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項目一千四百個,總投資超兩百億美元,近兩千名臺胞創業、就業...

2020-12-23 雲南網

原標題:臺資項目一千四百個,總投資超兩百億美元,近兩千名臺胞創業、就業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

臺資項目1400百個,總投資超200億美元,近2000名臺胞創業、就業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

( 2020-12-1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經濟·民生

本報記者劉兆權、陳席元

12月11日,第十五屆臺商論壇將在江蘇省淮安市舉行。地處蘇北幾何中心、京杭運河之濱的淮安近年來持續打造「臺資高地」,以提供「101%服務」的精神,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更高能級面向「十四五」再出發。

臺資助力走出「蘇北窪地」

6日,在淮安市區,一輛蔚藍色塗裝的「臺資高地號」有軌電車上線運營。開通5年來,淮安現代有軌電車已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小火車」。而這個暱稱,寄託的是淮安560萬人民對經濟發展的渴盼。

淮安人對鐵路懷有複雜的情結。

京杭大運河與淮河在此交匯,南北分界線穿城而過,襟吳帶楚的淮安自古以來就是「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的換乘樞紐。但到了19世紀中後期,運河的地位逐漸被鐵路取代,交通短板長期制約淮安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直到21世紀初才擁有第一條鐵路。

現在,6條高速形成蘇北首個環城帶網,機場開通包括臺北在內41個境內外城市航班,每周3個航班往返淮臺,2019年徐宿淮鹽高鐵通車,2020年底連淮揚鎮高鐵全線開通……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不斷完善,臺資企業加速集聚,為淮安從「蘇北窪地」向「臺資高地」跨越提供持續動能。

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往,第二年,淮安就迎來首家臺資企業。2002年源通制帽,2004年旺旺食品,2006年富士康……到2010年,在淮臺資企業已超過500家。2014年,淮安成為蘇北首個臺企超千家的設區市。

目前,淮安市主要產業布局中,龍頭企業均由臺資企業擔當。2007年,鵬鼎首次來淮安辦廠,2014年追加投資10億美元,建設了包含3家全資子公司的淮安園區,今年產值已近百億元。7月,鵬鼎控股與淮安再次籤約,建設高端線路板智能製造工廠項目,總投資達50億元。

2010年以來,敏實集團先後在淮安建設總投資5億美元的汽車鋁部件生產、投資6000萬美元的博德專用汽車研發生產、汽車鋁部件全球同步研發中心等項目,成為淮安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火車頭」。

淮安市臺辦主任龔曉琴介紹,截至目前,淮安已累計設立臺資項目1400個,總投資超過200億美元,佔全市利用外資的「半壁江山」。「十四五」期間,淮安還將重點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精密機械、精品農業與綠色食品、精細化學品等四大臺資產業。

以「101%服務」贏得臺商口碑

「鵬鼎能夠成功,除了當年我們從臺灣帶來很多的技術、人才、資金,最主要還是淮安當地政府的服務和效率。」鵬鼎控股董事長兼執行長沈慶芳如是說。

對臺商臺企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要求100%滿足,此外再多為臺商臺企提供「1」份貼心的服務和驚喜——這就是淮安提出的對臺「101%服務」品牌。

2月21日,疫情防控形勢尚處嚴峻之時,臺灣南寶集團以「雲籤約」的方式,在淮安投資5000萬美元,建設年產千萬件碳纖維零配件項目。

「當時這個『雲籤約』項目給我們打了劑『強心針』,提振了大家的士氣。」淮安市臺商臺胞服務中心主任陳春曉回憶,春節假期結束後,這個不到10人的團隊打了近千個電話,挨家詢問臺企復工復產有哪些困難。

2月14日,淮安在大陸率先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臺資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政企攜手共克時艱。

