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撤縣設市(區)大家談系列:大同篇

2020-12-17 二東給您說市縣

山西11市中,除陽泉外,大同是唯一沒有縣級市的地級市。陽泉沒有,是因為轄縣過少,總共才兩個。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市,社會影響力僅次於太原,自1989年析出懷仁、右玉、應縣,2019年撤銷大同縣外還轄6個縣。可這麼多年來,卻沒有一個縣級市。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好在今年官方又傳消息:再推渾源、左雲撤縣設市。一下子要設兩個縣級市,對期待撤縣設市多年的大同人心裡可謂是一份遲來的慰籍。

大同市的經濟格局

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由於資源城市的轉型和原有資源日漸減少的原因,自本世紀以來,大同經濟持續放緩、減低甚至衰退,使大同市的經濟實力讓山西人頗有微詞,成為大同的發展的軟肋。

事實上,大同的市區經濟並不算落後,主要差在縣(市)經濟。我們來看看大同的經濟:

2019年大同市區經濟總量超1000億,在山西省市區經濟中僅次於太原、長治。事實上,長治比大同經濟實力強有它的客觀原因:主要是2018年長治市區一下子擴充了三個經濟強縣長治縣、屯留縣、潞城市,而大同市只擴充了一個經濟中下遊水平縣大同縣,對現在兩市經濟實力對比的影響可想而知。

2019年大同縣(市)經濟總量約300億,轄縣GDP基本處於40—70億左右的水平,整體發展水平在山西省縣域經濟中處於中下遊水平。

2019年縣域經濟總量格局如下:

第一梯隊:雲岡區438億、平城區414億

第二梯隊:雲州區125億、左雲67億

第三梯隊:陽高50億、靈丘50億、渾源48億、新榮區45億

第四梯隊:天鎮、廣靈

需要指出的是,雲州區2019年GDP突破100億,由2018年不足50億漲至125億,估計有大同市宏觀調控或大同經濟開發區產值相加之嫌;不過,也說明大同縣撤縣設區後市裡的扶持力度,說明經濟發展趨於上升期。

渾源縣較2018年經濟總量下降,從近五年經濟發展軌跡來看,渾源要比陽高、靈丘經濟實力強,在大同各縣中僅次於左雲。

如何加強縣域經濟發展,提升縣域經濟整體實力,是近年來擺在大同市面前的一大難題,這也是本次左雲、渾源撤縣設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渾源左雲有什麼?

左雲資源十分豐富。一是旅遊歷史資源。左雲縣歷史悠久,十幾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居住生活。因歷史上一直處於特殊地理環境,邊、堡、墩、寨等邊塞文化遺蹟遍布,是歷史軍事文化、商貿流通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和邊塞風情文化的凸顯地域。

2009年,左雲縣被評為山西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左雲古城歷史文化街區被評為山西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

較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五路山風景區,魏時期的神嘉王朝劉蠡升皇帝曾佔據此山,向外擴充勢力達十年之久,山上有疑似北魏皇陵十餘座;鎮門窯萬年藏兵洞是第四紀冰川遺蹟,可藏上萬兵馬。

摩天嶺風景名勝區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75.39平方千米,漢長城和北齊長城遺蹟尚存。

老虎山位於左雲縣店灣鎮西溝村,總面積約1200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50%,區域內有廢棄煤礦、西溝民俗村、老虎頂等眾多資源。

二是水資源,左雲縣水資源總量4800萬立方米,在山西省僅次於靜樂縣(號稱「山西水庫」)。

三是礦產資源,左雲縣礦產資源豐富,尤其以煤炭資源最為豐富,全縣含煤面積達754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58.3%,探明煤炭資源儲量181億噸,是全國優質動力煤基地縣,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是山西北部煤炭產量僅次於平魯的煤炭生產大縣。

四是土地資源,左雲縣總土地面積196萬畝,人均13.16畝,高於全國、全省人均水平。

渾源始置於西漢,定名於唐,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故名渾源縣。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20年2月27日,經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渾源縣退出貧困縣。

渾源主要有兩張名片:一是渾源涼粉,二是北嶽恆山

渾源涼粉有著數百年的歷史,製作技藝先後被列入大同市、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吃過的人稱,拿在手上「滑溜溜」,吃在嘴裡「涼絲絲」,風味獨特,堪稱北嶽一絕。

北嶽恆山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面積 359.62平方公裡,最出名的景點當屬懸空寺,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渾源左雲怎麼樣?

