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為支持唐納·川普進行示威活動,以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讓其拒絕確認喬·拜登選舉獲勝的結果。
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再次主持國會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大選選舉人團的投票進行清點和認證。在參、眾兩院報告認證結果後,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拜登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
來 源丨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央視新聞、央視財經、環球網、澎湃新聞、騰訊新聞、海外網
一片混亂後,美國國會認證拜登勝選
最新消息,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再次主持國會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大選選舉人團的投票進行清點和認證。在參、眾兩院報告認證結果後,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拜登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
報導稱,在當天舉行的聯席會議上,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在清點了來自50個州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選舉人票後,向彭斯報告了最終結果。隨後,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剛剛消息,川普承諾向拜登「有序」移交權力。川普在一份聲明中說:「儘管我完全不同意選舉結果,事實也證明了我的觀點,但1月20日將會有一個有序的過渡。」
此前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暴力示威。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亡,當時正在舉行的認證大選結果的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也被迫中斷。
美聯社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隨後議員們便緊急撤離疏散,整個華盛頓地區也進入高度戒備狀態,當天18時開始宵禁。
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舉行示威遊行。(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川普的支持者聚集在國會大廈外
抗議衝突目前已有4人死亡
據新華社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剛剛消息,華盛頓官員表示,在美國國會大廈發生暴力事件後,一名女子中槍身亡,至少5人被送往醫院。
另據彭博1月7日消息,華盛頓特區警方表示,周三川普支持者發起的示威活動期間還發生三起死亡事件,三人在抗議活動中因「醫療併發症」(medical complications)死亡。
美國社交媒體宣布暫停川普帳號
在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之後,美國媒體報導,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在內的多名川普政府的白宮高級官員正在考慮辭職。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暴發抗議活動過程中,川普繼續通過社交媒體更新消息,國會遭衝擊後,川普通過推特表示:參與當天抗議活動的支持者為「偉大的愛國者」。隨後社交媒體推特已刪除川普與暴力衝突相關的三條動態,並封鎖帳號12小時。此外,臉書也宣布暫停川普的帳號發布信息24小時。
在國會遭到抗議者衝擊後,紐約州州長科莫宣布,應華盛頓特區的請求,將派遣1000名紐約州國民警衛隊隊員前往首都特區協助控制安全形勢。
對於當天國會遭暴力衝擊,美國各界紛紛進行譴責。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也表示,這是美國近期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之一。
點擊播放 GIF 0.0M
對於6日發生在美國國會大廈的暴力衝擊事件,眾多國會議員和美國媒體均對此表示「難以置信」。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發生在美國國會山的一切使得6日被廣泛視作是美國歷史上黑暗的一天,華爾街日報文章指出這一天「徹底撼動了一個國家,兩個政黨和兩屆總統」。
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舉行示威遊行。(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美國國會議員被要求就地避難,