龔曉琴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淮安已累計幫助15家臺企辦理延期申報稅款、26家臺企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放行臺企報關單近萬票,進出口金額6.12億美元,緩交稅款總額約4000萬元;為展陽商用道具等企業出具42份疫情不可抗力證明,減免違約賠償350萬美元;64戶臺企在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註冊、開展融資對接金額2.76億元。

9月28日,淮安市臺商臺胞服務中心升級後重新開放。「過去臺商臺胞需要跑多個部門、多個窗口才能辦成的事項,現在只需到服務中心,就可以『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一站即成』。」龔曉琴說。

全穩生技農業科技公司董事辦秘書李心喬來給新公司辦營業執照,她說:「今天申請,今天就辦下來了,執照剛列印出來,還是熱的。」

「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絕對沒問題。」從籤約到取得營業執照,南寶項目只用了18天,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南寶樹脂集團大陸區董事長孫德聰說,經過這件事,他已經變成淮安在臺灣的「義務推銷員」。

「101%服務」贏得的口碑幫助淮安打開「以臺引臺」的招商新局面,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也連續7年將淮安評為大陸地區投資環境「極力推薦城市」。

廣聚資源賦能淮臺合作

據不完全統計,淮安已有近兩千名臺商臺胞創業、就業。2017年以來,淮陰工學院等高校相繼成立臺商學院、臺創學院,累計引進上百名臺灣籍博士,其中近十人獲聘教授、副教授,20多名臺灣籍博士加入淮安臺資經濟研究中心發展智庫。

「兩岸文化同脈相傳,人情世故也一樣,讓我倍感溫暖。」徐偉陵就是一名來自臺灣的「新淮安人」。2018年初,他從臺灣中華大學來到淮陰師範學院,2019年升為副教授。

去年,淮陰師範學院成立鄉村振興學院,徐偉陵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鄉村振興志願服務團,到淮安市盱眙縣龜山村、淮陰區漁溝鎮實地考察。「農產品生產、加工、品牌、體驗……從產業鏈條上來考慮,著力在高檔生產、精深加工、田園綜合體等方面取得突破,為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帶來源源不斷的高收益。」徐偉陵建議。

淮陰師範學院經管學院院長張言彩教授認為,面向「十四五」,不僅鄉村振興要打通產業鏈,淮安臺資經濟的發展也要增強與崑山、東莞、廈門、漳州等臺資集聚區的協同,提升各類臺資產業上下遊之間的耦合度,需要更高層次賦能,推動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深化新時期淮臺合作。

繼2014年淮安獲批大陸唯一的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2016年江蘇省將臺資集聚示範區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建立聯席會議機制。2019年,淮昆臺資合作產業園掛牌運營。

對照崑山經驗,淮安梳理出20條可複製、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其中11條已取得階段性應用成果。兩地共同編制臺資城際產業鏈圖譜,發起組建長三角臺資產業協作聯盟,推動區域內臺資產業優化融合。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一系列重大機遇,用好用足江蘇省委省政府政策意見,持續鞏固擴大淮安臺資工作優勢,推動臺資集聚高地建設向深處拓展、向高處攀升。」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說。(劉兆權 陳席元)