兩縣經濟指標

一看經濟指標。2019年渾源縣GDP48億、左雲縣GDP67億;地方財政收入渾源2.4億、左雲10.3億;渾源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左雲1.24萬。

從經濟指標上看,渾源縣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都較落後,左雲除GDP是軟肋外,其它兩項指標在全省來說均屬中上遊水平。

兩縣人口地域

渾源縣,面積1968平方公裡,總人口36萬人,是大同市轄區中面積較大、人口最多的農業縣。

左雲縣地處塞北高原,東靠歷史名城大同,西接晉北大門右玉,南鄰煤電新都朔州,北眺草原明珠呼市,總面積1314平方公裡, 全縣轄9個鄉鎮,總人口15萬人。

從上述兩項指標來看,左雲經濟指標基本達標,但人口尚有一段距離;渾源人口達標,但經濟指標不行。綜合比較,渾源條件似乎差些,但渾源決心大、起步早,頗有點「笨稱先飛」的架勢。早在2016年,渾源就提出撤縣設市的目標;2018年4月,又帶隊前往懷仁進行考察學習。

該縣主要領導也曾在公開場合發展講話指出,撤縣設市是利縣利民的大事,渾源是大同市首家擬申報撤縣設市的縣,作為全市的人口大縣,渾源具有對外交通便捷、旅遊文化豐富、礦產資源富集、城鄉結合承載能力強等優勢,最重要的是廣大幹部群眾的熱切期盼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定決心,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兼備,為渾源撤縣設市提供了空前的良好機遇。

