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僑聯主席黎靜:打好「僑」牌,助力廣東發展大局

2020-12-15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譚錚 通訊員 粵僑宣圖/通訊員供圖

「世情、國情、省情、僑情帶來的深刻變化為新時代僑聯組織維護僑益、參與社會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廣東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黎靜在省僑聯日前舉行的法顧委成立15周年紀念交流會暨維護僑益學習活動上表示,廣東作為重點僑鄉,在新形勢下更要致力團結聯繫廣大海內外僑胞,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努力圍繞同圓共享中國夢的新時代僑務工作主題,打好「僑」牌。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與世界連通的橋梁,廣東省僑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與粵籍僑胞一起邁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黎靜日前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提到,僑聯組織、僑務工作要深入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凝聚僑界力量,不斷開創新時代僑聯事業發展新局面。

產業改變引來海外高層次人才入局

羊城晚報: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在您看來,僑務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哪裡?  

黎靜: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作為僑務工作者,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國際形勢的變化。面對世情、國情乃至省情的新變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新趨勢,廣東省僑聯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僑聯、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一如既往地把服務經濟發展和為僑服務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處,努力幫助僑資企業發展壯大。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廣東的僑資企業利用自身獨有的優勢,緊貼廣東的經濟規劃和發展導向,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胞、港澳同胞累計在粵投資企業6萬多家,佔全省外資企業總數的六成多;累計實際投資2600多億美元,佔全省引進外資總額近七成;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向我省捐贈慈善公益項目5萬多宗,捐贈總額折合人民幣逾540億元,佔全國的60%以上。

隨著國家的發展,海外僑胞也留意到國內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的新形勢。近年來,海外僑胞在產業投向方面,尤其是回國創新創業的高層次新僑人才的加入,產業集聚轉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海外高層次人才也逐步進入研發、製造、銷售同步發展與不斷升級的階段,他們在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發展過程中,發揮行業影響力和經營示範效應。

如最早布局農牧業領域的正大集團,如今全面擴大到金融、商業零售、傳媒、工業和製藥業,先後入股中國平安,收購中信股份,其大健康產業也有長足發展。還有醫藥領域的康方生物、航空航天領域的珠海歐比特、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圳雲天勵飛、珠海四維科技、東莞微模式,新材料領域的深圳光啟、柔宇科技等,都是僑資僑力僑智結合,在戰略新興產業布局中新僑創新創業的突出範例。

統計顯示,如今在粵華僑華人高層次專業人士達5萬多人,主要從業於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精密製造、新材料等高新技術行業,創新創業團隊及其主要帶頭人和領軍人中,超過90%是僑界高層次人才,已成為廣東省推進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羊城晚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了「人才強國」。在您看來,廣東省僑聯如何進一步發揮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優勢?  

黎靜:為了服務好僑資企業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發展,廣東省僑聯著力打造「僑創南粵」工作品牌,積極籌備成立「南粵僑創會」。

為進一步促進僑界創新創業人才交流、技術轉化、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發展共贏,凝聚僑界創新創業力量,更好地服務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省僑聯於2019年開始推進籌備成立「南粵僑創會」,成員主要包括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單位或個人;各地級以上市僑聯、省僑聯各直屬團體、各有關方面向廣東省僑聯提名推薦中國僑界貢獻獎的參評單位或個人;有代表性的新僑聚集的創客空間、創客工場、創投基金、投資機構或投資人;有影響、有實力、熱心僑聯工作的僑界創新創業企業、僑界創新創業人才等。

「南粵僑創會」將於2020年12月在中國僑聯和廣東省僑聯主辦的「『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上成立,作為廣東省僑聯團結服務僑界創新創業人才、對接創新創業要素的組織載體和平臺。

此外,2019年以來,廣東省僑聯推動與各地級以上市僑聯、各有關直屬團體以及高新區、高校、產業園區、創業空間、僑資僑屬企業等多方共建一批「南粵僑創基地」。經對共建申報點開展調研、考察,今年10月,我們確定了廣州歸谷科技園等35個單位為第一批省僑聯和各級僑聯組織、基地方共建的「南粵僑創基地」。

