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前言
我作為一個非典型遊戲玩家,平時主要玩 Switch 和 PS4 遊戲主機,還有一臺舊電腦偶爾玩玩 PC 遊戲。最近,我開始折騰「無線化桌面」改造,滑鼠鍵盤都陸續換成無線的了,接下來就輪到了耳機。
說到無線遊戲外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外設大廠——羅技的G系列。經過一番搜索,我發現羅技 G533無線遊戲耳機完美兼容 PC、PS4 和 Switch,果斷入手了一個玩玩,順便湊單了熱門的 羅技 G304 無線遊戲滑鼠。
Xbox 理論上也支持吧,我沒有設備測試。
一、簡單開箱
1.G533無線耳機
因為我是晚上收到快遞的,不方便拍照、我卻忍不住先拆開使用了,補拍走個流程吧~
羅技 G533 和 G304 都是遊戲 G 系列的經典入門產品,一黑一白,與羅技主題藍交相輝映,顏值還是很棒的。
我們先看看羅技 G533 遊戲耳機,黑色啞光和鏡面材質搭配,比我想像的略大一些。
包耳式設計更舒適,有一定隔音效果,適合長時間佩戴,但是大家注意不要沉迷遊戲哦~左側耳罩面板集成了開關鍵、G鍵、音量滾輪、充電接口,按鈕紋理和造型各具特色,盲操作毫無壓力。左側還有一個可收納麥克風,聯機開黑必不可少
右側耳機面罩旋轉後可打開,裡面是一塊電池,可提供 15 小時續航。另外,羅技 G533 支持兩年保修,這樣設計也比較方便後期維修,不過羅技的質量和售後我還是放心的,一般是用不上啦。
耳墊部分可更換,默認是方型的海綿和網格布料組合,夏天佩戴也能保證透氣又舒適。發聲單元採用的是和 G633 / G933 相同的 Pro-G 40mm驅動單元。
配件方面還有一個 Micro USB充電線和無線接收器,上面都印有羅技 G 系列的 Logo,細節比較用心。
2.G304無線滑鼠
對於羅技 G304 遊戲滑鼠大家應該不陌生吧,關鍵詞便宜好用,廣受好評。它的造型輕盈小巧,算上電池也僅重 99g。拆開蓋子,小小身材還藏著 USB 接收器和一顆 AA 電池。
滑鼠底部是防滑墊、開關鍵,滑鼠中央是 HERO 傳感器,最高可達12,000 DPI,配合1 毫秒響應的 Lightspeed無線技術,性能卓越的同時依然可提供 250 小時電池壽命(普通模式可使用 9 個月)。
另外,G304 無線滑鼠擁有 6 個可編程按鍵,電腦上安裝羅技驅動軟體後,可根據個人使用偏好自定義按鍵。
雖然都採用了羅技的 2.4G 專利技術,但 G304 的 Lightspeed 接收器和常見的優聯接收器一樣大,唯獨 G533 的 2.4G接收器跟 U 盤差不多大,好像是因為發售時間較早,加上傳輸音頻的信息量更大,所以造型特殊一些。
2.4G之優聯(Unifying):適合辦公,主打低功耗,一個接收器可連接 6 個設備,非常節省 USB 接口空間。2.4G之Lightspeed :適合遊戲,主打低延遲,追求極致的 1ms 響應,甚至比某些有線滑鼠更強。藍牙:藍牙也算特殊的2.4G(故此會干擾),適用性更廣,但未特殊優化,一般鍵鼠支持的藍牙版本越高,性能越好,耗電更低。
二、使用體驗
1.PC
給電腦分別插上適配器後,羅技 G533 無線耳機和 G304 無線滑鼠默認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我想起來外星人 Alpha 有一個隱藏的接收器插槽,跟 G533 的接收器長度完美匹配,強迫症十分滿意。
但是,為了有更好的遊戲體驗,推薦安裝羅技官方的驅動軟體G HUB進行個性化設置,可創建多個配置文件。
G533 耳機的主打功能是可以設置 DTS 7.1 環繞聲模式,自定義均衡器等,玩遊戲更加有代入感。這些設置項用默認的即可,已經自動識別了。
G304 滑鼠可以設置 DPI 靈敏度、響應度、功耗模式,另外 6 個可編程鍵均可以設置為按鍵組合甚至多按鍵宏操作,手殘黨有救了。
因為我手裡有幾個鍵盤了,暫時沒買羅技的 G 系列無線遊戲鍵盤,但我發覺在用的無線鍵盤跟藍牙設備偶有幹擾。
於是,我去公司借來了一個羅技 K845 有線機械鍵盤,試試「羅技全家桶」玩遊戲能否讓我多多吃雞~
這個羅技 K845 機械背光鍵盤,TTC 紅軸版本手感不錯,辦公遊戲皆可。鋁製機身加上懸浮式按鍵設計,外觀也很漂亮。
上面提到了羅技 G533 支持虛擬 7.1 環繞聲,尤其適合玩 FPS 遊戲,聽聲辯位。不過,模擬 7.1 聲道需要遊戲本身支持才行,《絕地求生》暫不支持,《守望先鋒》、《Apex英雄》等遊戲都是 OK 的。
以《Apex 英雄》為例,遊戲設置裡的音頻選項默認顯示「7.1環繞聲」,在遊戲過程中,通過 G533 無線耳機確實能明顯感受到差異:無論是風聲、槍擊聲、腳步聲、隊友指令語音都能有較強的指向性,比雙聲道爽了許多!
