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釣友都會發現,每年到了夏天這個炎熱的季節,忽然間大板鯽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板鯽還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躲著,什麼時候會出來找食物,在這季節喜歡吃什麼。不然為什麼一到秋季就會很容易釣到大板鯽了呢。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大板鯽夏天躲在什麼地方。夏天天氣炎熱氣溫高,尤其是淺水開闊處,水溫也相對高,鯽魚生長最適宜水溫為20-30度之間,夏天溫度白天基本上35-36度居多,這直接導致了鯽魚停口找食,而是去找水溫更適合的地方躲避高溫了。現在答案就出來了。夏天大鯽魚躲在能持續相對低溫的深水。比如深潭和長期遮天蔽日茂密的林蔭下。為什麼一兩株大樹或橋孔下大多數時候不留大鯽魚呢,還是水溫原因,這一小片陰涼地的水溫(切記是水溫不是氣溫),會被流動的水流變得與周邊溫度差不多。
第二個問題,夏天大板鯽什麼時候出來覓食,這個問題相對簡單,只要在水溫維持20-30度的適宜溫度。大板鯽都會開口。這也是為什麼持續幾天降雨降溫後的微雨天氣就能釣到大板鯽。但我們總不能每次等到下幾天雨後還選擇微雨天氣出釣吧。這種天氣不多且到處泥濘,釣魚也不一定是享受了。
第三個問題,夏天大板鯽喜歡什麼味型的魚餌呢,據筆者多年垂釣經驗總結,那就是清談的穀物香。
結合上面的分析,我們就知道怎樣在夏天去垂釣大板鯽了。具體而言,如果是白天垂釣,宜釣遠釣深,到底多遠多深才合適呢?筆者經驗就是20-30米遠,5-6米水深。這個距離與深度一般手竿是無法做到的了,只能選擇磯竿、海竿打串鉤或小爆炸。但這兩種方法效果都很一般。因為它們都是簡單的拋完竿就死等魚上鉤的釣法。真正效果好還是滑漂遠投,這種釣法是臺釣的升級,誘釣結合,自然效果好。筆者會在未來的文章中具體介紹這種釣法,歡迎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另外一種選擇就是長手竿夜釣,一般使用6.3或7.2米魚竿,畢竟大板鯽也是要吃食物才能活命的。深水食物稀少,等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後,大板鯽會到相對淺水找食物,夜釣自然就容易釣到它了。
夜釣可適當打窩,最好選用大板鯽喜愛的清淡穀物類窩料。筆者一般使用的谷麥打窩,不但能誘魚,留魚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關鍵這不僅是大板鯽喜愛,還更是鯉草魚的最愛。
好了,夏天大板鯽先介紹到這裡,未來筆者將大家介紹滑漂遠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