,紛紛指責西德警方無能,抨擊西德政府「視人質生命如兒戲」。這次恐怖事件導致奧運會暫停了一天,更讓西德蒙受了奇恥大辱。
可以說這次的恐怖襲擊事件是奧運史上最黑暗的一刻。從此以後,奧運會的安保工作就被擺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可以理解為慕尼黑奧運會的一次深刻教訓。但這也令我們痛心,除了痛心這些無辜運動員的逝去,同時也痛心這樣一個美好的體育賽事成為了某些人製造恐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