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春晚,有一個叫郝雲的歌手唱了一首歌,名字叫《活著》,當時聽完之後很感觸,真的,寫得很真實,無數的上班族,社畜,以及掙扎在這個社會底層的人們都像是歌裡唱的一樣,在那年,這首歌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走在大街小巷,處處都能聽到這首歌,尤其是很多中年人都很愛這首歌,今天來講講這首《活著》為何唱出了我們無數「死人」的心聲
《活著》這首歌的歌詞很通俗易懂,就是一個平庸的上班族,他的心中本有很多的理想與追求,可是面對現實生活他不得不低頭去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完全不屬於自己的生活中,有一天,他突然想明白了,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否則一生也就這麼過去了,於是他大膽的辭了職,開上自己的吉普車,奔向蒙古國,去找尋屬於他的理想
然而歌裡面唱的很好,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面對無數的壓力,房貸車貸,結婚找對象,工作的996,家庭的壓力,多少人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全部埋葬,連同自己一起都住進了屬於「死人」的棺材中,就這樣一直埋頭苦幹,等待著自己退休的那一天,這樣的生活沒人想要,可是沒幾個人能夠不低頭
歌名叫《活著》,可是我們又有幾個人還真的知道自己還活著呢?你是否曾經也有過心裡的那片詩和遠方,有想過去流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大海,去看看沙漠,體驗一下這個世界不同地方的不同生活,去認識不同的人,去體驗不同的人生,你的心裡最深處,一定有!
人生只有一次,錯過便不再擁有,我並不是說要讓人們都去拋棄一切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想一想,是否也要拋棄一些束縛和枷鎖,看一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最後,我想用一首詩來結束,這首詩的詩人在83歲高齡時寫下這首詩,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個普通人了,然後我們再來看看他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又說了哪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