各共建方充分發揮「南粵僑創基地」的平臺載體作用,凸顯僑界優勢和特色,依託基地積極組織開展僑界創新創業產業投融資、人才交流引進、技術轉化推廣、項目合作對接等活動,凝聚僑界創新創業力量,著力把「南粵僑創基地」打造為廣東省僑界創新要素聚集空間和服務陣地。

廣東省僑聯將依託「南粵僑創基地」積極組織開展僑界創新創業產業投融資等活動

在這些基地當中,如廣州歸谷科技園是廣州市科技創新基礎設施重點項目、中國海交會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廣州海歸小鎮起步區,注資引入全球知名科技創新加速器Plug and Play(中國)並在廣州開發區共建「廣州PNP國際創新中心」和「PNP跨境科技發展中心」,打造集研發孵化、高端人才、文化交流、科技金融的全球綜合性專業化跨境孵化服務平臺。

我們希望以「南粵僑創基地」為空間載體,與各地市僑聯、省僑聯有關直屬團體和基地共建方合力發揮「南粵僑創基地」的平臺作用,充分發揮僑界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的優勢,積極組織開展僑界創新創業人才交流、技術轉化、項目合作等活動,凝聚僑界創新創業力量,構建僑界人才、資金、項目、空間等多要素良性循環,助力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做「雙循環」發展格局的積極貢獻者

羊城晚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海外僑胞是我們連通世界的一座橋梁,面對「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請問廣東省僑聯將如何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  

黎靜:面對新發展格局,僑界的優勢將更加明顯。因為他們熟悉住在國的社會、法律、風土人情,同時還融通中外文化、政治、經濟,是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重要而獨特的力量。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4000多萬華僑華人,華僑華人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資源優勢明顯,空間廣闊。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成為全球華僑華人資金、技術等資源聚合的重要戰略平臺。

通過匯聚國內外華僑華人高層次人才,建設全球協同創新共同體、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合作,促進大灣區和國內產業在轉型升級中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重新分工合作,再塑區域國際競爭力。華僑華人在落實雙循環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獨特優勢。

廣東省僑聯在今年下半年策劃了兩次華商南粵行活動

為助力後疫情時代廣東經濟復甦,助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省僑聯在今年下半年策劃了兩次華商南粵行活動,組織了近200位傑出華商和僑領僑胞,先後走進清遠、中山市進行投資經貿交流,引導僑界力量在我國新發展階段,全力把握新發展格局機遇,推動全省及有關地市高質量發展。

華商們通過此行,已陸續在兩市洽談對接了30多個投資項目。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華商們將是「雙循環」發展格局的積極貢獻者和堅定支持者。

羊城晚報:在助推「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廣東省僑聯為僑胞提供了哪些「專屬」服務?  

黎靜:結合「雙循環」的背景,面對疫情帶來的風險挑戰,廣東省僑聯跟緊形勢發展,多維度、多層次地為海外僑胞提供服務。

今年以來,為服務海內外華商事業發展和廣東與海外的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我們啟動了「雲行動」,聯合深圳市僑聯、深圳僑商智庫研究院等機構,發揮海外華商遍布全球的優勢,舉辦了「僑路天下」跨國雲訪談節目。以海外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主線,針對商界關注熱點,聚焦分享當下全球經貿資訊,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發展商機和應對策略。

同時,我們充分利用融通中外的優勢,積極對接海內外市場,主動疏補海內外市場的流通堵點、供需斷點,開通「線上線下」雙僑路,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市場。

廣東是僑務資源大省,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眾多,這是廣東新一輪改革發展的獨特優勢和寶貴資源。在「促進內外雙循環,探索出海新路徑」為主題的第六屆僑交會上,我們為國內外企業線上交易搭建平臺,助力僑企全球抓訂單、保市場、渡難關。這次會議也吸引了海內外共有1000多家企業參展,5.5萬多家採購商在線上觀展詢盤,參與產品對接會的海外僑商及採購商近5000人次。

此外,推進構建華商協作網絡,著力青年華商骨幹的持續培養和服務,依然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在這特殊的一年裡,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如期舉辦了「海外青年華商高級研修班」。該研修班以國際視野和區域布局的角度以及構建華商協作網絡的需要,遴選了發展潛力大或二代接班的青年華商40多位參加研修,並在研修後形成常態化活動和聯繫機制,培育和扶持一批青年華商骨幹力量,為「一帶一路」建設涵養華商資源、構建華商合作網絡打好基礎。

