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妍七七
原創不易 轉載請聯繫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你是否還願意和他再次相遇?
也許如懿會說,「即使傷痕累累,我依然想要看到那個屬於我的少年郎。」
她是才華橫溢的青櫻格格,她是烏拉那拉如懿,她是四阿哥的側福晉,她是大清的一國之母,可歸到底,她不過是一個失意的可憐人。
如懿的一生,終逃不過「情」字。
曾經她滿心歡喜,茫茫人海遇到了對的人,可是最後卻發現她的婚姻確是蘭因絮果。
回顧如懿與弘曆的愛情,才發現如懿敗給了婚姻裡的三條潛規則。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王國維曾云:
「弄梅騎竹嘻遊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痴。卻立風前散發襯凝脂。近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青櫻和弘曆相戀最美的年紀。
他是她的弘曆哥哥,她是他的青櫻妹妹,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真真是一對青梅竹馬。
還記得那年,紫禁城紅牆黃瓦,天藍如洗,青櫻和弘曆站在城牆之上,眺望著這座寂寥的宮殿,弘曆帶著一絲緊張地問道:
「青櫻啊,我選福晉的時候你來替我長長眼吧!」
有多少人,如同當時的弘曆和青櫻,雖然以友誼之名愛慕著彼此,卻始終不敢踏出最後一步。
可是皇室的婚姻,總是比旁人家多了幾分的利益糾紛,少了幾分的真情,青櫻雖好,卻不是皇上心目中的最佳兒媳婦。
弘曆喜歡青櫻,卻抵不住無上權力的誘惑,他妥協了,他同意自己的富察氏成為自己的原配正妻,祈求皇上能夠給青櫻一個藏身之地。
看著兒子第一次向自己提出條件,皇上將青櫻賜給了弘曆,她成為了他的側福晉。
沒有正紅色的嫁衣,沒有八抬大轎,沒有夫妻對拜,有的只是一臺小轎抬入王府,有的只是對王爺和福晉的跪拜。婚禮本來對女人最重要的一天,那一天嫁入王府的不僅僅是青櫻,從那刻起,也註定了青櫻的愛情註定成為悲劇。
洞房花燭夜,弘曆掀開了青櫻頭上的紅蓋頭,他說:
「你是我自己選的人,做側福晉已經是委屈你了,第一夜肯定是要和你在一起的,她是我的髮妻,我會愛敬她,尊敬的她。」
那時候的青櫻以為自己是幸福的,雖然她和弘曆不能廝守,但是他們的心意是相同的,愛不會因為旁人而消失。
被愛情遮住了雙眼的青櫻,卻沒有真正看清自己的愛人。
弘曆對於青櫻的感情,源於年少的怦然心動,他愛她,渴望得到她,可是這份感情僅僅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那個皇上沒有賜婚,弘曆可能會難過,也許會悲傷,但他不會反抗,對於他來說,青櫻遠不及自己對於權力的欲望。
青櫻不是弘曆的唯一,本應該兩個人的戲碼,卻成為了多人的表演。
在青櫻的心裡,弘曆是自己的愛人,自己想要相守一生的丈夫;可在弘曆的心裡,富察氏是自己的妻子,青櫻是自己的知己,他的後院還有著無數個紅顏。
婚姻本就是自私的,婚姻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幸福,而非是自我奉獻。
在現實生活,很多女孩在婚姻中,為了更好的適應愛人,她們毫無保留地退讓,她們沒有底線地包容著對方。
她們成為了這場婚姻裡最無私的人。
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如果你的愛情從開始就被打了折扣,當生活的柴米油鹽成為了主宰,那麼你會發現,在婚姻裡,你寸步難行。
可惜的是,青櫻沒有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還是我們,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漸行漸遠
沒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風順,也沒有人的婚姻是不起波瀾,而弘曆和青櫻的故事也一樣。
大清王朝自古講求多子多孫多福氣,雨露均沾才是男兒的處理家務事的原則,若你專寵一人,那便是意氣用事,不堪重任。
青櫻入府後,弘曆也曾專寵她,可是作為王位繼承人,卻是大忌。
為了以示懲戒,青櫻被罰跪,被燙傷,被貶到偏遠的院子生活,可是發生的一切都沒有阻擋青櫻愛弘曆,當弘曆登基後,太后為她最期盼的是,青櫻說:
「平生只求情深意重,兩心相許。」
聽了青櫻的話,太后沉默許久,賜名青櫻為「如懿」,在中國古漢語中「懿」象徵著美好安靜,在的人世間完美太難得,如能如懿便是不錯。
從青櫻成為了如懿那刻,她和弘曆也走向了分岔口,從此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漸行漸遠。