G533 耳機在調整音量、撥動麥克風時都有不同的提示音,小細節不錯。
除此之外,G533 耳機的麥克風表現也不錯,有降噪效果,語音非常清晰。而 G304 無線滑鼠一直發揮穩定, HERO 傳感器和 Lightspeed 無線技術雙重黑科技,延遲確實非常低,完全不輸有線滑鼠。
2.PS4
PS4作為搭配大電視一起使用的遊戲主機,玩遊戲的聲音效果通常取決於電視音響(或家庭影院)。為了沉浸式體驗、語音開黑或是晚上玩遊戲時避免擾民,許多小夥伴也會選擇插上耳機。
值得一提的是,PS4 的手柄可連接 3.5mm 耳機,勉強也能算「無線化0.1」了。不過這種方式是基於藍牙傳輸的,主要是為了方便連麥,音質談不上多好,還會增加手柄耗電量。
我換上羅技 G533 後,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傳輸協議從藍牙換成延遲更低、音質更好的 2.4G,進化成了真正的「無線化1.0」。
USB 無線方案適合我這種休閒玩家,硬核大佬會直接選擇光纖插口吧~
我同樣使用《Apex 英雄》測試了一下,相比傳統的 PS4 藍牙手柄+有線耳機方式,羅技 G533 雖然不支持多聲道, 但音質卻有了顯著提升,聲場更開闊,細節也增加了一些,腳步聲和槍聲的方位反饋更加精準。
有點可惜的是,羅技 G533 在連接 PS4 狀態無法實現虛擬 7.1 聲道,我試過有著電影級視聽體驗的《神秘海域4》也不支持。果然 PS4 遊戲的多聲道功能限定了索尼自家的無線耳機,沒給第三方開放接口和驅動。
請忽略房東留的馬賽克電視,2010 年的等離子老古董……
3.Switch
我猜有些買了 Switch的小夥伴還不知道它其實是支持 USB 耳機的,有線和無線耳機都是即插即用的。至於藍牙耳機,那就要買專門的轉接器了,而且有一定延遲。
Switch 的主機模式操作很簡單,無線耳機接收器直接插入底座側邊或背後的 USB 口即可,便攜底座也是 OK 的。
由於 Switch 主機本身沒有光纖接口,通過 HDMI 輸出可支持 LPCM 5.1聲道,但 Switch 的大部分遊戲都只有雙聲道,所以咱也不糾結什麼模擬 7.1 聲道了。
換到 Switch 掌機模式也可以用無線耳機,需要一個 Tpye-C 轉接器(如常見的 OTG 線),缺點是吊著一條小尾巴……
真要出門可以想辦法粘到機身背後,可以但沒必要,哈哈。
我的 Switch 用主機模式比較多,所以羅技 G533 的使用率也挺高。雖然 Switch 遊戲的畫質不如 PC 和 PS4 寫實精細,但任天堂和一眾獨立遊戲開發者的獨特畫風和音樂製作都是一絕,帶上 G533 耳機遊玩時,這種愉悅的視聽體驗更加立體而強烈了。
比如《馬裡奧奧德賽》的原聲大碟我就非常喜歡,簡直是天花板級別的遊戲 OST,每一個國家(地圖)的風格各異,100 多首背景音樂完美融入,朗朗上口,讓人忍不住跟著哼起來。這些歌曲大多數為現場樂隊現場錄製,光聽歌都值回票價了,老任不光教你做遊戲,還教你如何做音樂。
例如我非常喜歡湖之國的北歐風情、森之國的藍調搖滾、海之國的波薩諾瓦、都市國的百老匯爵士樂等。隨著遊戲任務的推進,BGM 會悄悄變化,比如都市國找樂器那一段,歌曲旋律不變卻增加了新的樂器,層層遞進。在同一世界的不同環境,BGM 演奏方式不同但無縫切換,比如陸地、水中、晝夜、8-bit 等。作為一款遊戲主題曲,《Jump Up, Super Star!》甚至成功進入了 iTunes 商店日本、香港地區的前十名。
三、總結
羅技 G533 無線遊戲耳機作為一款發布了 3 年的經典產品,放到如今依然不過時。我最喜歡它支持多平臺無線連接,無論是PS4、Switch(Xbox應該也可以),回家隨時拿起手柄和耳機,窩進沙發裡就能變身頭號玩家,穿越到遊戲世界。G533 耳機的音質不錯,佩戴舒適,電量持久,還有收納式麥克風,可謂一應俱全。
如果換到 PC 平臺,G533 無線耳機的 DTS 7.1 環繞聲更能帶來震撼的影院式遊戲體驗,我之前圖方便都是買遊戲主機,玩過 PC 遊戲 7.1 聲道後確實令我印象深刻,並非華而不實的噱頭。
至於更經典的 G304 無線滑鼠,過硬的銷量已證明它的實力了,這玩意的體驗真的不輸有線滑鼠,別帶著老觀念,以為無線滑鼠就玩不了遊戲。我只想補充一句:「G304 簡直是丐版狗屁王,真香!」
假如你也跟我一樣喜歡「無線化桌面」,或者是多平臺遊戲玩家,羅技的 G533 耳機和 G304 滑鼠都是不錯的選擇,我甚至想下次可以試試無線遊戲鍵盤了~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讚收藏」鼓勵一下新人。以後我會分享更多有趣的數碼、遊戲、家居好物和玩機技巧,讓小白也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最後是慣例的 GIF 小彩蛋環節,我們下次更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