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過去了數日,關於科比的離開,我依舊處於一種難以消磨的痛苦中。我回憶著和科比有關的比賽,和科比有關的記憶,不斷的問自己,他才41歲啊,他就這麼離開了?
現實就是,他就這麼離開了。
在科比離開後,人們以不同方式表達著對他的悼念。
為紀念科比,NBA官方更改了全明星比賽規則。
比賽還打四節,但規則變了。前三節每節開始都清空比分,以0-0開始,分一次勝負。第四節不統計時間,設置一個目標分數,誰先得到誰就贏。目標分數按前三節得分領先者+24分為標準。
說起來比較繞,大意就是,最後第四節來個不計時比賽,前三節領先方得到24分則贏,落後方需追平之前的分差再額外得24分。
這項改革多少能刺激全明星的防守強度,讓偏娛樂化的比賽變得更有競爭性。而這種每節必爭,最後再不限時的規則,則更容易激發球星的競技之心。
NBA這項規則改的還是很應景的,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祭奠科比,又在規則中暗含科比的一些精神。
不知道,最終官方是否會以科比的名字命名全明星MVP,我想若能命名,便是對科比最大的敬意。
在科比離去後,很多球員都更新自己的社交媒體,表達著對科比的思念,對他離去的不舍。
我此前從來不知道,科比對後輩如此關心,也有著如此大的影響力。過去這幾天,球員們陸陸續續的分享著科比對他們的幫助,與他們的故事。
那些身穿8、24號球員的後輩,有些為科比換了球衣,有些沒有換。他們說,換掉球衣是致敬科比的方式,而穿上科比的球衣,繼承他的意志,也是致敬科比的方式。
後輩們稱科比為籃球導師,講述和科比相關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一個更親切,更立體的科比,也由此增添了人們對科比的想念。
其中在關於科比的追憶中,兩個人的反映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一個是麥迪,另外一個是韋斯特,他們倆都是全程眼含熱淚的接受著記者的採訪。麥迪是科比聯盟最好的朋友之一,他們從摯友,到對手,再到知己,跨過了二十多年的時光。而韋斯特作為科比的伯樂,他把科比帶進湖人,一路看著他成長,就如同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
我曾不知道,科比對後輩們這麼大。但當我回憶起來,這一切確實早就打好了基礎。科比退役後,每年他都會像那些請教他的後輩們發出一個所謂的挑戰。
比如2017-18賽季前,科比在推特上公開艾特一些球員,向他們發出目標。如小託馬斯,德羅贊,科比對他們的定位都是入選最佳一陣,然後還有字母哥,科比給了MVP的目標。
很多事情,當人們不留意的時候就不會忽視他的存在。就如同科比對後輩的激勵一樣,在平常時刻,球員們並不會特殊的去分享科比對他們的幫助,給予了哪些鼓勵。
可當科比離開,一切情緒都集中一起的時候,人們便開始去集中講述科比的好,他對後輩的鼓勵與支持。
我們才意識到,原來科比他這麼好啊,然後便陷入更深的痛苦中。
因科比離開最為傷痛的便是科比的家人,他的妻子瓦妮莎,還有他的女兒們。瓦妮莎時隔多天後,收拾好了心情,在社交媒體發布了關於此事的動態。僅從幾段話中,我們便可讀出瓦妮莎失去丈夫、女兒的痛心疾首。
之前媒體報導過,當知道科比離世的消息後,瓦妮莎「崩潰了」,她幾乎無法支撐自己。無法想像,這些天,她到底是怎麼度過,經歷了如何慘痛的人間地獄。於我們而言,我們僅僅是失去自己支持的球星,朋友或者是信仰。可對於瓦妮莎而言,她失去的,將會是整個世界。
瓦妮莎與科比相伴走過了20多年的光陰,他們在青澀的時候相遇,就一見鍾情,私定終身。當年科比的父母並不看好瓦妮莎,甚至沒有去參加科比的婚禮,但科比依舊偏執且利落的選擇了瓦妮莎,沒有任何猶豫,就此認準了她。
多年以來,他們二人的婚姻並不算一帆風順,經歷了很多考驗。當初2003年,科比陷入鷹郡事件,瓦妮莎支持自己的丈夫。而後2011年,兩人也曝出過離婚,在科比的極力挽留與努力下,2013年,兩個人再次複合,最終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
在科比退役後,他曾說過,要留下更多的時間去分給妻子和女兒們。我們也看到,科比退役後與妻子分享的恩愛遊客照,他們遍歷世界的甜蜜。
但這些甜蜜,截止科比41歲這年,就此停止了。
瓦妮莎失去了她的世界。
作為一個球迷,科比遠在大洋彼岸,即便他在的時候,於我們很多人而言,他也是一個遠方的人。但是,他卻在我們的心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在科比打球的時候,無論愛他或恨他,提到科比,總是會有說不完,爭不完的話。
那些年,我們為科比無休止的愛護著,爭鬥著。
科比已再是一個遠方的人,他進入我們心中,成為一個摯友、導師,甚至信仰。他可以在我們身處困境時給予我們信念,也可以通過他的比賽去給予我們神經與情感的共鳴,科比二字成為一個特殊的感情寄託。
於是人們想念他,致敬他,為他的離開而流淚,為他如此結局而悲傷。
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不會再有另外一個科比了。他是那麼的獨一無二,也是那麼的不可替代。