參議院辯論中途暫停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由於華盛頓部分示威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美國國會警方認為將對正在進行大選認證程序的國會議員造成威脅,國會議員被要求進行就地避難(shelter in place)。
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川普支持者衝進美國國會,闖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辦公室,坐在佩洛西的椅子上。澎湃影像 圖
目前,參議院辯論已經停止。
彭斯已從國會大廈撤離
北京時間1月7日03時58分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一位議員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證實,眾議院正在進行緊急人員撤離。此外,報導稱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已從國會大廈撤離。
一名示威者在被撤離的參議院會議廳。
據報導,抗議者們攻破了國會大廈,敲打著眾議院大門,使得眾議院不得不進行人員緊急撤離。
國會議員們戴上防毒面具緊急避難
北京時間1月7日04時15分消息:據駐守在國會大樓的記者說,由於大樓的圓形大廳有催淚瓦斯,議員們被要求從座位下取出防毒面具,並撤離到衣帽間。
這名記者表示大家都嚇壞了,紛紛戴上防毒面具躲到衣帽間避難,目前密室裡大約有100人。
弗州州長:將派遣國民警衛隊支援特區
北京時間1月7日04時51分消息,美國維吉尼亞州州長拉爾夫·諾瑟姆(Ralph Northam)在社交網站發文稱,為了應對華盛頓特區的緊張局勢,她將派遣維吉尼亞州國民警衛隊和200名警員支援特區。
美國國會警察要求更多執法部門的協助
當地時間1月6日,據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會警察要求包括聯邦當局在內的更多執法部門提供協助,以應對越發無法控制的抗議人群。
據消息人士稱,國會大廈外有幾個可疑裝置。另一個執法部門的消息來源說,華盛頓特區大都會警察局已經派出更多部門的警力來協助國會警察。
國會警官:國會大樓被抗議者「拆毀」,
參議院近期內都不會在此開會
北京時間1月7日05時41分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由於支持川普的抗議者們襲擊國會大樓,並破壞了建築設施,國會警官表示,參議院6日或近期內都不會在國會大廈開會,因為大樓被「拆毀」。
雖然國會警察官員宣布了這一消息,但是目前尚沒有參議院領導層公開發表聲明證實國會警官的說法。目前,國會警察仍在清理聚集在國會大樓的暴徒,並在國會山的參議院一側部署了煙霧彈。
國會受衝擊事件並未對美股造成較大波動
不過,從金融市場的表現上來看,雖然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在隔夜交易的尾盤漲勢略有收窄,市場波動指數VIX也有所回升,但整體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在不少分析師看來,國會山的衝突更像是穿插在正戲當中的表演,或者說是插曲。這有可能會在短期內為金融市場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是可能不會改變美股短期內的牛市行情,因為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掌控參議院,短期內提振經濟都將是重點工作,美聯儲的寬鬆立場也不會快速改變,而多數人仍然認為美國總統權力還是會得以順利交接。
美各界人士敦促川普政府接受選舉結果
雖然如此,政治上的動蕩還是可能會切實損害商業發展,尤其是在疫情下非常脆弱的小企業,而衝突一旦擴大也將可能會進一步為美國的疫情防控增添阻礙。
當天,包括摩根大通執行長詹姆斯·戴蒙在內的不少美國經濟和金融界人士也公開指責衝突,還有一些商業團體近日發表公開信,敦促川普政府和共和黨方面接受選舉結果,要求國會儘快確認拜登獲勝。
針對暴力活動,拜登喊話:川普你快站出來
拜登發表講話,呼籲停止暴力活動。他還要求川普發表電視講話,讓其支持者停止暴力行為。
來源:環視頻/胡適真
「總統的話很重要,不管它是好是壞。在好的時候,他的話可以鼓舞人心。但在最壞情況下,他的話可能會造成煽動。因此,我呼籲川普總統現在在電視上履行他的誓言,捍衛憲法,並要求停止暴力行為,」拜登在講話中說道。
拜登還稱這些抗議者是在「暴動」。「威脅民選官員的安全,這不是抗議,這是暴動,」拜登說。「全世界都在看著。和許多其他美國人一樣,我感到震驚和悲哀。現在我們的國家進入了如此黑暗的時刻。」
「川普總統,站出來!」拜登呼籲道。
歐巴馬、柯林頓、小布希、卡特
就美國國會大廈抗議衝突批判川普
柯林頓:此次騷亂是四年來美國政治分裂的集中爆發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發表聲明,指責此次騷亂是四年以來美國政治分裂的集中爆發。
柯林頓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國會、憲法乃至國家,今天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騷亂。推動這場騷動的,是錯誤政治信息的故意傳播、對政治體系的不信任以及美國人民間的彼此對抗。這場抗議集會是由川普的狂熱支持者們引起的,這些人也分布在國會中,他們試圖推翻大選的結果。而選舉是自由的,選票是公正的,結果是明確的,我們必須要實現政府的和平過渡。」
