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四川省「達州市十大最美志願者」陳奎
「最美志願者」陳奎(第三排左一)和他的志願者服務隊
四川文明網達州訊(李政軍 王立兵)在四川省宣漢縣南壩中學志願者服務隊裡,陳奎不是團委書記,而是「孩子王」,學生親切地喊他「奎哥」。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在短短的幾年裡讓南壩中學志願者服務隊從「散兵遊勇」走向了「正規軍」,這支配帶著紅袖標的志願者服務隊,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紅軍」。一年365天,陳奎和他的團隊浩浩蕩蕩,一路歡歌,奔走在校園、社區、農村,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志願者之歌」。
從「遊擊隊」到「正規軍」
當陳奎接手南壩中學團委書記一職的時候,他發現一個殛待解決的問題,學校的志願者沒有統一組織、辦公場所、陣地建設,更沒有科學的操作體系,志願者就像滿地的花兒,美麗卻零星。雖然,志願者是個人行為,但陳奎決定要讓志願者有一個「家」,讓他們能感受到組織的溫暖,能感覺到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組織志願者開展「保護母親河」活動
雖然學校的辦公場所和經費都很緊張,但校領導非常支持志願者活動,校長李政軍親自做批示,擠出了辦公場所,提供了辦公設備。陳奎帶領志願者們將原來的雜物間打掃乾淨,放好書桌、置好電腦、擺好文件夾,在牆上掛好「蓄謀已久」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成員名冊、分工職責、活動計劃,一個「家」就成了!
學生志願者們在河邊撿拾垃圾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有了安頓的「家」,陳奎隨即成立了南壩中學志願者服務隊,並在全校每個團支部成立一個青年志願者服務小分隊,支部書記任負責人,並負責聯繫好一個青年志願者服務基地,以備在基地上開展活動。因為畢業,志願者存在著新老更替,再者志願者中難免有虎頭蛇尾的同學。於是,陳奎制定了志願者的「生血」和「淘汰」機制:每期開學,舉行志願者招聘會,從眾多的應聘者中精中選優作為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成員;每期表彰「優秀志願者」為大家鼓勁加油,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淨化志願者服務隊裡的功利思想,推行以老帶新制和定期培訓提升志願者的業務能力。
做好「家門口」的服務
陳奎是班主任,所以他更了解山區學生的疾苦。如何讓志願者不淪為「口號幫」,如何讓志願者為學生做一些實事,陳奎最先想到的是成立「精英愛心基金」。2011年,當陳奎帶頭為「精英愛心基金」捐出自己的第一筆錢時,標誌著「精英愛心基金」正式啟動。兩年來,愛心基金在大家的努力下,像滾雪球式地源源不斷地累積著愛,共募捐資金7萬多元,幫助、救濟特困生60多名。其中身殘志堅,被評為「達州市美德少年」的學生瞿強一次獲得捐助6000多元。
同學向濤在家意外墜樓後,「精英愛心基金」立即將16416元捐款交到向濤家裡,向濤的父親感激地接過這筆凝聚著全校師生濃濃大愛的捐款,泣不成聲。然而,當他得知這筆錢是來自學校「精英愛心基金」和了解「精英愛心基金」的使命時,又大義地將捐款回贈給「精英愛心基金」,讓它將愛傳遞,幫助、救濟更多學生。
帶學生志願者義務打掃衛生
除了成立愛心基金,陳奎還發揮自己的力量,為那些貧困學生爭取更多的經濟援助。像瞿強、劉文安、龍芳芳、陳柯宏等同學,陳奎在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後,積極按程序向團縣委、教育局、社會爭取贊助、幫扶名額。
志願者服務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常菜」和「特色菜」。為此,陳奎在志願者服務中開闢了固定的欄目,如「今冬送溫暖」活動,一到冬天,服務隊便拿出經費購買名著、鋼筆、筆記本等多種慰問品,為特困生「送貨上門」、雪中送碳。截至目前,共計有200多名同學接受了6000多元的關愛。
複雜的社會導致學生出現多元問題。因此,校志願者服務隊也就順應而為,成立心理健康諮詢室,讓志願者與問題學生、留守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結對做朋友,交心談心,驅除心理陰影。在校園廣播站開闢「志願者之聲」,讓志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吐露自己的心聲,激發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出版《時代精英》期刊,刊載志願者問答,解決師生學習、生活上的疑難。
敬老院開展「敬老·愛老」志願服務活動
陳奎的志願者服務事業在校內的引領是成功的。他凝聚了每份愛,點燃了每顆心!如今,南壩中學的校園裡,既有志願者「主力軍」,又有志願者「義勇隊」,比如「校園文明小天使」、「語言糾錯大師志願隊」……他們利用午休和課外活動時間,用行動將中國的傳統美德遍植於校園內外。
鯤鵬展翅 「志」在千裡
志願者服務,沒有時空限制,志願者服務的最高境界也不是個人做了多少,而是在做中發揮榜樣的力量,輻射、帶動一大片,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南壩中學矗立在一個農村鄉鎮,留守老人和兒童特別多,他們生活清苦。每學期,陳奎都要帶領著學校的志願者服務隊去敬老院、農村開展活動。至今,陳奎還記得第一次帶服務隊去南壩敬老院的場景,一些孩子怕髒,不敢和老人們說話,更不知道去做什麼。看著孩子們手足無措的樣子,陳奎覺得帶他們來是對的,因為很多孩子對於「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其實只是「紙上談兵」,陳奎二話沒說,為老人掃地,疊被子,洗漱,又去地裡幫忙種植蔬菜,同學們看著大汗淋漓的「奎哥」過意不去,紛紛上來幫忙,最後各自散開,有的和老人聊天拉家常,有的幫老人梳頭,有的掃地,在活動中,老人們紛紛稱讚孩子們懂事、乖巧。志願者中的一些孩子,以前在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通過參加了敬老院的義務服務活動,回家也孝順、懂事了,還給自己的弟弟妹妹和鄰居的小朋友講自己的經歷和「尊老愛幼」的美德故事。
學生志願者與老人交流
作為一個鄉鎮,居民的交通、法律、健康、環保等知識普遍缺乏。每到節假日,陳奎便帶著他的「紅軍」走上街頭、路口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一邊散發宣傳單,普及法律、健康等各類知識;一邊講解交通規則引導路人有序過馬路,為路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每周末,陳奎都會帶著隊伍按時去「志願者服務示範街」——精英街和萬步梯打掃清潔衛生,為大家營造一個乾淨整潔的休閒環境。每學期,陳奎都會帶著志願者服務隊開展「保護母親河——前河」的活動,志願者下到河邊,拾掇垃圾,給路人宣講環保知識,懸掛環保標語,昔日的髒河在同學們的呵護下,河淨了,水綠了;河面上白鷺翩飛,就像這些純潔的志願者精靈。「保護母親河」活動不但宣講了環保知識,保護了水源,淨化了心靈,還得到了南壩鎮政府和團縣委的表彰,團中央的網站刊載了這次活動,現成了南壩中學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個服務品牌!
陳奎,就這樣把學校志願者服務隊的「事業」做得風生水起!面對意外收穫的榮譽,他淡淡地說,「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才是志願者精神,至於榮譽本來就不屬於我,更不屬於志願者事業!今天,陳奎帶領著南壩中學志願者服務隊正昂首闊步在行進的路上,他們一路歡歌,給自己帶來快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他們朝前走,義無反顧;他們展翅高飛,「志」在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