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 半決賽京粵大戰打成l了1:1。故事精彩至極,有絕殺、有逆轉、有口水、有爭議、有強度、有傷病、有裁判、有媒體、有熱淚,有演講,還有有捶桌子。絕對精彩!
還是那句碎碎念的老話:京粵大戰,不叫你失望。
為何如此?只因首鋼和宏遠的關係十分微妙,還不能用「仇敵」來形容彼此。
一切要從當年廣東隊4大後衛車輪大戰馬布裡開始說起。當然不能不說,今年常規賽是廣東隊擊敗了首鋼隊,主動將首鋼隊選到了自己的半區。
馬布裡到首鋼前,廣東隊主要競爭對手是江蘇隊和新疆隊,且自身一直在競爭中處於壓倒優勢。2012賽季馬布裡率隊闖入總決賽時,李春江的廣東隊採用「車輪大戰馬布裡」策略,周鵬、高尚、王仕鵬、周湛東等4個後衛輪番擠壓馬布裡——4個打1個的1v1消耗戰,當時邏輯是:馬布裡年齡大了,應該經不起這種輪番消耗。沒想到馬布裡體力沒問題,4人輪番上陣也戰不倒,馬布裡還是該突突,該投投,該擋拆擋拆,該絕殺絕殺。
要命的是,馬布裡打球的那種狠勁兒和殺氣震懾住了廣東隊,「馬踏飛燕」這種動作也確實讓人感受到了「亮劍」的威力。
廣東隊大敗,鎩羽而歸,王座被首鋼奪下!春江飲恨北上杭州,廣東進入杜鋒時代。
春江時代,廣東隊防守馬布裡不成功是丟冠的主因。廣東隊也在學習和進步當中。杜鋒時期,球隊即學習首鋼,也學習其他隊防守首鋼的經驗。學了2招:第1招就是跟馬布裡學的,你狠我也得狠;第2招是學山東,因為睢冉對馬布裡的身體碾壓式防守,效果很好,馬布裡很不適應。
因此,杜鋒時代主要防守馬布裡的做法是:利用周鵬的身高,從馬布裡接球就開始貼身防。同時要求周鵬進攻的時候,利用身高優勢強攻馬布裡,雙向消耗馬布裡。
這一招相對來說效果還是明顯的,但馬布裡和首鋼應變還是比較快,一方面馬布裡就是突破造犯規,另一方面則是利用擋拆錯位去打廣東隊大個子,典型就是易建聯和李原宇,馬布裡效率很高。因此2014-15賽季,半決賽首鋼3:2擊敗廣東,並最終捧得冠軍。
廣東隊到此時得到了血的教訓,對待超級小外援,一個人單防是不行,就是堅決的雙人夾擊。
雖然廣東隊的再次復興,以及聯賽其他各隊都是小外援當家。說來也奇怪,廣東隊就怕強力小外援的體系球隊,一個是首鋼,一個是吉林,當然也少不了馬布裡的戲,當了主教練也帶著福格擊敗了廣東。廣東隊如今的心得體會是:雙人夾擊小外援,逼迫對手傳球。
這時期,廣東隊碰上首鋼隊,首鋼隊不再擁有原來的馬布裡個人強攻能力和擋拆配合能力。在廣東隊雙人夾擊的情況下,林書豪也確實組織不起球隊,個人強攻也很彆扭,所以常規賽廣東隊完全是摧枯拉朽。但是面對吉林、北控的時候,還是被對手給拉下了馬,這似乎就是廣東隊的命門!如同馬布裡最近剛剛說的「面對廣東這樣的隊伍,必須一擊中的!」
2020賽季,廣東隊和首鋼隊不是冤家不聚首啊。說來也巧,半決賽雙方相遇還是廣東隊主動的選擇,當時首鋼第3、遼寧第4,在廣東和首鋼常規賽最後一次交手前,廣東隊可以選擇半決賽的對手。
是廣東隊選擇了在季後賽半決賽要碰雙外援的首鋼,也許在那時起,首鋼隊員們內心就已經憋了一肚子火了吧。而當季後賽,易建聯受傷不能出戰半決賽,也給了北京首鋼再度逆襲廣東的機會。
因此,當廣東隊和首鋼隊在半決賽相遇時,激烈的對抗也是在所難免的了。你挑我,我能給你好果子吃嗎?
今年的半決賽,杜鋒其實是總結了過去對陣北京首鋼的所有經驗,就是強擠壓、重夾擊,效果自然是很好,把首鋼擠壓的好幾次過不了半場,好幾次24秒違例。但這畢竟是損敵1000自損800的七傷拳啊,傷敵先傷己。
在防守端消耗了太多體能的廣東隊,進攻端要想再推快速的小球進攻,也是有心無力了。因此兩場半決賽,節奏一直都是北京首鋼喜歡的慢悠悠,比分被壓的很低,自然也不是廣東隊的贏球之道。
廣東隊面對首鋼隊的微妙心態在於:當廣東隊碰上首鋼隊時,自身原有的風格就主動拋棄了,不去跟對手拼進攻,而是拼防守去了!
因此,第三場的京粵大戰,易建聯復出不復出先不談,廣東隊還是應該先跑起來,節奏帶起來,讓首鋼得分過個100又如何,你自己多得點分不好嗎?拼得分別拼刺刀,廣東隊還是贏面大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