歐巴馬:今天發生的事件是美國「巨大的恥辱和蒙羞時刻」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譴責稱,今天發生的事件是「由現任總統煽動的」,是美國「巨大的恥辱和蒙羞時刻」。
「歷史將正確地記住,今天發生在國會大廈的暴力事件,是由一位現任總統煽動的,他繼續在合法選舉結果上毫無根據地撒謊,這是我們國家巨大的恥辱和蒙羞的時刻。但如果我們把它完全當作一個驚喜,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布希:令人作嘔、讓人心碎
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希發表聲明,對當地時間6日下午川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大廈事件表示譴責,稱其「令人作嘔」,但又「讓人心碎」。
卡特:這是「一場國家悲劇」
美國前總統卡特發表聲明,對當地時間6日下午川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大廈事件表示譴責稱:「這是「一場國家悲劇,不是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應有)的樣子。」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領導人也對這場騷亂進行了表態。
其中,英國首相詹森率先表態。他稱華盛頓特區的場面形容是可恥的,對於美國而言,其當務之急是考慮如何實現和平有序地轉移權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其個人社交主頁上發布視頻講話。在講話中,他抨擊了華盛頓特區的暴力場面,同時表示相信美國有能力解決暴力騷亂問題。
馬克龍說:「我只是想表達我們對美國的友誼和信念,華盛頓特區今天發生的事情肯定不是(所有)美國人願意看到的。」
德國外長馬斯則將這一場景與1933年德國國會大廈受到猛烈襲擊相提並論。
在其他歐洲國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正在關注來自華盛頓國會山的消息。拜登將會克服這段緊張時期,團結美國人民。
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則表示,對美國局勢表示「難以置信」。
外交部回應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
1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美國國會遭遇暴力衝擊,已造成多人死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中國有些人將該事件與此前香港發生的事件相比較,並形容稱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首先我想說,我們都注意到美國國內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相信美國人民希望恢復正常的秩序。你剛才也問到了,有媒體報導,在這次暴力事件當中已經有4人死亡,而且注意到中國網民的一些反應。我也願意借這個機會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中國的民眾有權利和自由在網上發表他們的看法和評論,同時我想,很多人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似曾相識的情景,但是美方一些人,包括一些媒體做出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你剛才提到了香港2019年7月激進示威者暴力衝擊香港立法會大樓,他們肆意地損害立法會的設施,使用有毒的粉末和液體襲擊和圍毆警察,甚至咬斷警察的手指,用刀刺殺警察,但是香港的警方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專業,沒有一個示威者死亡。
但是現在在華盛頓發生的事情,暴力程度和破壞程度沒有當年在香港發生的那麼嚴重,但是你提到已經有4個人死亡。大家可能還都記得,當時美國的官員議員還有一些媒體,他對香港用的是什麼詞?現在他們對美國用的又是什麼詞呢?
我也留心搜尋了一下,美國的主流媒體都眾口一詞譴責「這是暴力事件」「暴徒」「極端分子」「惡棍」「是恥辱」。那麼當年他們形容香港的那些暴力示威者的時候用的是什麼?你剛才也提到了「亮麗的風景線」,把這些激進暴力的示威者美化成「民族英雄」,說美國人民和他們站在一起。我想,美方的一些人對2019年香港發生的事情和今天在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反應和用詞截然不同,這種鮮明的對比及其背後的原因是令人深思的,值得大家都進行嚴肅和深刻的反思。
我們相信美國人民是希望安全和安寧的,特別是在當前疫情的嚴峻形勢下,我們也希望美國人民能夠儘快享有和平、穩定和安全。
另外,我還注意到,中國中央廣電總臺國際交流局的發言人發表了一個聲明提到,包括中國媒體在內的多家媒體在華盛頓國會山的常用連線點遭到了示威者的襲擊,好在記者還是安全的。我們向前方的記者表示慰問,同時也呼籲美方採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媒體記者的安全。
本期編輯 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