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上周末(9月20日)突然在私人推特帳號,將個人簡介改為英文「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臺灣駐美國大使)」,引起各界熱切討論。
雖然當晚蕭美琴就在臉書長文解釋,稱她在推特私人帳號自介大使,並不表示臺美互動的單位名稱有所更動,工作單位仍維持「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但她也表示,稱謂改成大使,是指她在美工作內容,與其他國家大使的工作相同,她並於21號上午,在推特再次用英文發帖說明。
不過,外界仍分析,蕭美琴在社交網絡改稱謂一事,勢必告知過美方,時機選在美國務院高層訪臺之際,在中美關係持續緊繃的當下,仍有許多政治信息。
蕭美琴自今年8月才前往華府,就任此職並不久。此次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訪問臺灣以及許多臺美貿易談判,蕭美琴是關鍵人物。
人民日報海外版對此事發文稱:「民進黨當局昏招不斷,甘當美方政客手中遏制大陸發展的棋子。『臺獨』勢力勾連美國政客有恃無恐,變本加厲,戲碼一場接一場。」
蔡英文9月20日被媒體詢問此事時回應稱,「肯定蕭美琴的積極努力,無論頭銜為何,蕭美琴都會持續保持臺美雙方良好溝通。」
蕭美琴則在臉書澄清稱她在私人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r」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但也不是她個人「自封自嗨」。她強調,「ambassador」不但是對她現有工作的形容詞,事實上也已經成為許多美方各界友人稱呼她的方式。
1971年出生日本神戶的蕭美琴,來自基督徒家庭。蕭美琴父親蕭清芬曾任臺灣本主派教會,長老教會「臺南神學院」院長,母親則是美國人。混血兒背景的蕭美琴在臺南國中畢業後赴美,之後就讀美國左翼思想濃厚的歐伯林學院主修東亞研究及女性主義,再到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國際關係碩士班。
今年她接受訪問時表示,她原本計劃念博士班,但是1996年臺灣首次「總統」民選,她隨即回臺加入民進黨運動,先後擔任臺灣前副「總統」呂秀蓮助理以及擔任公職,並被前「總統」陳水扁重用。
蕭美琴加入民進黨的時間比蔡英文早,但她之後被視為與蔡英文合作緊密的幕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