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2017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於8月19日在臺北舉行。由於世大運與全運會的舉辦時間重疊,大陸方面於今年5月初已表示放棄參加世大運團體賽,因此大陸是否報名個人賽備受關注。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大陸可能擔心臺灣民眾太熱情才缺席。
據島內媒體近日報導,中國大陸代表團日前已向組委會進行報名,近200名選手、教練員與工作人員將參加本屆運動會的個人賽事。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16日晚證實,大陸代表隊已替110名選手報名個人賽事,填報的運動種類包括田徑、擊劍、跆拳道、桌球、舉重、武術等。
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參加世大運推廣活動
有臺媒報導指,若蔡英文確定出席臺北世大運,大陸代表團將循2009年高雄世運模式,「技巧性」迴避開閉幕,也不參加繞場。
2009年高雄世運開幕式,中國大陸代表團「技術性」迴避(視頻截圖)
由於一年多來兩岸關係氛圍惡化,臺北世大運是否會發生不利於兩岸關係的事端,大陸代表團能否安全、順利參加臺北世大運,備受外界關注。
對於這項大型體育賽事,臺灣的「獨派」早已摩拳擦掌,半年前就搞出「臺灣旗」評選活動,目標直指世大運,欲藉此宣揚「臺獨」主張。而受到李明哲事件、臺巴「斷交」等事件的影響,臺灣當局最近不僅拉高了對大陸批評的分貝,也頻頻放風要「嚴控兩岸交流」,「拒絕對臺不友善者入境」,似乎是要對大陸一系列反「獨」舉措進行報復。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大陸網絡上也瘋傳著「大陸電競選手在臺奪冠遭遇空場」等文章,痛斥臺灣青少年支持「臺獨」,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有的網帖還回顧了今年3月兩岸青少年冰球隊員肢體衝突事件,頗有幾分「舊帳新帳一起算」的味道。
由此可見,臺北世大運前夕兩岸輿論對立的壓力,似乎快要逼近爆發衝突的臨界點。
好在本月初,作為本屆世大運東道主的臺北市長柯文哲成功訪問上海,重申「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頗受兩岸各界好評,也為島內民眾表達了中道、務實的願望。
7月2日,以「健康城市」為主題的「2017上海臺北雙城論壇」開幕,臺北市長柯文哲致辭。
有分析稱,柯文哲的善意表態,為大陸參加臺北世大運營造了良好氛圍與互信基礎。 不過,在民進黨當局頻頻製造兩岸關係寒流、逆流的當下,柯文哲單憑一己之力展現善意,雖是中流擊水,仍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