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世時很孝順父母過世了不上墳合適嗎?

2021-01-09 張李村民說

題目你好,我是田野,很高興你的問題。看到你的題目,我感到挺新鮮的。父母在世時很孝順,過世了而不去上墳,以我看,這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我可以肯定的說,有生前的孝順,就有死後的上墳,不去,也可能是去不了,肯定有原因,不能只看表面。再者說了,上墳,名義上是為老人磕頭、送陰錢燒紙,實則是做給活人看的,說白了,就是一種形式。

人生一世,總會有老去的那一天,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人老了,能夠有個孝順的子女,有個安逸的家庭,有個舒心的生活,這就是很不錯的了,尤其是當身體不能自理,需要人來陪伴照顧的時候,無論兒子還是女兒,能在跟前端碗飯吃,幫著起來前去,陪著拉呱聊天解捫,這就算是有福分的人。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都在忙碌著,為了掙錢養家,起早貪黑,有時,真的是顧不了老人孩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也不能因為這些,就說做子女的不孝順了。

做子女的,怎樣才算是孝順呢?不是說在嘴上,也不是掛在心上,而是要實實在在的落實在行動上的。那就是在老人的有生之年、花甲之年,讓老人有個愉快的心情,生活上能有聽照顧,物質上能儘可能滿足老人的欲望,不惹老人心煩、生氣,不讓老人為子女擔驚受怕,是是處處為老人著想。做到這些,也就算是一個孝順的子女,老人也應該是心滿意足的了。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一個心存善念之意的人,他在盡力孝順父母的同時,也一定是位對社會負有正義感,對工作負有責任心的人。老人在百般的呵護下離去了,每到清明、初一,理應到墳上上柱香、磕個頭,以示孝敬之禮儀,但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如願以償,也不可有愧疚感,老人天上有靈會原涼你的,這也更不是不孝順的表現。因為,老人活著的時候你盡力了,上墳,只是做給人看的,同時,也是給自己心靈上的一種慰籍,沒必要自責,更沒必要想那麼多,燒香有很多形式,在自己的住地,面朝老人墳墓的方向,口中念詞,燒香磕頭,也同樣是表達對老人的思念方式,俗話說得好,心到神知,老人會領情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