開創新時代僑聯事業發展新局面

羊城晚報:您之前提到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請問接下來,廣東省僑聯如何引導僑界支持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助推我省高質量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黎靜:十九屆五中全會後,廣東省僑聯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希望不斷開創新時代僑聯事業發展新局面。

我們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政治要件,堅決貫徹執行政治要件閉環落實機制,建立並及時更新《中共廣東省僑聯黨組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作檯帳》。同時,結合舉辦「情系南粵」「僑創南粵」「風韻南粵」「僑愛南粵」等系列重點工作品牌活動,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及省委十二屆九次、十次全會、十一次全會和中國僑聯二次全會、五次常委會議精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及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進行部署,推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在廣東省僑界落到實處。

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廣東省僑聯啟動後疫情時代僑聯工作「雲行動」,制定《廣東省僑聯促進海外及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雲行動」工作方案》及一系列工作項目清單,及時對原年度工作計劃中的部分涉外項目進行調整,線上線下同步推進,不斷拓展整體工作局面。

羊城晚報:多年來,廣東省僑聯已經建立如「情系南粵」「僑創南粵」「風韻南粵」「僑愛南粵」等工作品牌,未來僑聯將如何繼續在這些品牌活動中發力?  

黎靜:這些年來,省僑聯在匯集僑資僑才、凝聚僑心僑力方面作出了極大的努力,「情系南粵」「僑創南粵」「風韻南粵」「僑愛南粵」等品牌活動,正是僑聯組織多年來努力的結果。未來,廣東省僑聯聚焦工作職能,努力尋找新時代僑聯工作服務廣東大局,服務僑界群眾的結合點、著力點和創新點,擴大僑聯工作社會知曉度和海內外影響力。

以「情系南粵」這一品牌來看,它是一個拓展全球聯絡面、凝聚全球廣東鄉親力量的平臺。2019年12月召開的廣東省第十一次僑代會,共聘請了來自131個國家和地區的476人擔任海外顧問和委員,國家和地區數與人數均有所提升。我們將省僑聯海外顧問和委員按洲分片建立了微信群,密切加強與海外顧問、委員的聯誼聯絡、信息互通等工作,並通過他們以點帶面,加強與當地重點僑團的聯繫,全面拓展了省僑聯的全球聯絡面。

此外,原定2020世界廣東同鄉聯誼大會雖受疫情影響延後舉辦,但我們堅持定期向海外僑領僑團們推送國內各類宣傳信息。特別上半年全球疫情暴發時,我們及時通過「雲行動」,第一時間向海內外僑界通報情況,引導僑界馳援國內抗疫。

據不完全統計,向國內捐款捐物的粵籍海外僑團涵蓋五大洲5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4.7億多元,其中捐款3.2億元、捐贈抗疫防護用品等價值1.5億元。僑聯組織還配合政府搭建海外採購平臺,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緊缺防護物資對接渠道。同時及時支援海外僑胞參與住在國抗疫,創先開展「僑連五洲·同心抗疫——新冠肺炎科普『雲講座』暨全球連線」活動,提振海外僑胞抗疫信心。

我們還免費開放中醫醫療服務平臺,向75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個僑團捐贈4000多份「僑愛心防疫包」和20萬個口罩。中秋國慶期間,省僑聯還與海外僑團聯合舉辦「風韻南粵」2020迎中秋慶國慶雲聯歡會,通過採取線上線下不間斷地與僑領僑團交流方式,進一步廣泛凝聚海內外僑胞力量,讓其在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前提及的「僑愛南粵」品牌,也是廣東省各級僑聯自覺踐行「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宗旨,創新服務體系,打造為僑服務的工作平臺。我們不斷努力為僑界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

在剛結束的法顧委成立15周年紀念交流會暨維護僑益學習活動中,我們增聘一批法顧委委員,法顧委工作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目前全省共有16個地市僑聯成立了法顧委。維護華僑華人權益是僑聯工作的重要職能。各級僑聯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引導僑界群眾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權益、解決問題,營造全社會「知僑、愛僑、護僑」的良好氛圍。

為更好地履行依法護僑的基本職能,推進僑聯工作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通過建立健全僑情匯集、分析機制,暢通僑情反映渠道,加大合法維護僑益的工作力度。省僑聯法顧委連續兩年分別在廣州、中山舉辦了「僑愛南粵法治沙龍」,為僑資企業答疑解惑,排憂解難,促進企業發展。