相關焦點

  • 第十五屆臺商論壇在江蘇淮安開幕 新籤約臺資項目32個總投資20.88...
    第十五屆臺商論壇在江蘇淮安開幕 新籤約臺資項目32個總投資20.88億美元 2020-12-11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十五屆臺商論壇在淮安開幕 新籤約臺資項目32個
    淮安市臺辦供圖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姚曉東表示,江蘇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淮安作為蘇北崛起的「臺資高地」,近年來對臺合作成效顯著,呈現出千家臺企落戶、千億產值貢獻、千名臺商匯聚的良好局面。江蘇將積極推動蘇臺合作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力服務廣大臺商臺企在蘇發展好、生活好。
  • 50多位臺胞青年福建漳州共研創業發展
    臺胞青年創業發展研討會活動現場。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11日電 (張金川 劉日中)由全國臺聯主辦,福建省臺聯、漳州市臺聯承辦的臺胞青年創業發展研討會11日在福建省漳州市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臺胞青年參加了本次創業發展研討會。
  • 第十五屆臺商論壇在淮開幕 新籤約臺資項目32個
    蘇臺兩地合作歷史淵源深厚,經貿關係緊密,江蘇已成為許多臺商臺胞的第二故鄉。淮安人文底蘊深厚,經濟發展快速,區位優勢顯著,營商環境優良,備受臺商臺企青睞。近年來,淮安集聚了一大批臺灣知名企業,形成了繼崑山之後的又一臺資集聚高地。希望臺商朋友藉助本屆論壇共謀發展,推動淮臺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
  • 平潭用心用情為臺胞就業創業營造暖環境
    開展社會化臺胞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實施人才認定線上申請;依託臺胞臺企服務中心、「臺陸通」App等,平潭用心用情為臺胞就業創業營造暖環境是新家,也是「心家」原來,平潭還建設了兩岸英才新邨,共5棟樓834套房,主要為兩岸青年和在嵐創業就業的臺胞提供住所。更令林潮陽驚喜的是,他通過了平潭B2類人才申請,不僅享受安家補貼、生活津貼、子女就讀等優惠政策,作為臺胞,他還能享受租房補貼。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淮安:吸引臺資逆勢增長 淮臺合作再...
    江蘇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而位於蘇北的淮安,人文底蘊深厚,經濟發展快速,區位優勢顯著,營商環境優良,在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方面有很大優勢。  果不其然,經過十幾年發展,淮安交出了「千家臺企落戶、千億產值貢獻、千名臺商匯聚」的亮眼成績單,落戶淮安的臺資企業超過千家,總投資超200億美元。
  • 招臺資引臺智借臺力 架起麗臺兩地「連心橋」 ——五年來我市對臺...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計註冊臺資企業32家,目前正常經營18家,投資總額4.49億美元,註冊資金1.42億美元,實際到位臺資1.14億美元,2019年納稅額6200萬元。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麗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麗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支持江泰國際星城——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發展的會議紀要》等政策措施;建立涉臺糾紛化解聯席會議工作制度;連續五年在全市臺辦系統開展「服務臺企,助推美麗經濟發展」活動,及時為臺商臺胞解決實際困難47個,在麗臺商臺胞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為提升。
  • 投資項目超50個,12個市州都有份!改變你的生活!
    1500多名海峽兩岸嘉賓齊聚湖北,共商鄂臺交流合作。這次除了在武漢設立主會場,還分別在襄陽、宜昌、黃石、孝感、荊門、黃岡、鹹寧設立分會場。在8日的開幕式上,鄂臺合作就放了個「大招」!現場籤約23個項目,投資總額461億,涉及12個市州。
  • 滬上高校與臺資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平臺
    上海松江大學城高校臺企實習基地籤約掛牌儀式舉行 馬丹琪 攝中新網上海1月8日電 (繆璐 馬丹琪)上海松江大學城高校臺企實習基地籤約掛牌儀式8日舉行,旨在加強高校與臺資企業的緊密聯繫,共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增進兩岸青年融合,解決臺企人才需求。
  • 平潭新增臺資企業註冊資本25.25億元 同比增長41.07%
    資質採認破壁壘  近日,位於金井新城的臺胞社區正熱火朝天地開展樁基施工。得益於平潭自貿片區探索出臺的《海峽兩岸綠色建築評價標準》,臺胞社區成為全國首個「由臺灣規劃單位設計、臺灣營造企業施工、臺灣建設標準驗收、臺灣同胞入住、臺式物業管理」全鏈條體現臺灣元素的項目「。希望項目能夠率先建立一套兩岸工程建設合作的標準模式,成為兩岸合作的典範。」
  • 上海市臺辦、臺協會及臺資企業代表團來揚考察