相關焦點

  • 父母在世時很孝順父母,過世了,不上墳合適嗎?
    父母在世時很孝順父母,過世了,不上墳,我覺得這很正常。因為你已經在父母在世的時候做了你所有該做的一件事情。現在父母去世了,如果你忙的話可以不上墳,這是非常合適的行為。但是當父母親過世了時,去花大量的錢為父母親辦喪事和修繕墳墓。其實我認為這都是給自己掙面子,而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我們村子裡面就有一對這樣的夫妻,在老人活著的時候,捨不得上老人,吃一口肉。可是當老人去世了時,他們去花大量的資金,夠賣了八隻羊,為老人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在葬禮上,夫妻二人哭的死去活來,雖然如此,但是好多人都心裡明白。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 兒女的孝順,要從父母身邊小事做起,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後來,子路的父母雙雙過世,他便南下到楚國,楚王惜於他的才華以及為人,不但聘他當官,還給了他很豐富的待遇,讓子路的生活一下子變得極為富足。然而,即便這樣,子路也沒有因此而歡喜,反而時常感嘆。旁人不解,問子路為何如此,原來卻是因為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了。子路每每想到這裡,便特別希望父母能夠依然在世,能夠享受這樣的生活,可是父母已經不在了。
  • 房子過戶給子女時注意:「在世辦理」與「過世辦理」差別很大哦!
    所以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更願意接受,在自己過世之後,然後房產自動繼承給子女。很多人認為在自己過世之後,子女自然繼承自己的房產;也有的人認為把房子賣給自己的孩子最划算;更有人認為父母在世時把房子贈送給孩子最省錢。父母把自己的房子過戶給子女,常見的就是以上這三種方法。但是到底哪種方式最划算呢?我們來好好說道說道!
  • 改運,永遠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孝了就順了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鳥獸尚知哺乳恩,父母本是親骨肉,爹娘不敬敬何人,養育之恩須圖報,望子成龍夢成真,孝順家風世世傳,綿延不絕代代興。因時間的飛逝,我的父親在幾天前已經過世,現在只剩下母親,已不再年輕,生活的千斤重擔,有時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的壓力是我們不能夠體會的,而我們能夠做的是,好好學習,努力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因為父母所有的辛苦和壓力都是為了我們,不要再讓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操心了,給他們多一點問候,多一點愛。
  • 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孩,等父母年老了,她們會孝順嗎?
    甚至有網友懷疑是不是他把妻子逼成這樣的,都有精神問題了,還非要再生三胎,真不知道這個爸爸怎麼想的?就是為了生個兒子?家裡有發了黴的龍床要繼承嗎?她有4000元退休金,如果沒有房租,平時不買大件物品,也不會把日子過得這麼凌亂。甚至還有可能被剝奪監護權。
  • 房子過戶給子女新規,「在世辦理」與「過世辦理」差別大!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認為,自己離世之後,房產等自然會由子女繼承,根本用不著自己操心。 房產自動繼承,這是常態化想法。很多人認為在自己過世之後,子女自然繼承自己的房產;也有的人認為把房子賣給自己的孩子最划算;更有人認為父母在世時把房子贈送給孩子最省錢。父母把自己的房子過戶給子女,常見的就是以上這三種方法。
  • 父母過世了,有些兄弟姐妹為什麼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有些家庭的子女,關係相處的非常好,即使父母不在了,也會維繫這份親情,而有些家庭,父母在世時還挺好,一旦離世,兄弟姐妹便很少來往,甚至變成了陌生人,這到底什麼原因呢?董先生:70歲我家兄弟姐妹6個,我是老二,上面一個大哥,下面4個妹妹,母親在我28歲那年過世的,剩下老父親一個人。大哥是村裡的會計,生活條件比我們好,他承擔下了養老義務,不用我們拿一分錢,更不需要我們照顧,我和妹妹們覺得有大哥真好。
  • 父母愛情:江亞寧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複製了父母的人生!
    也許對年輕一些的觀眾來說,《父母愛情》裡面能產生共鳴戲份的還是年輕一輩的戲,比如江家孩子們的出場,勾起了很多人對童年時代的回憶,有關父母年輕時代的記憶也非常溫馨,於小編來說也是如此,其實我更願意看孩子們的戲份。
  • 房產在世過戶與過世繼承一樣嗎,錯大了,不懂得會吃虧!
    今天跟大家聊一個關於房產過戶的問題,是房子過戶應該在每個家庭都應該避免不了的,我們也要等著房產過戶方面的相關知識。隨著歲月的推移,不管是誰,對於老娘出事的一天,房子都要過戶到下一代身上,這也是避免不了。現在很多父母都不想提前分配自己的房產,因為這可能會產生許多新問題。
  • 「父母太自私,我還要孝順他們嗎?」
    網上有個問答:有很自私的父母,要孝順他們嗎?我們既是父母的孩子,又是孩子的父母。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即代表了我們的家庭教育。那麼育兒的終極三問來了:我想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對父母,要「順」嗎?未必!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 曾子孝順的例子有哪些記載 曾子孝順父母的故事有好多