老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而後宮佳麗三千人,為了一個男人,為了家族的榮耀,少不了便是勾心鬥角。
金玉妍與富察皇后聯手,污衊如懿殘害妃嬪,毒害子嗣,如懿被從嫻妃被貶為貴人,而太后為了保護如懿,將其打入了冷宮。
冷宮的生活,,缺衣少食,可是如懿卻沒有被打敗,她堅信著,弘曆哥哥在等著自己回去。
後來,就像話本子寫的那樣,如懿從冷宮出來了,她成為了嫻貴妃,甚至在富察皇后死後,她成為了後宮之主。
在冊封之前,皇上對如懿說:
「如懿,朕在萬人之上,俯視萬千,可是這萬人之上,便是無人之巔了。」
如懿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似乎被這個男人放在了心房之外。
在苦苦熬了多年後,如懿終於成為了弘曆的嫡妻,他們和所有夫妻一樣,有過甜蜜的生活,也曾被命運所重擊。
如懿多年不孕,中國嫡子成為了皇上的執念,當如懿懷孕後,衛嬿婉買通了接生姥姥,讓孩子沒有活下來。
皇上沒有安慰她,反而聽從了江湖術士所言,如懿的命格與皇子相剋。
如懿的心冷了,孩子本來是愛情的象徵,可是在皇上的心裡,自己是生育的工具罷了。
要知道,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皇上的改變,如懿看在了眼裡,痛在骨子裡,疼在了血液裡,可是如懿有一絲希冀,在少年郎的心裡,還有自己的位置。
其實,如懿在這場婚姻中,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的思想從來沒有在相同頻道上。
皇上想要家國天下,希望自己成為明君,如懿只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他們對於幸福的定義不同,自然追求也不相同。
生活中,也有夫妻的遭遇過類似的問題。
太太只想要一日三餐溫馨甜蜜的生活,丈夫希望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打拼出屬於自己的江山,當生活的一地雞毛開始,太太嫌棄丈夫不顧家,丈夫認為妻子不理解自己,最終導致家庭分崩離析。
有時候,打敗婚姻不是第三者,而是細節。
所以啊,想要婚姻恩愛長久,請不要忘了勤溝通才是關鍵。
曾經以為我們相愛到老,可是你卻變了心
席慕容曾說:
「我們離回憶太近,離自由太遠。有時候念念不忘,只是愛上回憶。一次猶豫,一次背叛,一次意外,足以讓它枯萎。擺脫一切,煙消雲散。」
如果衛嬿婉的得寵,讓如懿明白了皇上的花心,那寒香見的出現,讓如懿心中的房子塌了。
作為寒部第一美人,寒香見實在太美了,清冷絕倫的氣質,動人心懸的舞蹈,皇上第一次看到寒香見呆了。
即使知道寒香見心有所屬,可是他依然不顧身份地換上了寒部的衣服,他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誓言:
「朕這一輩子,只和如懿入畫。」
當如懿奉太后命給寒香見餵下絕子藥後,皇上雷霆大怒,為了別的女人,衝如懿發了火。
如懿沒有反抗,可是她的心碎了,她從來沒有到自己心愛的男人,也會有變心的那天。
衛嬿婉再次用計污衊如懿與凌雲初有染,這次如懿已經不屑去回應了,因為皇上不相信她,回應又有什麼呢?
在江南船上,歌姬讓皇上和如懿發生了最大的爭執,如懿割斷了自己的頭髮說道:
「不用皇上廢了臣妾,臣妾做這個皇后,已經做的厭煩疲倦不想再忍了。皇上與臣妾曾經結髮為夫妻,如今臣妾斷髮為祭,給去了的青櫻和弘曆。」
如同倉央嘉措所寫: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哀莫大於心死,如懿的少年郎在頭髮掉地上的瞬間,也徹底的離開了如懿的生命。
在如懿生命的最後時間,她做了很多事,她處置了衛嬿婉,她安排了海蘭,她將自己的所有畫像悉數毀掉。
長廊下,她喝著茶與容佩聊著那些熟悉的人,他們有的是親人,有的是朋友,還有的是敵人,可是卻沒有皇上。
如懿走了,留下的只有一盆枯了的綠梅。
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如懿用決絕來和自己的感情告別,也許在離開的時候,如懿是幸福的,因為她要去尋回夢中的弘曆哥哥。
如懿死後,皇上想要如懿的畫像,卻得到了「失去了就再也不回來的」 的答案;他的往後餘生,胸口裡總是藏著如懿的頭髮,他的書房裡綠梅孤零零的擺著。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和事情,後悔就能夠挽回。人心傷了,最難治。
如果有下輩子,希望青櫻和弘曆不要生在帝王家,在人世間做一對平平淡淡的小夫妻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