    近日,上海市臺辦、臺協會及臺資企業代表團一行20餘人來揚州實地考察,圍繞「承接產業轉移,促進融合發展」召開懇談會,並與廣陵區、邗江區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協議透露,未來兩地將在大健康、文旅、食品加工、微電子等領域深化產業合作。揚州緣何能夠吸引上海臺商的關注?
  • 百名臺商會長聚廣州 共商新時代新機遇
    廣州一直是臺資企業投資的熱土,富士康科技集團、臺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永豐銀行等一批臺灣知名企業紛紛落戶,超2萬名臺商及眷屬常駐在穗,盡顯現代廣州宜商宜居的城市魅力。為展示新時代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最新發展機遇,向兩岸臺商推介廣州發展環境與政策優勢,新時代 新廣州 新機遇——2018穗臺交流系列活動之「百名臺商會長廣州峰會」昨天在廣州舉行,結合廣州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地的歷史沿革,從當年的「珠三角」到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共商臺灣同胞的「新時代 新廣州 新機遇」。
  • 我省2019年新增臺資企業163家 
    2019年全年新增臺資企業163家,14家在川臺企增資,新增投資總額9.36億美元……記者1月5日從省臺辦獲悉,川臺經貿合作水平不斷提升,臺灣已躍升為四川第三大貿易夥伴。
  • 臺資企業萊陽泰瑞花卉蘭業有限公司接受山東電視臺採訪
    日前,山東電視臺記者就「濯村振興三步走」來到萊陽市姜疃鎮進行新聞採訪,臺資企業萊陽泰瑞花卉蘭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鄧曉楓女士接受了採訪。鄧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一家人在濯村創業發展過程和村莊發生的巨大變化,表示濯村變化非常大,風景優美,村民素質很高,在這裡工作、生活很愉快;去過很多地方,但是覺得沒有比萊陽更適合投資的了;泰瑞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做好企業的經營管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萊陽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萊陽泰瑞花卉蘭業有限公司系臺胞獨資企業,由臺胞王秋林先生於2002年11月成立。
  • 5年引資58.6億美元 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釋放「磁石效應」
    新華社南京5月27日電(記者劉巍巍)記者從27日舉行的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以下簡稱「崑山試驗區」)設立5周年座談會上獲悉,得益於崑山試驗區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昆臺產業逐步走向深度融合,臺商投資、就地轉型熱情高漲,5年來新增臺資項目597個,總投資58.6億美元。
  • 築夢珠江展翅飛翔 近50名臺灣大學生實習結束後有意在穗就業
    築夢珠江展翅飛翔 近50名臺灣大學生實習結束後有意在穗就業 2019年08月30日 15: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有5名實習臺灣大學生榮獲了穗臺交流傑出青年的榮譽稱號,20名臺灣大學生與實習企業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近50名臺灣大學生表達了在穗就業意願。
  • 總投資15.7億美元萊賽爾纖維項目落戶溧陽
    常報全媒體訊 總投資15.7億美元的金鷹(溧陽)萊賽爾纖維項目日前在南京籤約,省委書記婁勤儉見證籤約並會見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一行。20日,市委書記齊家濱與陳江和赴項目現場調研。6月18日,婁勤儉在南京會見陳江和一行並見證金鷹(溧陽)萊賽爾纖維項目和金鷹(如皋)產業園兩大項目籤約。婁勤儉對新加坡金鷹集團來我省擴大投資、深化合作表示歡迎,對陳江和發揮僑領作用表示敬佩。
  • 臺資山東天晴「零能」科技園項目在濟陽奠基
    5月7日上午,臺資企業山東天晴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全球首個微排全息生態(「零能」)科技園區項目在濟陽縣濟北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 該項目的建設將填補濟陽新能源產業空白,對於濟陽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擴大臺資企業集聚規模,對於臺灣天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開拓發展、打開中國市場,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縣委、縣政府將努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強化服務意識,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力促項目早日建成投產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