    曾子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最著名的就是孝順,千百年來曾子的孝一直影響著後世,曾子孝順的例子有哪些呢?小編來給大家說幾件體現曾子孝順的故事。   《孟子·離婁章句上》說:曾子奉養他的父母曾晳,每餐必有酒肉。將要撤席的時候,必定請示剩下的給誰。如果問:「有剩餘嗎?」一定回答:「有。」
  • 孝順父母,要講究「孝」與「順」
    孝順父母,是人生最大的品德與責任,是作為孩子報答父母養育多年的恩情。孝順父母,也有一定的講究,讓父母開心、欣慰。古人語:孝順,孝順。「孝」的最真實和直接的體現就是「順」。除了一顆感恩的孝心,作為孩子,還要一定程度上順父母的意,儘量滿足父母的合理需求。盡孝心、報父母恩的不僅僅是給予父母金錢或豐富的物質,還要注意父母的心境,體諒父母的用心,少抱怨、多關心,少嫌棄、多陪伴,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父母,只是因為父母做了這些錯事,很扎心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了解到,有些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了,自己的晚年卻沒有得到孩子的很好的照顧,甚至晚景悽涼。孝順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然而有些子女,卻把孝順父母這件事拋諸腦後,自己自顧自的享受著優渥的生活條件,根本不在乎父母的境遇。
  • 佛說:有福之人,皆懂得孝順供養父母,難怪倍受福運眷顧
    即使用盡世上所有的珍寶佳餚,供養父母,經過恆河沙那麼長的劫數,也不能報盡。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皆都供養在世佛,難怪「天神」都會垂愛。天神又變化成一個人,腳鐐手銬,脖子加鎖,身中出火,全身焦爛,問大家說:「世上有比我更苦的嗎?大臣母親說:「如果不孝順父母,逆害師長,誹謗三寶,後世墮落地獄中,一天一夜,萬死萬生,那種慘景超過你百幹萬倍。」天神變成一個美女,非常端正,來問大家說:「有比我更美的嗎?」
  • 現在興起的「假孝順」被子女爭相模仿,風光了孩子,苦了父母
    他自己攢了一小部分錢,父母承擔了一大部分錢,終於在大城市買了房。王圓結婚生子後,因為自己和妻子的工作比較繁忙,所以就把父母接過來照看孩子。 本來二老也挺高興,覺得兒子孝順。村裡人也誇讚王圓,娶了媳婦也知道孝敬父母。但是沒有過多久,二老再也開心不起來了,因為他們來到城市之後,對環境不熟悉也不敢出門。
  • 兒女的學歷高低,什麼時候與是不是孝順父母有關係了?
    知乎上看到一個很奇葩的問題:學歷越高的人越容易孝順父母嗎?先說觀點:孝順父母這件事,與兒女學歷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是嗎?這兩點,就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再說結論:兒女是否孝順父母,只與以下兩點正相關:一、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付出了多少?
  • 父母離世,兄弟姐妹為什麼逐漸老死不相往來?3個人講述親身經歷
    因父母和大哥住上下樓,平時大都有大哥照顧,我們有空就來看望父母,逢年過節必定聚在父母身邊。我們知道大哥照顧父母辛苦,很感激他,所以有關父母的養老金等,我們都沒有過問過。七八年前,父親因病先過世了,後來大哥因突發心臟病也過世了。我就把老母親接到了家裡。本來也沒什麼,後因年老體弱,免不了經常住院看病,要用錢。母親說之前他們的錢都交於大哥管理的。
  • 到了晚年才知道,最孝順的是這個孩子,父母別疼錯了
    我家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住在樓房因自己搞不乾淨衛生被兒子媳婦嫌棄,耳背聽不清話,他們忍無可忍。於是我來了棄置多年的老房屋。轉頭一看,荒草遍地,家中空無一人,爺爺搬了小板凳靠在樹上。他跟我講他女兒還不忘隔三差五帶來些饅頭。走之前,爺爺嘆息道,到了現在,才知道孝順的是這個孩子。
  • 長大不孝順的娃,從小就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父母該教育時別客氣
    大家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一直受到父母們的重視,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們就會有意無意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品質。 而從小就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的娃,長大後卻多半不孝順,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們該教育時可千萬別客氣,現在開始糾正還不晚。
  • 一個連父母給的身體都照顧不好的人,拿什麼來說你孝順
    許多人都口口聲聲的說著孝順,卻做著讓父母日夜憂心的事情,你真的明白孝順在父母心裡的意義嗎?01孝順不是你拿著自己的身體去換很多很多錢,如果有可能,父母寧願用自己的生命去換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睡眠時間越來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