相關焦點

  • 山西大同:支持渾源、左雲實施啟動撤縣設市工作
    山西大同下轄兩縣撤縣設市工作進一步推進。大同市政府官網4月23日發布大同市長武宏文在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要)》,其中在2020年工作安排方面,明確提到「支持渾源、左雲實施啟動撤縣設市工作」。
  • 太谷區、懷仁市……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有啥區別?
    寧武縣、繁峙縣則在推進撤縣設市工作。 2018年之前的山西政區圖,當時懷仁市還是懷仁縣,雲州區還是大同縣 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是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持續推進而出現的必然現象,從行政地位上來說
  • 大同「撤縣設市」名單出爐,又一縣有望發達,煤炭儲量達181億噸
    大同是山西省最北部的地級市,而是全國的煤炭能源基地,重工業發展繁榮,素來有「鳳凰城」的美稱。提起大同來,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會想到這裡的煤炭資源,不過其實大同還是山西省內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一個地區,這裡的恆山懸空寺、雲岡石窟、方特遊樂園、大同城牆等等都是著名景點。
  • 大同一處「被看好」的縣城,境內資源豐富,有望「撤縣設區」
    文/情感舵手梁菲菲(歡迎個人轉載與收藏)·陪你聊情感,隨你看時光眾所周知,大同是山西省內的一座地級市。除了太原,省內其他城市的發展也不差,大同是省內知名度較高的一座城市,曾經還是北魏王朝的都城,還是兵家必爭的城池,被稱為北方鎖鑰。現如今的大同還有著原本的風貌,且當地有著較為豐富的礦藏資源,它的交通還比較發達,還有著較為優越的地理優勢,它的經濟發展也是比較快速的,在大同的轄下有一被看好的縣城,它有著發展比較快速的經濟,在發展方面還有著比較不錯的發展潛力。
  • 大同有望「合併」的2個縣,一旦成功,將來有望「撤縣設市」
    讓我們一起發現美,成為美說到大同,想必大家對這裡並不會感到陌生。大家眼裡的山西大同,最根深蒂固的便是大同煤老闆了,仿佛每個人家裡都有礦一樣。不錯,大同的確是因為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及極具北方特色的旅遊資源而「發家致富」聞名於全國的。
  • 射洪撤縣設市後,四川遂寧市再啟動大英撤縣設區工作
    繼成功推動下轄的射洪縣於2019年7月撤縣設市獲批後,四川省遂寧市現已正式啟動另一下轄縣——大英縣的撤縣設區工作。2019年12月25日,中國共產黨遂寧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於在遂寧市船山區舉行,此次會議通過了《中共遂寧市委關於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策部署加快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 為什麼大家都關心「撤縣設區」的話題
    在單問者所寫的各種文章中,涉及到「撤縣設區」的話題往往會引起較大的爭議。每當推出一篇「撤縣設區」的文章,支持者,反對者,看熱鬧者皆有之。一個縣被「撤縣設區」,或者說一個縣級市被「市改區」,往往會帶來一個地區重大的發展轉型。比如說,杭州的蕭山、餘杭兩個縣級市,南京的江寧,在2001年進行了「撤縣設區」。這直接推動了當地的城市化和產業化發展水平,也正式預示著當地與主城區一體化的全面推進。如今,這幾個「新」區都是當地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區,直接影響著杭州、南京等地的發展走向。
  • 大同即將「逆襲」的縣城,有望「撤縣設市」,至今很多人不知
    人家都說:「因為一座城愛上一個人」,那麼在山西大同這麼美麗的城市有沒有您的心上人呢?如果您還未能找到的話,那不妨來這座城看看吧,這裡的江山如畫、美女如雲、帥哥成林,會把您帶回到最純真的狀態,您的那位「意中人」有緣終會找到!今日就帶你領略大同其中的一個小縣城的美景。
  • 繼霑化之後,濱州又一縣城鬧出「緋聞」,有望「撤縣設區」
    在濱州市的一個縣城,它的名字叫做陽信縣,這個縣城一直以「低調」著稱,但是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逐漸的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原來是因為一個「緋聞」,大家都在傳陽信縣有望在未來的幾年裡「撤縣設區」,因為在14年的時候,濱州市的霑化縣就是「撤縣設區」的請求被批准了,現在只經過了短短的
  • 官方回復山西柳林撤縣設區進展:省民政廳正在統籌審核資料
    官方回復山西柳林撤縣設區進展:省民政廳正在統籌審核資料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06-08 06:26 來源:澎湃新聞
  • 大同或將「合併」的兩鎮,一旦成功,有望「撤鎮設縣」
    秦統一六國之後曾在大同設雁門郡、代郡,到後來不論是并州還是雲中郡,大同一直都是保護關內農耕文明不被遊牧民族侵擾的軍事大城,到後來則成為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窗口,在這裡兩種文明開始了交匯。在大同東北部的陽高縣,這裡不僅是最接近內蒙古草原的地方,還是一個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縣城。
  • 大同渾源縣,教育水平全市排名靠前,未來有沒有可能撤縣設市呢?