除了維護華僑華人權益,我們還努力助力建成小康社會。根據中央和廣東省有關華僑事業費的精神,省僑聯嚴格按照要求,管理發放華僑事業費。2019年經過各地市僑聯摸底篩選,先後有941名困難歸僑列入困難歸僑救助對象,發放困難歸僑救助金309.45萬元,資助388名困難歸僑家庭新生「圓夢大學」,發放困難歸僑子女助學金120.61萬元;幫扶4239名困難歸僑,發放臨時救助金1301.08萬元。

該專項資金的發放,切實改善歸僑民生,有效地保障了困難歸僑家庭的基本生活,緩解了部分歸僑家庭的生活壓力和生活困難問題,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困難歸僑生活的關愛和幫助。

廣東省僑聯深刻認識到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我們將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我們會立足僑聯實際,動員僑界力量,進一步發揮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繼續作出僑界貢獻。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李思運

相關焦點

  • 山西省僑聯「以僑促轉、服務基層」活動走進孝義市
    服務山西轉型發展大局,發揮僑界社團獨特優勢作用,23、24兩日,省僑聯舉辦「以僑促轉、服務基層——山西僑界社團進孝義」主題推介活動。 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維卿,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梁志勇出席活動並致辭。 推介會由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秀霞主持。
  • 李卓彬出席中國僑聯重慶市人民政府合作機制領導小組會議
    11月19日下午,中國僑聯、重慶市人民政府合作機制領導小組會議在重慶召開。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靜出席會議並講話。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僑聯主席張玲,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分別代表重慶市、中國僑聯介紹了合作協議落實情況。
  • 凝僑心匯僑智聚僑力 福建寧德發揮僑界新力量助力發展
    凝僑心匯僑智聚僑力 福建寧德發揮僑界新力量助力發展
  • ...精神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凝聚僑心僑力僑智
    為了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關於華僑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12月9日至11日,中國僑聯在廣東省潮州市舉辦「親情中華·戰疫有僑——海內外僑界凝心聚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潮州巡展、在汕頭市舉辦「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出席活動並在當地調研。
  • 黎靜為中山星級僑胞之家授牌
    12月18日上午,廣東省僑聯主席黎靜,中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梁麗嫻在東區文化活動向火炬開發區、東區、南區良都僑苑、南區曹邊村、小欖新市社區、黃圃三社社區、沙溪聖獅村、三鄉橋頭村8個星級「僑胞之家」授牌,並實地參觀東區星級「僑胞之家」。
  • 凝聚僑心 匯聚僑智——青山湖區僑聯「聚能拓展基地」揭牌成立
    凝聚僑心 匯聚僑智——青山湖區僑聯「聚能拓展基地」揭牌成立 2020-10-13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市僑聯召開十六屆五次全委會
    會議現場 會議審議通過《廈門市僑聯十六屆五次全委會議相關人員卸免增補選舉辦法(草案)》,增補選舉市僑聯黨組書記陳俊泳為主席,黨組成員林中英為副主席
  • 廈門市僑聯召開十六屆五次全委會議 增補選舉陳俊泳為主席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黃琬鈞)昨日,市僑聯召開十六屆五次全委會議,增補選舉市僑聯第十六屆委員會委員
  • 河北省僑聯副主席一行赴省科技廳開展工作交流
    中國僑網7月23日電 據河北省僑聯網站消息,日前,河北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任卓平攜省僑聯僑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及部分副主任委員赴省科技廳進行工作交流,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外國專家局局長郭玉明參加活動。
  • 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會見中國僑聯主席林軍一行
    11月27日,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在鄭州會見前來參加河南省第九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的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林軍,中國僑聯顧問、世紀金源董事局主席黃如論。    盧展工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對林軍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到我區調研工作
    近日,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到我區調研基層僑聯建設和新僑創新創業等工作。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市委副書記邊祥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擁華,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韓宏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寶現陪同調研。萬立駿一行首先來到百花洲僑驛站進行調研,隨後又到寬厚裡,參觀了僑商投資建設的「濟南寬厚裡」文旅商綜合體項目,並聽取了相關情況匯報。
