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入主題,現在組裝電腦的時候,忽然發現都漲價了,而且處理器的核心數量大戰非常熱,因此,經常會有人在旁邊推薦一下至強,說核心非常多,性能非常強,商家的話的確是事實,但是事實以外的事實便是,不管至強有多少核心,它的架構和用途,並不是針對應用,而是伺服器用途。
簡單直接來說,拿數據說話,DIY市場裡i7-8700k的性能非常好,八代處理器,而且所有八代處理器全是14納米工藝,CPU的工藝數值越小越好,功耗低性能強,而至強,有新至強和老至強的區別,比如E5410是老至強處理器,而新至強命名則是E5-2650 v4類似的名字,像E5-2650 v2,v3這些至強,用來辦公玩玩遊戲,還是可以的,因為它還不算太老,至於其它冷門的型號,根本看都不要看了,十足的洋垃圾,功耗高,指令少,根本不是家用可以適合的。
像現在新一些的E5是v4代號,E3是v6代號,大約1,2年會有新版出來,只不過牙膏廠的風格,每次提升一點點,如果不是被amd推出的新銳龍打壓,恐怕現在還是會維持牙膏廠一慣的擠牙膏策略。
至於現在裝機時候,被商家推薦最多的,買至強E3-1230v3和B85主板,然後搭配個1050ti顯卡,來忽悠小白,是完全可以的,處理器核心數那是相當多,4核8線程,和i5一樣的水平,也達到了8代i3的標準,1150插槽,22納米工藝,這一點是落後的,頻率3.3ghz還是可以一戰的,一級緩存128k,二級1M,三級8m,從字面來看,小白是分不出來哪裡差的。怎麼看怎麼好。
只說缺點,功耗達到了80W,只支持ddr3內存,最關鍵的是指令集,只支持SSE4.1/4.2,AVX 2.0,64-bit,e5v3玩遊戲不超頻的話,i3 6100便可以打得它滿地找牙了,更不用說i5 8400這些6核家用處理器,玩遊戲時絕對是完勝至強。用至強玩遊戲,搭配一塊好的顯卡,比如1050ti來看,遊戲中掉幀,卡頓,花屏等等不確定問題,也非常多,如果能忍受時不時出來的小毛病,和不知道什麼時會炸雷,省下一點錢買至強,那也可以理解。如果不能接受這些,那還是老老實實買酷睿八代吧
因此,經過以上簡單的對比,即使完全不懂處理器,也可以分得出來,那就是至強設計的初衷完全不同於家用,拿8代i5處理器跟它PK,完全沒有對比的意義。家用,辦公,設計等等用途,裝電腦還是一定要拋開至強,選擇桌面處理器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