    山西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省份。如果說太原是山西的中心城市,那麼大同更是山西歷史城市。 大同是晉冀蒙交界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綜合性能源基地。大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為山西屏障、北方門戶,歷年來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 繼懷仁後,山西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被譽為「花饃之鄉」
    都說中華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可想而知山西這個地方在歷史上那也是相當有地位的了,所以大家對山西的發展還是比較關注 的。但對於當代山西的發展,或許也只有山西當地的小夥伴能懂吧,經濟發展水平處於華北乃至全國範圍內比較落後的位置。其實小編作為山西人對於這樣的發展水平是感到惋惜的,還是希望山西能夠越來越好。
  • 鄭州針對中牟,新鄭,滎陽三縣市撤縣設區的提案
    鄭州針對中牟、新鄭、滎陽三縣(市)「撤縣設區」的提法已經有十餘年,雖沒有成功,但並不影響大家對其的超高關注度以及越來越迫切成為現實的想法。鄭州6區5市1縣的行政區劃格局已經有25年了。而在2014年,開封市撤開封縣,改為祥符區;2015年,三門峽市撤陝縣,改為陝州區;2016年,許昌市改許昌縣為建安區。給大家希望最大的是2018年,當年,鄭州市政府公布的《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明確提出,「優先完成中牟、滎陽、新鄭的撤縣(市)改區,加快推進新密組團、登封組團、鞏義組團建設,儘快實現全域城區化。」
  • 大同一「黑馬」縣城,境內已開通高鐵,未來有望「撤縣設區」
    提及山西,首先會想到的是當地的煤炭資源,省內的煤炭資源相對來說還比較豐富,並且煤老闆的這一詞彙也逐漸的開始大眾化。當地還憑藉著自身的資源優勢逐漸的發展起來,還進一步地帶動了省內城市的發展。大同在省內佔據著獨特的地理位置,且還有著比較久遠的歷史,還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同不僅是國內的一座歷史名城,且還是一座交通樞紐城市。
  • 江西湖口縣符合撤縣設區條件,礦產資源豐富,有望「撤縣設區」
    江西省有這樣一個縣,已經實現了撤縣設區,這個縣屬於九江市,處在江西省的北部,它就是柴桑縣,現在該叫它柴桑區了。早在2018年的時候柴桑區的生產總值就達到了142.25億元,可以說對比其它的區級城市完全不弱。
  • 繼江陰後,江蘇再現「王牌」撤縣設市迎「新生」,GDP高達680億元
    江蘇省內不僅大力發展城市經濟,還兼顧到了其他地區的發展,因此也有不少縣城成功的「撤縣設市」。這次要說的就是江蘇省內的一個成功「撤縣設市」的地方,這裡的發展潛力非常雄厚,可以說和江陰市旗鼓相當。現如今,新沂縣已經成功的「撤縣設市」成為了新沂市,它擁有除此強勁的發展實力,能夠成為市級地區是意料之中的。現在這裡的發展也越來越好,成為了「市」促進了新沂的綜合實力的發展,有利於進一步地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增長。
  • 遼寧這個小地方,被稱「亞洲超級鑽石之鄉」,撤縣設市後大變樣
    現在這裡也成功的「撤縣設市」了,成為了市之後,這裡也開始大變樣了。首先就是對經濟發展的大變樣,能夠順利成為市就說明這裡的各項實力是比較高水準的,因此能夠反映出這裡是具備著高投資高建設的發展價值的。瓦房店是一座資源非常豐富,自身也很努力的城市,能夠成功的「撤縣設市」是對它這麼多年努力發展的一種肯定,相信在以後的發展道路上,這裡能夠越走越好,越來越強。大家對這裡「撤縣設區」有什麼看法呢?
  • 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
    溫州目前有4個市轄區,在將來的發展中,增加市區的面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很多人看來,溫州的三個縣級市中的瑞安市就是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瑞安市是溫州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在1987年,這裡實現「撤縣設市」,在溫州周邊的各個縣市中,瑞安與溫州的市區接壤便是它實現「撤縣設區」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在2001年,瑞安市中的兩個鎮就被劃分到了溫州的甌海區,塘下鎮也是溫州都市圈的核心建設區域之一,2011年,設立塘下新區,實現了區鎮合一辦公。
  • 四川「第一縣市」,有望實現「撤市設區」,成為成都新市區
    成都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也一直都在新一線城市中排名首位, 目前成都一共有12個區、5個縣級市、3個縣,其中的很多區都是在最近十年中併入成都市區的,這足以說明成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城市,之前是,之後會是。所以在成都的5個縣級市裡,很多縣市都是以「撤市設區」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其中,有著四川「第一縣市」之稱的簡陽市,就有望實現「撤市設區」,成為成都新市區。簡陽曾經由內江市、資陽市代管,在2016年才由成都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