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歲月無言,春秋有痕。2020年,意氣風發的東臺法院人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迎著法治夢想全力加速奔跑。這一年,該院審判質效核心指標持續位居鹽城基層法院前列,在鹽城中院組織的綜合考評中榮獲「十二連冠」,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單位」複評,被表彰為「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範點」。
01
真抓實幹
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做好營商環境「大文章」。制定服務和保障營商環境優化實施方案,以24項「硬核」措施,構築全方位司法盾牌。妥善審結買賣合同等合同糾紛案件,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強化破產審判工作,深化府院聯動機制,推動設立破產審判專項基金,審結破產案件12件。榮獲全省法院破產審判工作先進集體。紮實開展「三項清理」,成功處置16家被執行企業資產,釋放閒置土地,騰空低效廠房,最大限度地激活沉睡資產資源,助推「騰籠換鳥」「開籠引鳳」。
下好城鄉發展「先手棋」。積極圍繞高鐵、高速、城建等市政重大工程,向有關部門提出法律風險防控、應對建議。組織黨員幹警對掛鈎幫扶的脫貧群眾定期開展跟蹤回訪,做到精準脫貧「一個都不能少」。依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妥善審結農業種養殖糾紛等「三農」案件,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細耕人民法庭「責任田」,讓當事人享受「家門口法院」的服務。
打造溼地生態「高顏值」。做好申遺「後半篇文章」,守護大美溼地,2件案件獲評全國、全省法院典型案例。與公安局、檢察院、溼地旅遊管委會等8部門籤署生物多樣性保護協作協議,傾力為世界自然遺產黃海溼地生物多樣性提供堅強保障。積極適用勞務代償、增殖放流、異地補植等生態修複方式,讓環境「破壞者」成為「修復者」。
02
履職盡責
打好公平正義「組合拳」
聚焦社會穩定。依法審結各類刑事案件,用刑事審判利劍守護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審結微信紅包群開設賭場案等社交網絡新類型犯罪,依法保障人民群眾「錢袋子的安全」。依法審結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時刻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切實形成震懾黑惡勢力犯罪的強大聲勢。常態化開展「打財斷血」「黑財清底」專項執行,堅決剷除黑惡勢力經濟基礎。
聚焦社會治理。制定出臺「疫情防控12條」等多個文件,組織幹警到包保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深耕厚植「法官村長」機制,「法官村長」深入社區村居、田間地頭調處矛盾糾紛,讓矛盾「止於未發、化於未訴」。持續擦亮「一庭三所+」品牌,與轄區派出所、司法所、勞動服務所等部門聯合化解基層矛盾,經驗做法被省委機關刊物《群眾》刊發推介。
聚焦法治宣傳。紮實開展「審判三進」,努力讓公眾接近司法、讓法治深入人心。赴金墩廣場等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赴安豐中學等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將法治「種子」根植青少年內心。舉辦法院開放日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微信微博,傳播法院聲音、講好法治故事。
03
踐行宗旨
託舉人民群眾「幸福感」
打通司法公正「最後一公裡」。推動市依法治市委員會出臺23項舉措,為執行工作注入「源頭活水」。常態化開展服務「六穩」「六保」、涉民生案件、涉民營企業等專項執行行動,用幹警「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強化司法拍賣,切實破解財產變現難題。推行「854+無紙化」辦案模式,著力實現簡案快執、繁案精執、智慧執行。
織密民生權益「保護網」。深化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推行網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為當事人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的訴訟服務。加強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和好力度,讓孩子能夠享受完整家庭的溫暖。依法審結勞動爭議糾紛,努力讓勞動者安心、用工者放心。民一庭被表彰省巾幗文明崗。1則案例入選全省勞動爭議十大典型案例。
打造審判質效「快車道」。堅持「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工作思路,推進刑事、民商事、執行等領域「繁簡分流」。紮實推進「智慧法院」建設,依託電子訴訟檔案調閱平臺,方便當事人就近查閱。重抓鹽城中院研發的審判執行流程節點管控平臺應用,該院制定的節點管控一覽表在鹽城法院推廣。
文字:張計玉、鄭陽
原標題:《《江蘇法制報》:東臺迎著法治夢想跑出「加速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