  • 杭州市僑聯主席王立華:僑聯要成為助推「重要窗口」建設的新動力
    浙江省僑聯聯手《浙商》雜誌共同推出「重要窗口 僑有擔當」僑聯主席系列訪談,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展現各地僑聯組織在戰「疫」中的作為和海外僑胞們情系桑梓的「浙僑力量」,激勵浙江僑界在「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中繼續奮發有為。
  • 青島市僑聯、濰坊市僑聯聯合開展「雙招雙引」活動
    中國僑網11月24日電 據山東省僑聯網站消息,為進一步加強青島濰坊兩地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發揮僑聯組織優勢,助力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日前,青島市僑聯主席崔作帶隊,青島市市北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霞及僑商代表一行9人赴濰坊市對接「雙招雙引」項目、洽談合作,聯合濰坊市僑聯舉辦「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合作籤約及雙招雙引洽談會」,考察產業園區及僑資企業
  • 廈門市僑聯召開全委會 陳俊泳當選主席
    廈門市僑聯召開十六屆五次全委會議。 楊宇晴 攝中國僑網廈門12月15日電 (劉姝辰)據廈門市僑聯15日消息,近日,廈門市僑聯召開十六屆五次全委會議,增補選舉廈門市僑聯黨組書記陳俊泳為市僑聯十六屆委員會主席,黨組成員林中英為十六屆委員會副主席。廈門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張毅恭蒞會並作重要講話。
  • 山西省僑聯主席赴太原康明眼科醫院考察調研
    中國僑網7月8日電 據山西省僑聯網站消息,7月7日,山西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維卿赴太原康明眼科醫院考察調研,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德增陪同調研。今年,山西省多家涉僑企業向山西省華僑公益基金會進行愛心捐助,助力山西省僑界脫貧攻堅。
  • 省僑聯黨組書記黃芳調研僑青委會員企業
    紅網時刻10月17日訊(記者 聶伊岑 )10月16日,省僑聯黨組書記黃芳一行調研省僑青委會員企業藍天豚綠色建築新材料有限公司和長沙華中信息科技中等職業學校。黃芳充分肯定了省僑青委會員企業的發展成果,並對企業下階段發展提出相關建議。她表示,長沙華中信息科技中等職業學校要繼續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上下功夫,加強核心競爭力,打造特色品牌。同時要關注學生就業能力,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確保人才保質保量、精準輸出。省僑聯願意調動自身資源全力幫助僑青委會員企業的發展,共同為湖南、長沙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 嶽陽市首家高校僑聯——湖南理工學院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
    11月22日上午,湖南理工學院召開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歸僑僑眷大會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祖元出席會議並代表省僑聯表示祝賀省僑聯人事處一級主任科員蔡波宣讀《中共湖南省僑聯黨組關於同意成立湖南理工學院歸國華僑聯合會的批覆》。向江代表大會籌備工作小組從六個方面對籌備工作進行報告。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祖元代表湖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向湖南理工學院歸國華僑聯合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
  • 「親情中華·戰疫有僑」巡展在僑鄉潮州開幕
    12月10日,「親情中華·戰疫有僑——海內外僑界凝心聚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潮州巡展」在廣東潮州市陳偉南文化館開幕,這是該主題展在全國的首次展出。本次展覽由中國僑聯主辦,廣東省僑聯支持,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承辦。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出席開幕式並為展覽揭幕。
  • 隋軍出席中國僑聯第二十五期幹部培訓班結業式
    二要敢擔當善作為,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打好僑牌。要胸懷兩個大局,將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汕頭講話精神和推動僑聯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重點任務、優先領域、戰略舉措等謀劃僑聯工作;要牢牢把握華僑「愛國愛鄉愛家人」的特點,大力弘揚嘉庚精神,動員僑界力量主動參與國家戰略布局,為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更大作用;持續推進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圍繞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
  • 【工作動態】暢談家國 共話桑梓 市僑聯舉辦全市僑界人士集中慰問...
    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陸意致辭陸意強調02一年來,全市各級僑聯組織圍繞中心大局,服務「雙招雙引」,積極導入僑務資源,成功舉辦「浙籍僑商家鄉行—走進浙江自貿區」活動,籤約項目近60億;建立舟山僑界「同舟·共享」聯盟,鞏固發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長效機制;籤署「甬舟僑務一體化」合作發展戰略協議,為區域共贏發展拓展了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