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考試前都會去寺廟、祠堂祈求自己考試順利,金榜題名。但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比如拜關公,一般都是求財,拜觀音,一般都是求子。你要是去觀音廟求財,恐怕會被別人笑話。小編今天要說是一個考神,在古代科舉的時候,次次考試都是第一名。大家要是考試,就拿張他的照片來拜一拜,這樣的話說不定,這位老爺會神助你考試成功!今天要說的是,著名的「六首」黃觀。當時的人對他考試的才能,無一不驚嘆。
古代科舉的時候,分很多種考試,比如說縣考、府考等。縣考顧名思義就是在縣上舉辦的考試,府試大概就是在現在的市區裡考試。而縣考和府考都是童考。童考就是科舉最初的考試。而這個黃老爺子,年輕的時候就參加了縣考,縣考考中第一後,去參加了府考,沒想到的是府考也是第一。於是這個時候黃觀就取得了「秀才」這個功名。拿到後就收拾收拾行囊,去省會考了科舉的第二層次的考試,叫「鄉試」。黃老爺在這場考試中也取得了第一名,成功成為了舉人,而且還是舉人中的第一名,叫解元。考完了還得考,就去首都京城再考一次會試。沒想到的是黃老爺在會試中也是大展身手,考中了會試的第一名!成為貢士中的第一名,叫會元!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黃觀的學霸之路正式開啟。會試完,還得參加皇帝舉辦的一次考試叫殿試,這場考試題目也是由皇帝出的。這個時候黃觀年紀輕輕就能見到了皇帝。你可能不能理解這是什麼概念,就你可以腦補一下,現在的你,受到了主席的接見,而且還參加了由主席親自命題的考試。這是何等的殊榮。然後黃觀還是在這場考試中拿到了第一名,拿到了進士的功名,同時還是狀元。一時間黃觀就火了,當時人們紛紛傳道這位奇人都說:「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意思是,以前是聽過有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拿第一的,但是沒聽過場場考試都拿第一的。
後來黃觀年僅27歲當了禮部的大官。什麼概念呢,就是現在的你,是中央政府部門底下主管某個區域的大官,領的是公家的薪水,出門有公車。所以你還不在考試前拜一拜這位黃老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